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瓶梅》中,有大量的用药情节,形成具有审丑文化意蕴的药意象。药意象折射出人物灵魂的丑陋,隐喻社会现实的弊病,体现小说的审丑特色。西门庆的罪恶人生,始于生药铺,历经借药纵欲、以药自救,终至无药可救。李瓶儿一生痴迷,依赖于满足病态情欲的药物。潘金莲偷情杀夫、纵欲争宠、通奸堕胎的人生畸变过程,药物始终参与其中。文章着重对《金瓶梅》的药意象进行阐释,并探讨其在药意象源流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中,有大量的用药情节,形成具有审丑文化意蕴的药意象。药意象折射人物灵魂的丑陋,隐喻社会现实的弊病,体现小说的审丑特色.西门庆的罪恶人生,始于生药铺,历经借药纵欲、以药自救,终至无药可救.李瓶儿一生痴迷,依赖于满足病态情欲的药物。潘金莲偷情杀夫、纵欲争宠、通奸堕胎的人生畸变过程,药物始终参与其中。论文着重对《金瓶梅》的药意象进行阐释,并探讨其在药意象源流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金瓶梅》中,有大量的用药情节,形成了具有审丑文化意蕴的药意象。药意象折射人物灵魂的丑陋,隐喻社会现实的弊病,体现小说的审丑特色。西门庆的罪恶人生,始于生药铺,历经借药纵欲、以药自救,终至无药可救;李瓶儿一生痴迷,依赖于满足病态情欲的药物;潘金莲偷情杀夫、纵欲争宠、通奸堕胎的人生畸变过程,药物始终参与其中。《金瓶梅》中的药意象既脱离了传统审美文化的范畴,也迥异于近代文学中救世良方的寓意,在药意象源流史上独树一帜,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不是写社会黑暗、官场腐败的反封建反腐败的政治小说,也不是写新兴商人悲剧的经济小说。《金瓶梅》是一部性小说,是全方位揭示晚明社会性纵欲风气的性小说。它在中国性文化史上、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小说艺术发展史上、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他虽是纵欲的无赖、拙劣的官吏,但更是精明的商人。西门庆之死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商人们的终极命运,即尽管他们有杰出的经商才干,也绝无成就事业的可能,其结局只能是纵欲而死。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写了一个又一个淫纵的场面,字里行间又都透出两个可怖的字眼-死亡。纵欲与死亡,是《金瓶梅》全部情节所努力说明和最终体现出来的主题。这是一个永远新鲜的、以生命的代价不断予以证实的人类生存的主题,从中给人们以生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主题意识二律背反在作品中的表现主要有二:禁欲与纵欲、劝世与骂世,展示了人的自然天性与理性枷锁之间的尖锐矛盾,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痛苦环节。造成《金瓶梅》主题意识二律背反的原因有两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等新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第一部完整、深刻又有极高品位的世情书。从外部社会形态讲,小说揭示了世俗社会的两个永恒母题:金钱与权力、纵欲与死亡。在写人方面,作者不但写人的坏,也写人的不坏之处,或者说它展现出的是丰富而立体的人性。《金瓶梅》因此成为明代长篇小说乃至中国长篇小说发展史上一座革命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杜骗新书》和《金瓶梅》都暴露出晚明商人的奸诈丑恶、宦官的卑劣可耻、女性的纵欲贪财和僧尼道徒的“离佛叛道”;两书都集中体现了暴露小说思想内容上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其揭露封建社会症结、暴露明世纪末芸芸众生丑相的作用和纵欲必亡的主旨以及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情节构制等上的高超艺术手法,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认可。毛主席曾说:《金瓶梅》是研究封建社会末世经济情况的重要资料。因此,我们更应该认真阅读和研究它。可《金瓶梅》中有大量不易弄懂原意的词语。这就给读者带来了困难。王利器先生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1988年11月第1版)的问世,象及时雨为广大读者做了件大好事,功劳卓著。  相似文献   

11.
论明清四大小说中死亡现象的审美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明清小说家把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追求融入小说文本中,使死亡现象变成建构小说艺术世界的重要基石。《三国演义》:死为不朽生崇高;《水浒传》:死为酣畅生愉悦;《金瓶梅》:死为纵欲生警示;《红楼梦》:死为无奈生怜悯。  相似文献   

12.
章从对《金瓶梅》的研究入手,结合具体的片断描写,修正了传统的评价。让人们正确认识性欲与性爱、性疯狂与性解放、纵欲主义与人主义的区别,从而分清情与淫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以审丑──审美的创造方式,将晚明社会的全部污秽和浊臭切割开来,剥露开来,借以引发人们对丑的极度憎恶和唾弃,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本文还分别从‘逆向反观:以美村丑”、“正向点化:以五喻丑”、“整体拓展:众丑兑”、“内观拓深:丑中寓美’”等不同层面入手,对《金瓶梅》的审丑──审美特色的微观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指出这是我们全面把握和借鉴这部巨著的艺术经验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虎中美女”与“梦幻泡影”分别是词话本《金瓶梅》与绣像本《金瓶梅》第一回中的重要意象,它们的文化含义与文本含义隐含了小说两大系统不同的主题意旨:“虎中美女”隐喻词话本《金瓶梅》儒家“文以载道”思想,强调“持盈慎满”;“梦幻泡影”则隐喻绣像本《金瓶梅》佛家“万事皆空”的主张,突出一切虚无。两大系统主题意旨的差异提醒研究者研究《金瓶梅》应该明确地限定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一《金瓶梅》(下简称《金》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下简称《夫人》都从性的角度探讨文化的生死存亡问题。两书都是在思考性与文化的衰亡问题的基础上,引出性与文化的重新抉择和再生的主题。《金》描绘的是一个“死去的世界”,“一幅表现社会兴衰的文化图画”①,它的探索是“属文化思想范畴的②。有关《金》的死亡主题,学者们已几成共识。笑笑生认定纵欲是社会、生命体及文化衰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美)杨沂说的,纵欲与死亡的对等式主宰着该书,它们是全书的骨髓,是作者对社会文化彻悟的内在因素。然而笑笑生仅把纵欲看成是个体的责…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的贡献,并不仅在于其文本叙写,更多的是渗透其中的人生探索与价值超越。本文以《金瓶梅》人物形象塑造为出发点,结合整个时代特征,从笔者界定的审美型人格、伦理型人格、信仰型人格三种形态塑造中,初步阐释了《金瓶梅》建构理想人格形态的种种努力,并揭示了其对今天妇女解放运动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的主角是西门庆,却以潘金连、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书名。好像是为她三人作传,实非。但毕竟金、瓶、梅三人是全书的女主角,他们的恩恩怨怨、生死情场紧紧围绕西门庆和西门家族这一中心轴线展开,为表现西门庆一生和西门家族的兴衰,为突出全书纵欲必亡的主旨起了重大作用。她们三人与其他妇女构成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组成了《金瓶梅》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以西门庆的家庭兴衰为线索 ,写他对权势和情欲的追求 ;《红楼梦》以贾府的渐趋衰败为线索 ,写出对世道世界的批判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金瓶梅》以吴月娘和玳安为两条轴线展开“两描写” ,《红楼梦》以世道世界与女儿世界的关联为线索而进行。《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两描写”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9.
死亡叙述,是《金瓶梅》与《红楼梦》文本叙述中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两部作品在死亡场景描写、死亡意象设置,以及死亡的叙述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金瓶梅》传达出的是“善恶有报”的道德劝戒,而《红楼梦》在体现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倾向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的悲剧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苦难人生,面对苦难,主人公所体现出的更多是超越之后的宁静、宽容与大度。同时,在苦难主题的背景下,《活着》引入了另两条叙事线索,即“温情”和“审丑”。“温情”为福贵的苦难人生点缀上一片绚丽的色彩,并造就了福贵的韧性;“审丑”则另辟一副丑陋不堪的景象,直面残酷的现实,还原了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