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与个性化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其具体阐述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语文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的阐述,涉及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或者说从三个维度提出了个性化写作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充满着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从而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对此,《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其具体的阐述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3.
何兆梅 《课外阅读》2011,(8):292-292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因此,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其中“表达与交流”部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相似文献   

5.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难,难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和策略上。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材料积累,能够自由地表达,愉快地习作,写作教学课必须弹奏好“写作预热”、“写作指导”、“写作延伸”三步曲。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语文教师都清楚写作教学很重要,但中小学写作教学低效也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在写作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不少语文教师甚至还认为,写作是难以教会的,它更多地依赖学生个人的天赋、情感及多读多写。写作是思维活动,写作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觉得写作难教,是因为还没找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自主写作”是对传统的“被动写作”的否定。“自主写作”强调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是成长和发展的必须,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我鼓励和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一项技能,需要多写多练才能提高。“自由写作”是先让学生自由地写,充满兴趣地写,不把孩子的写作限制在一种套路中。重点是强调写作内容的随意性、写作形式的多样性、写作篇幅的不定性。“自由写作”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是关键,为此,教师要设计好写作话题,让孩子有话可说。写作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语境的交流,学生写完后,教师要注重反馈,要多鼓励。好的反馈是“自由写作”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9.
写作的“教”与“学”是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关注课堂微观层面的写作教学,较少考察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写作课程和教学实践。本文以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写作教学调查报告为数据,呈现美洲、欧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母语和外语写作的“教”与“学”概貌。研究发现,写作教学时间地区差异较大,大洋洲(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投入时间最多,欧洲写作教学相对较少,部分国家(如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等)甚至未达到当地最低要求;写作教学体裁、作业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低学段写作教学侧重基础写作技巧,高学段则会布置议论文等类型的多段落和多种体裁的写作任务;对于写作困难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未能做出专业的教学调整;教师普遍培训不足,且教学效能感不一;写作教师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从课时设置、教学活动、教师培养以及未来研究四个方面为提升我国汉语和外语写作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模仿"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筑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共享空间的必要性 实现教学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是当前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指导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力求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学生感受生活的广泛性和写作能力生成的个性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做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对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思辨性写作”的文体意识得到强化,研究者立足文体本身特点划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类型的思辨性写作教学;“思辨”作为写作技能和学习工具的价值得到挖掘,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理性思辨;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研究者们往往将“思辨”作为学习内容,探索“思辨性写作”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仲敏 《家教世界》2013,(12):121-122
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培养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考中英语写作占有相当比重。而当今很多学生多写作不够重视甚至有的采取了摈弃的态度,在高中阶段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英语写作上下功夫,平时教学中要有计划性地去训练和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在语文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素材和写作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教师平时善于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多从如何写作的角度进行考虑。进一步地带动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写作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写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借助写作表达自己内心所思所感。从写作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好英语是全球化社会的需求,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到欣赏一部好莱坞的电影,阅读一份高质量的英文期刊,大到出国深造等,这些对于高中生将来升学或者深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要把写作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的环节,多读,多看,多写,多听,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坚持不懈地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在写作教学中,写作、阅读、生活和学生之间是有一定隔阂的,写出来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碎片化的性质,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将写作放置于单元整体之中,来挖掘写作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多重联系,实现读、写、思三者的有机结合,来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写作”。文章将从“碎片化写作”与大单元写作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如何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充分利用单元阅读进行“碎片化写作”展开研究,让写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表达与交流”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目标中有几个关键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表达,写作,多想多写。这三个词给出的是写作教学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说自己看到的,写自己想写的,在多想多写中习惯于写作,养成写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患“失语症”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冲动,引导学生能自觉地去寻找并保持这种冲动,是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并勇于探索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引起写作动机的因素很复杂,有内部的驱动也有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一个好的作文教师,善于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一个好的作者,能善于积极主动地捕捉写的冲动与灵感。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写作教学盲目地追求所谓“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弊病,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摘除了长期以来束缚教师与学生的“紧箍咒”,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精神。但也出现一种可怕的苗头:一些教师认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对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的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被视为“旧传统、旧观念”,简直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小学写作教学中是否需要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笔者在写作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中形成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果把作辅导有目的、有意识地贯穿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来,立足于教材,巧妙利用教材潜在的写作“因子”,在语言上给予暗示,在情境上给予渲染,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帮助,点燃学生再创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20.
“面批式”教学是一种教师面对面指导与教授学生的方法。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存在水平低下,教师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问题。面批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上的效率。“面批式”教学包括一对多面批法及比较面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