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4,(10):46-46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是资产,备份最重要”,及时有效的备份是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2.
1管理层面:建立电子档案备份体系,保障电子档案备份工作顺利开展电子档案备份工作要顺利开展,政府机关应在管理层面做足工作,档案馆应建市档案馆馆藏重要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应用上级政府提供的电子档案安全备份系统,采取具有抗震功能的小型磁盘阵列作为备份系统,完成档案原文的异地容灾备份。政府机关应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环境建设,对内网服务器和网站服务器进行扩容升级,定期查杀网络病毒,修复网站首页和网站数据,实现网站数据在线和离线备份。在电子档案载体选择上,应开展磁盘阵列和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将“归档”看成是文件和档案的分界线,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则表现为,文件和档案可以同时产生。由于“实时管理”将档案管理工作渗透到文件管理工作之中,对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实时归档管理,使档案管理者于文件的形成阶段即介入管理,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文件”和“档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但它们之间又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的。实时管理,能实现文件与档案在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贾国锋 《兰台世界》2016,(15):30-31
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与管理已经成为各级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与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难题。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是全国地质资料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积极举措,是大数据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在信息大数据的今天,如何安全可靠地保存电子档案,已成为地质行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李冬  林静 《云南档案》2023,(4):55-56+59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发展突飞猛进,从而产生大量电子会计资料。电子会计资料的归档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作为会计电子化管理最后一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顺应会计工作信息化发展趋势、满足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要求、降本增效、为财政监督工作提供支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电子会计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法规制度基础,最后从统一会计数据标准,提高会计档案的数字化水平,做好电子会计资料的归档和电子会计档案的移交、保管、利用等方面对电子会计档案工作的推进步骤和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为电子会计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子病历档案质量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监测指标,关乎医院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排名、医保资金的支付等,加强电子病历档案管理是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效举措。目前,电子病历档案存在质量不高、信息化发展滞后、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专业技术人才不够的问题,建议从加强电子病历档案数据质量、强化数据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共建等方面入手,以电子病历档案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电子档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以及各部门直接产生的电子文件;另一类是高校各部门产生的视频档案以及各类系统数据档案,其有可能通过局域网直接上传档案馆,也可能是通过光盘、磁盘等介质移交给档案馆。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是保证档案信息真实、完整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因为电子档案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存在于计算机中的电子档案也容易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造成损坏丢失。  相似文献   

8.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系统在运作过程中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的安全保障仍存在缺陷。在信息时代新兴技术的快速迭代下,本文提出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基础,结合区块链及其相关衍生技术,通过哈希校验值存证与数据实时监测构建电子档案数据保全模式,以应对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电子档案数据安全保障的需求,初步实现电子档案的数据保全。  相似文献   

9.
顾彦彦 《兰台世界》2012,(11):57-58
文章首先介绍电子档案备份的含义和必要性,提出电子档案备份系统设计要求,并对电子档案备份的方法、存储介质以及备份工具进行选择,重点研究设计出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结合、完全备份与差分备份结合的电子档案备份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中国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工作的历程,并从目的性出发加以审视,指出传统备份方式存在的瓶颈,引入电子档案数据保全理念,阐述基于电子凭证效力维护的电子档案长期安全保管模式,以期为档案业务部门开展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子档案备份研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屡屡发生的档案消失、受损事件警示下,而引起档案界人士对档案数据安全保管及备份问题的关注。尽管早在2005年,我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明确提出:在重要信息系统领域要加强灾难备份工作,并明确指出灾难备份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对电子档案安全保管的实际研究则始于近两年,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且日渐占据主要地位,电子档案备份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以保证电子档案安全而倍受瞩目。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与贵州省档案馆签署的《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协议》协定,近日,云南省档案馆首批馆藏电子档案备份数据移交贵州省档案馆实现了重要档案电子数据的异地备份保存。此次云南省档案馆共备份电子文件级目录759453条,全文数据7933663画幅数据量为9248G,存储于12块移动硬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档案部门保管的电子档案的数量急剧增长,这种急剧增长不仅需要越来越大的档案数据存储空间,而且还增加了档案数据存储管理的复杂性。如何合理地利用存储空间来存储这些档案数据,确保以最低的存储成本来实现档案数据的最佳存储,对于管理大量档案数据信息的档案部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技术角度探讨和研究了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的相关措施.面对电子档案信息量的日益增长,提出了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及备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一项全局性、长效性的工作.各级档案登记备份中心是具体实施登记备份日常工作的主体,它的主要职责是:受理各单位的登记备份相关表格、材料和数据,办理有关审核、反馈等手续;对各单位的登记备份数据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并借助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档案数据的原始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形成单位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真实性纠纷等情况时,经形成单位申请,提供档案数据恢复和可靠性认证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电子数据已成为信息记录和历史记录的重要形式.切实保障电子文件和数据档案信息安全,提高档案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档案部门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就电子文件档案归档的必要性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洪  梁瑞丹 《北京档案》2023,(11):26-28
电子健康档案一直是国内外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热点,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治理是提升其价值的必经之路。论文运用5W1H分析法,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梳理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治理动因、治理内容、治理主体、治理场景与阶段,最后提出细化管理工作、统一数据标准、优化数据质量、推动数据共享、加强数据保护的具体实践策略,以助力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优质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晓春 《兰台世界》2008,(11):42-43
在我国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研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与办法,推广国家标准,试点接收电子档案进馆,加快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推进档案服务的网络化和档案网站建设等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内容中,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当今档案工作的重心,而随之产生的电子档案安全问题和如何进行防范就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只有保障了电子档案的安全,才能更好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共享模型,针对因电子健康数据的隐私性、多源异构、信息系统建设分散、标准不统一等存在的共享难、共享程度不高问题,从政策制定、数据源采集与控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体系、推动数据开放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为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