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993年参加体育加试的全部考生的有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以求探讨我省考生身体素质的基本规律,为设立更科学、更合理的考试评价标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省高校体育专业身体素质考试成绩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1996年参加湖北省体育加试的全部考生的有效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求探讨我省考生身体素质的基本规律,为设立更科学、更合理的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柔道运动项目特点的身体素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结构的评价模型,并制订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为女子柔道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的科学化,以及从素质方面进行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立定三级跳远是评价速度力量的指标之一,被许多省市列为体育类专业考生身体素质考核的基本内容。但据统计,历年来考生在该项目上失分较多,究其原因,我发现许多教练员对此项技术动作的理解尚存一定偏差,训练安排过多注重发展考生的腿部力量,忽视了个体间合理三跳比例的技术培养,从而影响了考生加试成绩。  相似文献   

5.
体育专业招生的体育考试是一项政策性强,极为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及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也是体育专业院、系选拔、培养人才的首要关口,所以它不仅需要一整套科学地、能够比较全面反映考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体育考试的内容、标准和方法,而且必须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严格管理机制。否则,再全面的内容、科学的标准、合理的方法都是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6.
徐子广 《中华武术》2009,(12):52-53
立定三级跳远是一项最能体现考生下肢弹跳力、身体灵敏,身体协调等综合素质的测试项目。是田径跳跃项目的专项基础素质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测试中占重要位置,其技术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7.
矫镇红 《体育科学》2006,26(10):59-64
以国家蹦床集训队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测量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是由专项综合素质因子、腹肌力量因子、背肌力量因子、柔韧性因子、灵敏性因子构成;原地纵跳、网上连续垂直跳6次、网上连续垂直跳10次、30m跑、悬垂举腿(30S)、俯卧起上体(30S)是反映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主要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构模型和专项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制定了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标准分数表和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水平的评价标准及发展均衡度的评价标准。经检验,所制定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标准及发展均衡度的评价标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考生必测身体素质项目之一。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爆发力、协调能力的测试项目,是发展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笔者结合自己带高三体育考生的实践,提出一些训练方法和手段供广大同仁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9.
上海部分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上海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部分身体素质指标至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当前中学生的沉重课业负担,每天1h的体育锻炼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体育应试教学模式以及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作一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体育高考身体素质成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戈弋 《体育学刊》2000,(2):102-104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体育高考全部考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身体素质各测试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各项目得分的分布状况,报考不同类别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以及各身体素质指标对素质总分的影响等,旨在为设立和制定更科学的考试项目的评分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女子3 000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指标体系构成、预测模型、评价标准、诊断与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我国女子3 000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在结构上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3部分组成,并由此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制定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构建了我国女子3 000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诊断与评价的方法学体系,为我国女子长跑运动训练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体课游泳教学考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兰 《体育科技》2001,22(3):68-70
高校体育工作必须把所有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能否全面实现学生体质体能、思想意志品质及专项运动知识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是衡量、评定教者及受教者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因此必须调整、改进游泳教学考评内容、形式和手段,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游泳技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质等级综合评定判别分类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从人体形态、机能、体能3个方面,确定了体质评价与类型判别的指标体系。运用极大似然数学方法。构建了大学男生《体质等级极大似然判别量表》,并与“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定相结合,研制一种综合评定大学生体质等级判别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格拉布斯法、因子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建立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2)建立关于专项身体素质的专项成绩预测模型;(3)研制包括专项身体素质典型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专项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一系列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台阶试验评定指数与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数,两者无明显关联。两项指标在身体机能评价中应分别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出,对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的评价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怎样做好新课程中每节课教学质量的评定,使体育与健康发挥其巨大的潜能,让受教育者真正地体验到在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终身体育思想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对此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现代五项国际新规则下项目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科学建立形态、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为一体的现代五项优秀选手综合性选材指标体系,通过分析2017-2019年国际比赛中世界优秀现代五项选手的竞技成绩结构,结合专家问卷调查和相关选材指标统计筛选,研究发现:现代五项选材需要选择体能性项目游泳及跑射专项素质都较好的运动员,并注重考虑击剑相关的专项素质能力在选材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比例。在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心理特征和教练员非量化评定等六大类现代五项综合性选材指标体系。结论:只有全面系统地分析国际现代五项优秀选手在新规则下的竞技成绩结构,掌握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才能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五项优秀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身体素养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一种新理念,引起体育教育部门、竞技运动组织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积极探索评价身体素养的方法。综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测评工具共6套,其中加拿大8~12岁儿童的测评工具较为完整,其他工具多是建立测量指标理论模型;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能力、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5个子域;测评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和他评的主观测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验证和应用已有测评模型,研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测评工具。我国需要结合国内教育背景、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身体活动现状,研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进而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现状提供调查工具,为评价身体素养的干预效果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ixty-nin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were used as subjects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those personal and physical qualities of women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which would most effectively predict success in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ogra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riteria of success included the cumulative academic index, a rating by the faculty, and a rating by the student's peer group. Predictive variables consisting of measures of physical fitness, general motor ability, temperament traits, mental ability, interests, and values were evaluated.

The single predictive variable yielding the highes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success in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ogram was physical fitness; the value and interest variables showed practically no relationship.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variables for predicting success was the physical fitness index, the active temperament trait score, and the mental ability score.  相似文献   

20.
王永明 《体育科技》2006,27(3):89-91
传统的体育教育评价重体能、重结果、重外在,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差异,仅以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果。随着体育课程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不再是被人误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而更倾向于训练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所以体育课程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