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篇:教学内容的思考目前,高校中文系师生所依据的古代文学教材,普遍是游国恩等五教授主编的四册《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六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这是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两部古代文学著作。它倾注了老一辈学者的无限精力与心血,至今仍然是古代文学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学习参考书。但是,这两部著作的出版年代距今已整整二十五个年头,过去的研究成果、研究  相似文献   

2.
十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撰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先后编撰出版或修订出版了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等数部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通用教材。这些文学史著作,广泛吸纳了二三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体例严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铸就了今天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编撰的辉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出版的种种中国古代文学教材,如《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于非主编)、《中国文学史纲要》(李修生编著)、《中国文学简史》(六省十一院校合编)、《简明中国文学史》(北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写)等,在介绍《西游记》的成书过程时,无一例外地都把续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彦”错成了“彦琮”。这不会全是印刷厂的疏忽。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编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六朝辞赋部分时,参阅了目前较有影响的几种著作,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以下简称为《参考资料》),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以下简称为《朱本》),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出版.以下简称为《散文选》),徐中玉、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以  相似文献   

5.
由湖南师大古典文学教研室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上、中、下册(上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册:《唐宋文学》;下册:《元明清文学史稿》。全书共计80万字。下称《丛书》),已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年多了。在出版后的这些时日里,它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和读者们的好评,并巳被一些函大、业大、师范专科学校采用为教材。《丛书》是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之亟需,根据1982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和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关教学大纲的要求编著而成的。尽管因受上述大纲性质的限制,编著者的观点在一些章节还没有充分展开,但它却是熔作者廿余年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于一炉,既述且作、时有新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是开放教育小教师资(文史方向)专业选修的专业基础课,分两学期开设,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杜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蒋人生主编上册、沈惠乐主编下册),由内蒙古电大统考。由于教学大纲有所变动,所以根据新大纲和考试情况按不同的文学史分期出了这套新的综合练习,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自学、理解、复习这门课程。本课程是开卷考试,试题类型为填空、填句、解释带点的词,简答题和分析题五种,本练习的题型略去了填句、解释带点的词二种。  相似文献   

7.
前言 (一)教学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的学科,是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依照历史的顺序,阐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变化及其主流,分析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主要的作家、作品。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提高阅读、鉴赏古代作品的能力,并能给予比较正确的评价,为今后能胜任中学古文教学打好基础。本大纲是根据游国恩等五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拟定的。 (二)教时安排: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大委托上海电大编著的《秘书学》教材业已问世,并在全国电大使用.这套教材遵照中央电大(国家教委直属大学)教材建设的有关规定,吸取了国外电化教学的先进经验,形成一套《秘书学》系列教材,美其名曰“知识包”。计有文字教材三本:主教材《秘书学教程》(26万5千字)、《秘书学学习指导书》(11万5千字)、《秘书学教程参考资料》(38万8千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是小教师资(文史方向)专业选修的专业基础课,分两学期开设,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蒋人杰主编上册、沈惠乐主编下册),由内蒙古电大统考。由于教学大纲有所变动,所以根据新大纲和考试情况按不同的文学史分期出了这套新的综合练习,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自学、理解、复习这门课程。本课程是开卷考试,试题类型为填空、填空、解释带点的词,简答题和分析题五种,本练习的题型略去了填句。此外,因版面所限,本文中略去填空题,如需要可参阅《内蒙古电大学刊》2002年第5期和第6期。  相似文献   

10.
由翟满桂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丛》系列丛书,于2010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套丛书共计10册,150印张,400余万字,是湖南科技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全体同仁艰辛耕耘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更是我院古代文学学科教学团队力量的集中体现。细细品读该套丛书,发现该套丛书有以下三大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1 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中国占代文学是电大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讲的是先秦至近代的文学。本课程自二年级起连续安排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每学期60学时,本学期讲的是隋唐五代、宋辽金文学。基本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二)(三),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参考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指导》(中)。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10月19日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复评工作结束 ,共评出国家图书奖荣誉奖11种 ,国家图书奖31种 ,国家图书奖提名奖88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荣获国家图书奖。在此之前 ,《中国文学史》还获得了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中国文学史》由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 ,共四卷 ,160万字。由于全面革新了沿袭30多年不变的“中国文学史”通行写法 ,吸收了30多年来学术界、教育界新的研究成果 ,自1999年8月出版以来 ,引起了极大反响 ,好评不断。两年内已销售8万多套。据了解 ,《中国文学史》在1994…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史教材使用较多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这套教材具有观点新、体例新等特点。教师与学生在利用这套教材时要注意观点的变化,重视注释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文学史年表和研修书目。  相似文献   

14.
1 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中国古代文学是电大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讲的是先秦至近代的文学。本课程自二年级起连续安排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每学期60学时,本学期讲的是隋唐五代、宋辽金文学。基本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二)(三),及《中国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15.
熠耀锦心冠冕文史———评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章明寿北师大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一为《古代文学史长编》,一为《古代文学简史》。从内容上来说大体相同。但“长”有长的特征,“简”有简的本色,互为配合,相得益彰。这里拟就《简史》进行一...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并转游国恩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今年是著名中国文学史家、楚辞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游国恩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为了纪念游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卓越贡献,贵系特为召开“游国恩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此谨向贵系及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游国恩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尤其对于《楚辞》,先生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先后出版了《楚辞概论》、《读骚论微初集》、《屈原》等著作,还合作主编了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中国文学史》,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直到垂暮之年,先生还全力…  相似文献   

17.
较之初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二版在编校方面更加精益求精。然新版仍有不尽如人意处,就一、二卷中值得商榷的地方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中有些引文讹误或欠妥,叙述有前后不一的现象,个别字和标点明显有误,并对所见诸问题提出一管之见,期望有益于古代文学教学和教材的再版。  相似文献   

18.
释“契阔”     
正现行的由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了曹操的《短歌行》,该诗有"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两句,书下注释将"契阔"一词解为久别重逢,而大学中文系常用的一套由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却将"契阔"解释为久别,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解释恰好相反,但是由袁世硕先生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又将"契阔"解释为久别重逢。这两种解释到底哪种正确?"契阔"一词又存在什么  相似文献   

19.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是至今仍被大学中文系选用的经典教材;而游国恩诸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 版)也是建国以后公认的一部反映了时代特色与当时学术成果的文学史教材,所以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出版前,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教材被普  相似文献   

20.
一、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初中第六册《陌上桑》) “鬟鬟颇有须”一句,课文注释为:“有一些胡子。有有益有鬑鬑,须发疏薄的样子。白面有须,是古时候美男子的标准。”古代美男子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鬑鬑”到底应作何解?我们认为值得研讨。 课文注释是有所本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古代诗歌选》(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诜》(十三院校编写)、《古代诗歌选》(十二外语院系编写)、高等教育自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