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叶圣陶老先生在他的很多文章中提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观点。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作为融汇教师智慧的驻地,在不断改进中渐渐走向完善,而"留白"艺术的运用更是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大部分老师渐渐意识到,"填鸭式""满堂灌"已不适合如今的教学,以前的教学方式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非常疲惫,而"留白"的运用,使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体会文章,而老师也能稍稍解放自己,使课堂不再紧张,也不再让老师显得咄咄逼人,让课堂由一师领导走向师生平等对话,也让学生真正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3.
如今课堂的教学活动是精彩纷呈,可热闹过后老师收获了什么?学生又学到了哪些?因此要向课堂要效率,还是得从根源抓起,吹去课堂繁华不实之风,让实在驻扎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老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  相似文献   

4.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或者回答超出了教学预设,老师该怎么办?如何巧妙地引导?如何避免在课堂上造成尴尬?如何借机提升课堂效率获得课堂生成?这些问题常令老师担心发愁,生怕学生在课堂上的"意外"让老师尊严扫地,无地自容。十分"庆幸",也许因为我备课准备充分、课堂井然有序、学生配合默契的缘故,在我教书以来,居然一直没有遇到真正难倒过我而让我无法下台或者能让我借机提高课堂效率的"意外"。然而,在执教《唐雎不辱使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格外注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正"学案导学"模式使学生清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启动了学生在课前带着学案的情境素材和问题自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先学,独立思考之后老师的教,学和教都更明确和清晰,课堂中的学生和老师的主体间性得到充分体现,真正回归了学习的课堂,提升整体学习质量。在实施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遭遇了难题,这些学案设置了不少的问题,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学案,为了在老师提问时能回答出学案上的问题,课堂上大部分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一、什么是"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做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由学生当家作主,由学生备课、由学生在讲台上组织教学活动,老师在下面与其他学生一起听课,当学生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做补充解释时,老师以听课学生身份给予提示或说明的教学形式.该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在自己探索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表现自我的机  相似文献   

8.
时间     
在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谁能出一道关于时间的问题?"话音刚落,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老师,什么时候放学?"  相似文献   

9.
祝艳 《文教资料》2013,(7):28-30
培养学生的提问、思考能力,将使他们受用终生。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实践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选择问题,做好问题的梳理,学会思考,真正让小学课堂精彩、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少教多学"顾名思义是老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多。教师在课堂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本领,使他们不再想什么,也不去想什么,最后懒得想。反之,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这样学生会快乐地多学,又能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小学  相似文献   

11.
学生需要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生态课堂,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放眼望去,诸多课改先锋大都是昙花一现:他们或者是脱离了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去谈什么生态课堂;或者仅凭一种教学模式去博人眼球;或者是打着尊重学生的旗号在形式上做足文章,实际上仍是凭着一种美化的功利心换着法子"折腾"学生……道理很简单,生态课堂绝不是老师一厢情愿的事,也不能仅靠所谓的理念、模式就可以打造。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强化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学生已经适应了一种"非民主"的教学环境,即:老师让我学我才学,老师问了我再同答,根本认识不到自己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怎样才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主角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我们与两所中学合作开展了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工作,在推进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小课题研究的真正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进行了许多深入的思考。思考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案例1:高二(9)班常社卫老师的小课题:模仿·创新模式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促进效果研究。课堂上,常老师以"学习卷"为载体,让学生进行英语模仿写作。课后,常老师谈到希望学生通过模仿写作,最后能够创新写作,即先"临帖"再"破帖"。  相似文献   

14.
《数一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第一课,第一课的数学课堂承载着学生的很多好奇与期待:数学是什么?数学学什么?怎么学数学?……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后,再次走进一年级的课堂,也多了很多思考:我的课堂体现课改新要求了吗?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了吗?怎样才能既上出一年级的特点,又能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师用"学生意识"来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上。教师具备"学生意识"分"了解与接受""代入与包容""引导与启发"三个阶段,具备"学生意识"的老师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已经成为教学理论中的共识,但是有许多课堂是没有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其一,我们许多语文老师认真备课,努力上课,但是学生却很难"进入"课堂,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些学生心中枯燥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正>老师在办公室交流的时候经常谈的一个话题就是课堂上学生怎样不听话、怎样不爱学习,唉,现在"90后"啊专注力时间那么短,怎么自己就不愿主动去看书呢?一连串的问号真是让老师困惑!从去年开始人力和导游教研室的老师教研活动换了主题,讨论更多的是在课堂上你用什么小技巧吸引学生,我采取了什么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按时到教室,怎么能让每个学生认真听课,让"培优班"变成普及班。我拿出来几点小技巧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在小学、初中课堂上较常见,老师的表扬往往会使学生心花怒放,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课堂上的赏识教育减少了,到了大学几乎就没有了。大学课堂变成了真正的"一言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上各行其事,看小说的、玩游戏的、昏昏欲睡的……课堂教学变得沉闷,无聊,毫无生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积极地尝试了赏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爱华 《考试周刊》2013,(40):68-68
<正>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气氛活跃是好事,但是,如果老师的课堂掌控力不强,就很容易发展为"乱课";而课堂气氛沉闷,不但不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发挥,对学生的学习也没有什么好处。那么,如何使课堂成为谐、活跃、有效的课堂呢?作为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全国思想品德顶级课堂观摩研修活动,可谓风采各异、精彩纷呈。湖北武汉市江汉二桥中学张婷婷老师的"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还"道"学生、别样精彩的力量。道即道路教师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还学生课堂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了解,对课堂时空的有效利用与把握。在课堂探究环节组织活动一: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表明,兴趣才是真正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老师。然而在现在的课堂当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对思品课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究其根源,还是源于教师教学手法单一,使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