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傻帽(shǎm o)”这个富有形象色彩的口语化的词经常出现于当代人们的交际中。可它的写法却比较混乱,“傻帽”与“傻冒”并存并用。出于职业的敏感,笔者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大学毕业的教师,调查过大一学生,结果答案纷呈。我们查阅了有关的词典和参考书。《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本,2002年增补本)只收“傻帽”,解释为:“<方>形容人傻,没见过世面。也指这样的人。”同样,《中华词典》(李云江等编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当代汉语新词词典》(曲伟主…  相似文献   

2.
杨博文 《新读写》2014,(11):4-5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它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生,能陶冶我们的性情,让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书是我们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大都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和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不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吗?所以,我接受挑战! 前段时间,幸拾片暇,得以拜读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初读时,有朋友苦口婆心地劝我——无聊透顶的书,别看!盖茨比是个傻帽,写这本书的人是个傻帽,读这本书觉得它好的人更是傻帽中的傻帽!而我却不为所动,终成了傻帽中的傻帽!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修订版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增加了大量新饲语,这充分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语言的演变,其中“订金”就是一个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词条。《现汉》在“订”字条下对“订金”一词的释义为:“定钱。也作定金。”在“定”字条下对“定金”的释义为:“购买或租赁时预先付给的一部分钱,作为成交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和汉字打交道的人都知道,有些字稍一不慎,便会张冠李戴(dai)。比如有单人的“像”和没单人的“象”,加三撇的“彩”和不加三撇的“采”,等等。工具书在处理这些字时,自应分外小心才是。可惜,在查阅《现汉》时,还是发现偶有失误。试举一例: 《现汉》2002年增补本第312页,“渡”字第一个义项是:“由这  相似文献   

5.
一切真正的英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有时我多么想“250”一回,可妈妈说我充好汉.爸爸训我当傻帽.老师嫌我瞎逞能.同学笑我出风头。唉,看来想“250”一回也真难!  相似文献   

6.
《隆中对》中“荆州北据汉沔”一句,课本注释“汉沔”为:“这里指汉水中下游一带;汉水,古代通称沔水。”笔者所见的各种古文选本对“汉”“沔”的注释也不尽相同。现列举如下: 一、汉,指汉水。沔,指沔水,在今陕西南部与汉水合流。汉、沔都在荆州北。《文言文选注》(北京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高考“另类”作文面面观 1.“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竞是一篇仿古诗文 武汉汉南二中学生周海洋写了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仿古诗文。该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写了170多字的半文半白的序;  相似文献   

8.
“石门十三品”是从浩瀚的石门摩崖中精选的、以汉魏摩崖为主体的十三种石刻。现以时代顺序,将其名称述后: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汉《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摩崖》汉《杨淮·扬弼表记摩崖》汉隶大字“石虎”摩崖汉隶大字“石门”摩崖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所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以五六十年代的语言状况为蓝本编写的。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汉》的内容有许多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无论字音、字形、词义.都存在不少问题。如“自吹自擂”的“擂”在《现汉》中读为第四声,而《审声表》读为第2声;1986年国家语委发布的《说明》规定“像”字不再作为“象”的繁体  相似文献   

10.
用“清澈”而不用“清彻”《现汉》:“[清澈]清而透明:湖水一见底。也作清彻。”《新华》只收“清澈”。《大词典》均收,未分主次。词频统计:清澈443,清彻4。宜以“清澈”为规范词形。(参见“彻底”条) 用“情愫”而不用“情素”《现汉》:“[情愫]<书>①感情:朝夕相处,增加了他们之间的~。②本心:真情实意:互倾~。‖也作情素。”《新华》《大词典》均以“情素”为主条。《辞海》只收“情素”,注  相似文献   

11.
用“无动于衷”而不用“无动于中”《现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作中。《新华》只收“无动于衷”。《大词典》以“无动于中”为主条。词频统计:无动于衷186,无动于中0。宜以“无动于衷”为规范形式。(参见“热衷”条)用“毋宁”而不用“无宁”《现汉》:“[毋宁]副词,表示‘不如’:这与其说是奇迹,~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作无宁。”《新华》处理同《现汉》。词频统计:毋宁43,无宁0。在“不如”的意思上,“毋宁”与“无宁”为异形词,宜以“毋宁”为规范词形。“无宁”在古汉语中还有别的…  相似文献   

12.
题解: 本文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标题是选文时加的。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史书,所记史事自黄帝起至汉武帝止(约公元前3000年—前90年),计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本文是《秦始皇本纪》中的一节。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其父司马谈曾任汉太史令(掌管历史和天文的官),开始计划写《史记》。司马迁  相似文献   

13.
折柳寄深情     
我国古代有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习俗。折柳枝送别亲友的习俗,有人说源于《诗经》。《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写离别的。“依依”既写出了柳条迎风摇摆的样子,又借柳条写出了分别时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因此,古代文人写离别时,往往要写到柳条。也有人说“柳”和“留”读音相同,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不过,据文字记载,“折柳”始于汉代。《三辅黄图·桥》云:“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代)人  相似文献   

14.
“阴”字在以《现汉》为代表的汉语词典中有13个义项.文章运用语料库的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对“阴”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了重新描写,建议在《现汉》等词典释义的基础上增收8个义项.  相似文献   

15.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  相似文献   

16.
茅盾同志散文《雷雨前》的写作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写于三十年代初期”,“写于一九三0年左右”,“写于一九三二年夏秋之交”,“三十年代前期写的”等等说法——最近我们看到一则资料,其中引录了茅盾同志的一篇短文。现照录如下:《随笔三篇》作者题记我把《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献给年青的朋友们。这里是三篇散文。这  相似文献   

17.
一天,我收到一位青年教师的来信。信不长,现将正文部分辑录如下:我平时经常翻阅《小学青年教师》,受益匪浅。如2001年第7期刊登的《笔顺漫议》一文,让我明白了写字必须严格依“法”———《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写好规范字。这些天,我遇到一个疑惑,特向《笔顺漫议》的作者———张老师您请教。在写全包围结构的字,如“田”、“园”、“国”时,有些老师,包括我在内,总是习惯于把第二笔写成“横折钩”,认为这样写好看些。有些老师认为这样写是不对的,应该写成“横折”。也有些老师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两种写法都可…  相似文献   

18.
[开头练习] 1.下面是一位中学生写《我爱唱的歌》的提纲:第一段,开头;第二段。首先回忆幼儿园时老师教我唱《一分钱》这首歌时的感受;第三段,写上小学时正值“四人帮”横行之时,再也听不到这首歌了,社会上拾起一分钱交给人民警察之类的好事也看不到了;第四段,写上中学时粉碎了“四人帮”,《一分钱》的歌声又在校园飘荡,雷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较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而言,删减词语2000多条并标注了词类。就删除词而言,本次修订主要删除了一些过古、过旧、过偏、过“方”的词。新版《现汉》的增词删减词工作折射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它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另外,新版《现汉》的删除词语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秘史》第201节中,札木合在他生命的尽头,面对昔日的安答帖木真,说出了包括自己致命弱点在内的肺腑之言。其中,有一句蒙古语,其汉字音写为“额篾米讷朵抹黑赤”。当时的畏吾体蒙古文字词首a和e音书写形式完全相同,因此,“阿马”(ama,嘴)和“额篾”(eme,老婆)二字是同形字,结果汉字音写者似将畏吾体蒙古文的“阿马米讷朵抹黑赤”误读作了“额篾米讷朵抹黑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