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取杭州地区5组两两临近的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大气成分观测站点资料,以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两个部门的日平均PM_(2.5)浓度观测值为样本,对"气象部门日平均PM_(2.5)浓度"与"环保部门日平均PM_(2.5)浓度"两个总体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得到分析结果如下:(1)两种来源的PM_(2.5)观测年平均浓度相差较小,5组站点的平均绝对偏差为2. 20μg/m3,平均相对偏差为3. 71%;(2)两种来源的PM_(2.5)浓度观测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两者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达到0. 64;(3)两种来源的日平均PM_(2.5)浓度值差异大小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这一差值在7~11月间于0值附近摆动,说明在此期间两个部门观测数据的一致性好于其他月份;(4)通过基于t检验的逐对比较法检测两种来源日平均PM_(2.5)浓度的观测值是否存在固有差异,可知当置信水平为99. 5%时,可以判断该种差异是存在的。总体而言,气象与环保部门的PM_(2.5)浓度观测在一定时间域内有一致的量值和趋势,但具体到每日的观测而言,两种来源存在一定的固有差异。推测这种差异的存在原因,可能是由不同部门观测仪器、观测方法等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厦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013—2015年PM_(10)、PM_(2.5)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厦门市环境空气中PM_(10)和PM_(2.5)浓度的年、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厦门市PM_(10)、PM_(2.5)浓度具有单峰型年变化特征,10月至次年5月颗粒物(PM_(10)、PM_(2.5))浓度较高,6月至9月浓度较低。PM_(10)、PM_(2.5)浓度变化未出现"周末效应"。PM_(10)、PM_(2.5)浓度具有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尤以冬季日变化特征最为显著,PM_(10)、PM_(2.5)高浓度时段出现在7:00—12:00。不同月份PM_(2.5)在PM_(10)中的占比介于54%~73%之间,PM_(2.5)/PM_(10)比值7月最低,2月最高。PM_(2.5)/PM_(10)比值存在显著的双峰型日变化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04:00、14:00,谷值出现在10:00、19:00。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9年6月1日-2019年8月31日呼和浩特市小召环监站PM(PM_(2.5)和PM_(10))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夏季PM_(2.5)和PM_(10)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M_(2.5)呈不规则多峰型日变化特征,PM_(10)日变化主要呈双峰型变化;PM_(2.5)小时平均质量浓度日循环在工作日呈不规则多峰型分布,周末呈三峰型分布;PM_(10)小时平均质量浓度日循环在工作日与周末均呈现三峰型分布;PM_(2.5)周末效应比PM_(10)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广州市PM_(2.5)污染特征及其与AQI的其他污染物的相关性,对广州市各监测点一年AQI数据做出PM_(2.5)质量浓度变化折线图,再运用K-均值聚类对11个监测点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运用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AQI各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广州市PM_(2.5)具有明显的夏季和非夏季两种季节性特征;帽峰山森林公园属于一类区,而市监测站PM_(2.5)污染情况最严重;PM_(2.5)与SO_2、NO_2、PM_(10)、CO相关性强,与O_3的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5.
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研究它在各阶段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PM2.5可行的控制途径。通过记录烟台市一年间11个监测点位的大气颗粒物数据和逐日的气象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M2.5在一天内的时均浓度呈"M"型双峰的变化规律;采暖期PM2.5的质量浓度是非采暖期的1.27倍,非采暖期PM2.5占PM10的比重为59%,在采暖期上升到63%;最为靠海的监测点污染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站点;气象因子在PM2.5浓度变化中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在城市发展公交导向型交通能降低居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物实施人工降雨和进行湿沉降会是治理气溶胶污染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
本文利用新郑市2018年的降水量资料和降水天气出现前后空气的PM_(10)和PM_(2.5)浓度变化数据,分析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湿沉降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新郑市的74次降水天气过程对PM_(10)和PM_(2.5)的平均清除效率分别为12.6%、16.5%,大部分的降水天气对空气中的PM_(10)清除效果要比PM_(2.5)差,不管降水强度如何,其对于空气中的扬尘、沙尘等大粒径颗粒物的清除效果相对较好;新郑市的弱降水天气过程共出现31次,其中有13次的降水天气过程中增加了PM_(10)浓度,降水过程对PM_(10)的平均清除效率为8.0%;其中有10次降水增加了PM_(2.5)浓度,降水过程对PM_(2.5)的平均清除效率为-11.0%;新郑市超过1.5mm的降水天气过程共有43次,占总降水天气过程的41.9%,但是大部分降水过程对空气中的PM_(10)和PM_(2.5)浓度以正清除效率效率为主;随着小时最大降水量的增加,降水对空气中的PM_(10)和PM_(2.5)清除效果会不断增大;因降水天气过程对PM_(10)的清除效果要低于PM_(2.5),使得降水天气结束后PM_(2.5)/PM_(10)比率要低。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邵阳市同期气象资料以及逐日负氧离子实况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城市负氧离子浓度的三种典型机理,即稀释吸附、扩散吸附和沉淀吸附。分析三种机制相互作用下负氧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城市负氧离子极端浓度的气象成因,负氧离子浓度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邵阳市生态环境发展提供参考,对科学开展健康生态旅游、指导户外大气环境资源开发,尤其是负离子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9)
本文利用在天津市跃进路(E117°20',N39.09')设置的站点对天津机场区域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结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实时报文,应用R语言和广义加性模型(GAM),针对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世界时)的空气质量数据,对天津机场区域大气进行大气污染特征和大气污染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飞机起降与飞行对周围环境大气贡献较大的主要污染物为:SO_2、NO_2、PM2.5、CO。决定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的影响因子是气象因素。飞机起降与飞行对SO_2、PM10、NO_2、CO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PM_(2.5)的危害受到相关部门和公众关注,对PM_(2.5)的监测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PM_(2.5)的相关监测方法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分析了影响PM_(2.5)监测的气象、维护和质量保证和仪器安装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监测任务对PM_(2.5)的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MODIS 3 km AOD产品对2015年福州地区PM_(2.5)浓度进行遥感估算,结果表明卫星遥感AOD和PM_(2.5)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16。由于AOD和PM_(2.5)浓度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MODIS 3 km AOD,进一步构建了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来估算福州地区的近地面PM_(2.5)浓度。结果表明,由LME模型估算的PM_(2.5)浓度值和地面监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9。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DIS 3 km AOD估算地面PM_(2.5)浓度的LME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城市地区的PM_(2.5)监测。  相似文献   

11.
技术监测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纳米技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技术监测方法进行了概述,进而分析了纳米技术相关信息的特点,指明技术监测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纳米技术管理问题,然后详细论述了纳米技术监测过程,并概要给出监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依据、原则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Lichens are traditionally cited as the prime example of mutual symbiosis in the plant kingdom. Scientifically fascinating, they are now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by applied biologists for pollution monitoring. The present article explains the reasons why lichens are suitable for this role and reviews the techniques currently employed.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电能质量标准已无法适应用户需要,迫使电力企业从关注供电可靠性发展为关注电能质量的分析和控制问题。本文介绍了电能质量监测的相关知识,阐述了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和电能质量分析的必要性,以及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科学背景 空间已被普遍认为是地球除陆地、海洋、大气之外的第四环境,成为发达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地;空间环境的天基和地基的综合监测已成为国际科技活动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汪雪锋  朱东华  胡望斌 《科研管理》2006,27(3):123-127,134
新形势下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和效率迫在眉睫。本文提出技术监测方法,即将数据挖掘等计算机前沿技术引入科研管理领域,发展科研管理的数据分析基础,促进了科研管理决策科学化,并在纳米技术领域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最后指出在科研管理领域运用技术监测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技术监测指标研究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套技术监测的指标 ,用以监测某技术领域。通过这些指标的交互对比分析 ,可以比较清晰地描绘该技术领域有哪些机构 ,在从事哪些研究 ;掌握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监测各研究主题的变化情况 ,预测有前景的主要成长领域 ,为科研方向的选择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并对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领域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技术监测的对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传统科技管理手段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将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科技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技术监测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技术监测的对象进行了研究,指出技术监测的对象包括科技管理需求层次(科技发展战略与计划、科技发展环境与需求、特定技术领域、技术项目)和监测基础层次(科技文献、技术专利、研发主体)。并对每个对象的监测内容、目的、方法和监测的案例结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远程监控技术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红  王兴虎 《大众科技》2012,(2):68-69,71
随着网络通信、传感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兴的监控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研究的不断深入下,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军事等各个领域。文章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及远程监控系统的构建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