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今年4月上旬,在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对全体政协委员进行了一次新闻改革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2份。7月5日,《人民政协报》第二版和《新闻学刊》第三期,发表了陈崇山、吕平波的文章,公布了这次调查的初步报告。现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今年4月上旬,在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对全体政协委员进行了一次新闻改革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2份。7月5日,《人民政协报》第二版和《新闻学刊》第三期,发表了陈崇山、吕平波的文章,公布了这次调查的初步报告。现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新闻改革,对目前我国新闻工作现状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现根据各报的报道,摘登其中有关舆论监督、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发言,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4.
春暖花开的4月14日,七届一次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和七届一次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刚一结束,翌日下午两点钟,《北京日报》的会议室里,充满了热闹异常的活跃空气.首都新闻界的朋友们,正在这里畅所欲言地讨论新闻体制改革的学术理论问题。“新闻体制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巨大积极作用。新闻自由的问题不解决,体制改革就是空的。”首都新闻学会拟定的讨论议题,是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角度,谈新闻改革和舆论监督问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同志刚一介绍完情况,有位同志就首先开了第一炮。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发开了言,议题很快转到了如何实现新闻自由的问题上来。“新闻要有自由,并不是要摆脱党的领导,而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前提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新闻单位有更多的、真正的自主权。”“新闻媒介报道假情况属于不真实,但不敢客观地报道人民群众最  相似文献   

5.
年末岁首,首都新闻摄影界议论改革的气氛相当活跃。面临宣传改革的任务,原有的一些摄影报道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每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创新、突破,探索新闻摄影改革的新路子。 1987年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都新闻摄影学会和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就以上问题,分别在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和工人日报联合召开了三次研讨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和《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20多家报刊、通讯社的近200名新闻摄影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一些外省、市的青年摄影记者也到会参加讨论。出席会议的同志交流了新闻摄影改革的体会和经验,并结合十三大精神,对深化新闻摄影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3月31日,埃菲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电讯稿,题为《中国试行议会民主》。稿中写道:“电视天天向观众介绍议员分组讨论情况和记者招待会概况”,“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报道新闻透明度方面是空前的”。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首都新闻媒介在提高会议报道的“透明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地、客观地报道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摘登与会者的发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一年一度的全体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首都各新闻单位竞相报道的一项重大活动,参加今年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采访的各新闻单位人员达340多人。同时,还有大批港澳记者来到会上采访。从实际到会的人数看,差不多每13名代表(包括委员),就可以摊上一名记者。这样一支庞大的新闻队伍,短时间内云集在同时举行的两  相似文献   

8.
3月31日,埃菲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电讯稿,题为《中国试行议会民主》。稿中写道:“电视天天向观众介绍议员分组讨论情况和记者招待会概况”,“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报道新闻透明度方面是空前的”。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首都新闻媒介在提高会议报道的“透明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地、客观地报道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开辟《寄语两会》《两会手记》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专栏,除此之外,还专门派出记者盯住“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注意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首都新闻学会去年11月25日召开届三次理事会议,就全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章程的修改和召开首都新闻学会年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大家对联合会章程修改草案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总的认为:章程宜详不宜简,特别要在现有草案的基础上突出新闻学会的任务,增加地方、系  相似文献   

10.
记者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技能。自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记者学习新闻学的主要方法是边干边学。同时,一个记者所需要的那一整套的素质、敏感、技能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培养,又是在新闻学院里奠定的。一.不能用一般宣传取代新闻在2003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内地记者情况通报会上,大会新闻组副组长杜亚力向300多家媒体表示:不要炒作“一号提案”、“提案大王”等。一号提案就是时间上的第一个提案,没有特别的含义,不要形式上的炒作。以前,很多地方媒体都热衷于报道“提案大王”,这个提了40个提案,那个提了38个提案,其实,认真做好调研,提一两个有价值的提案就够了,提案不在数量多,而要质量高。杜亚力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倡记者改进会议新闻报道,既要突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文摘     
当前新闻改革要抓好十件事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中央部委产业经济报工诈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当前新闻改革要抓好十件事:一、改进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对这方面重点新闻要报道好,一般的要少报或不报;二、改进典型报道,围绕典型宣传,增强感召力;三、进一步加强热点问题的引导;四、加大舆论监督;五、大力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六、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联系实际;七、努力把文章写短写实,减少长文章;八、扩大报道面,丰富报道内容;九、搞出有自己特色的专栏、言论、栏目;十、改革内部管理。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生产资料的公…  相似文献   

12.
可读性——这是摆在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面前的一个老题目,也是至今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一个老题目。 没有可读性,言之无物、言之无味、读者不爱看的报道乃至一张报纸,是一种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用高尔基的话说,是一种“语言垃圾”。 从报上完全消灭这些“语言垃圾”现在还做不到。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可以做到的是:尽可能减少这种“语言垃圾”,尽可能使新闻报道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味,以增强可读性。 增强可读性是个大题目,本文只从两个具体问题入手,试谈一谈。 在报上的各类新闻中,可读性最差的是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还有与此相关的一些“硬新闻”)。作为党报,这几类新闻不可不要,而且往往还要登在重要位置。如果把这几类新闻的报道方式加以改进,增强其可读性,那么将带动整张报纸的面孔为之一变,为之一活,为之一新。 怎样改革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增强其可读性呢?我以为可用两句话概括:会议新闻信息化,经济新闻生活化。 一、会议新闻信息化 长期以来,报界反复呼吁要“减少会议报道”,然而收效甚微。因为作为党报,限于种种条件,会议报道是很难“减少”的。换个思路想一想:这些年来,我们是否对“减少”会议报道空喊太多,而对改革会议报道实做太少呢?  相似文献   

13.
电视报道,最快是直播,事件发生的同时,现场实况便飞向天南海北,传遍千家万户。但是,有些重大活动没有条件(或不允许)直播,而观众又极为关心这些事情,希望及时看到实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报道与事件同步进行,在今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四场选举的报道中,我们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每年春天一次,然而今年的会议与往年不同,今年是换届的会议,要选举国家领导人,谁当主席、谁当总理、谁当人大委员长和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我国新闻界同行在新闻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访会议上领导人的八次记者招待会的电视直播、“对话报道”的尝试,以及一些批评性报道的突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问题,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新华社部分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对新闻改革都有一种迫切感。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舆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报道如不进行深入改革,就难以和新形势相适应,就难以很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会上发言涉及新闻时效、新闻如何成为同国内外人民群众对话的重要渠道、如何运用批评武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内外并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将这些发言摘要发表,旨在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卫平 《声屏世界》2006,(10):58-58
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传媒中,会议新闻报道大都只是宣传,而无报道。宣传的理念是让事实依附于“宣传口径”,主题先行;而与此相对应的报道理念是让“事实”成为传播的主体。要深化对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首先必须了解会议的新闻价值在哪里。事实上,程式化的会议动态与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着眼点是会议,后者的报道重心是会议透露的最新信息,是能够满足受众的一种需求。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广大受众是欢迎的,愿意接受和了解,也是有需求的。改革会议新闻报道,就是要减少程式化的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改革会议新闻不…  相似文献   

16.
在“两会”新闻学的门槛上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副组长朱承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新闻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两会”新闻组于3月21日邀集首都一些新闻单位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总结。各单位在会上汇报的重点,是报道怎样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7.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新闻立法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认真的研究、论证。去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共有95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此提出立法议案。制定新闻法的问题一直受到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将新闻法列入立法规划,有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小组,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论证。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也提出抓紧新闻立法工作。在去年3月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李成博等32位代表、郜彦茹等32位代表、南振中等31位代表分别联名提出了关于建议制定新闻舆论法及新闻舆论监督法的议案,得到了全国人大教…  相似文献   

18.
从3月3日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开幕到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人民大会堂里几乎天天都有新闻,或举行大会。或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如何从这些程序化的公共新闻源中找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相信与会的各路记者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作为首次采访人大会议的记者,我按新闻规律对此类报道做了一些探寻,并略有所获。现把它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一)大约一年前,七届人大与七届政协一次会议的报道在“新闻圈”中掀起一股不小的波澜。人们为报纸竟能有如此大的作为惊讶不已,“两会”报道的参与者也纷纷撰文向同行们推荐观感,仿佛新闻改革已射出一缕光芒。就在这样的场面中,一位同事向我说道:“热闹过后,一切照旧。”我当时觉得这断言未免老于世故,因为尽管新闻改革步履维艰,总还是缓缓前行,可是,今天时局的走势竟然应了这断言。兴高彩烈的  相似文献   

20.
会议新闻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贯彻“三贴近”原则,做百姓爱看的新闻,更好地实现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新闻改革势在必行,而会议新闻改革更应加快和加大步伐。会议新闻要改革,但怎么改,一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要澄清几点错误理解;第二,要看到会议新闻改革取得的成绩;第三,总结经验,探索今后会议新闻改革的方向。一、需要澄清的几点错误理解1.“会议新闻”绝不单单是对会议本身的报道。现在会议多,会议材料更多,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有关材料加以摘录、拼接、改造,仅仅能算作一篇“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