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书始于《皇览》已是学界共识,但学术界对于类书渊源的探讨却从未停止,主要有类书源出“杂家”说,类书源出《尔雅》说,类书源出“赋”说等观点.纵观关于类书渊源的诸多观点,我们可以发现类书的渊源并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类书的产生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 《皇览》,是类书之祖。王应麟《玉海》言: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建云台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腋,言集之者众也。《四库提要》卷一三五吴淑《事类赋》:类书始于《皇览》……众多文献皆说明了这一点。兹不赘述。然而,《皇览》是在怎样的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呢?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抑或是偶然?它的产生与当时的知识分子,即“士”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正是笔者切望探索的。一、个体觉醒——文的自觉——类书出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小资料     
类书 :古代加录若干或某一门类的资料 ,按照一定类目编排 ,以便寻检和征引的一种工具书。特别为“辑录群书 ,以类相从”,故名类书。中国第一部类书是三国魏文帝时的《皇览》,以后各代均有编修。类书一般分为辑录各类资料的百科性类书和专录一类资料的专科性类书。类书大多按类编排 ,另有少数按韵编排。对于查找辞藻典故、诗赋文章、史事掌故、名物制度及辑录佚文、校勘古籍等 ,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类事类书 :类书的一种。汇集古籍中人文和自然科学及其他有关资料 ,按照一定方法分类编辑成册 ,可供考订事物发生发展和变革源流之用的类书。如《…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的类书起源很早,《三国志·文帝纪》中记有“……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几千余篇,号曰《皇览》。”这当是其发端。南北朝时已有发展,隋代的《北堂书钞》,唐代的《艺文类聚》已有较高水平。宋代目录学家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中已有“类书类”。可见宋代时已有较多的类书撰成。宋代类书,数量多、类型全,《册府元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册府元龟》一千卷,字数达940万。宋真宗(赵恒)因他父亲宋太宗时编有《太平御览》等类书,于是在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九月命王钦若、杨亿等人负责新编一部类书,初名《历代君臣事迹》。  相似文献   

5.
论古代类书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类书始于何时,尚有诸多说法。作者归纳,分析了各家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类书应起源于三国时期编纂的《皇览》一书。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些论著里,对类书的性质是存在着不同看法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类书和百科全书是同一性质的工具书”。“我国类书从内容、体例、功用以及它在古典目录学中的位置,都可说明它与百科全书性质是相同的。①“我国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而我国现代百科全书就是我国类书的继承和发展。”②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类书“实际上跟现代百科全书是两码事。”③或者认为类书是“兼‘百科全书’与‘资料汇编’两者而有之。”④有人在其论文题目中就把《古今图书集成》称为“古籍资料类编。”⑤这与一些常引用外国人所赋予该书的“康熙百科全书”称号正好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7.
外国百科谈我国类书我国的类书一向被外国学者视为古代的百科全书。外国许多百科全书都在“百科全书”条目中谈到中国的类书。讲得最系统的要算日本的《平凡社大百科事典》,而提到中国类书种类最多的是新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前者在介绍中国百科全书时还分设“类书起源”、“类书世界”、“类书与百科全书”等节,系统论述了中国类书的性质、渊源、分野和特点。谈及类书渊源时还提及《吕氏春秋》、《淮南子》和《尔雅》等书,且简要地介绍了南梁之《华林遍略》、北魏之《修文殿御览》、隋之《北堂书钞》、唐之《艺文类聚》、《初学记》、明之《三才图会》等类  相似文献   

8.
明清类书的兴盛与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书是我国古代按照事类抄集材料的书,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知识,所谓“区分胪列,靡所不载”(《藏海》李桓序);“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陈梦雷《上诚亲王汇编应》)。它具有百科全书的某些特点,但不是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编辑类书的传统,历史上出版过大小类书四百多种,在我国古代出版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编纂类书起始于三国魏,衰亡于清末民初。明清两代,是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类书的出现,把我  相似文献   

9.
书名是了解一本书的窗口。作为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懂点书名知识,本文介绍一下类书和丛书的命名方法。类书的书名类书悬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检索的一种工具书。类书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国的时候,魏国缪袭、王象等人就奉敕编纂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类书--《皇览》。唐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治学的需要,类书  相似文献   

10.
具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的类书,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是考经证史,检索和整理古籍的重要工具。文章详细介绍宋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的辑录目的、编辑人员、收录来源;并详述这四大类书的优点以及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清代第一大类书——述评《古今图书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图书集成》(下文简称《集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最大的类书,诚如康有为所说:“《古今图书集成》为清朝第一大书,将以轶宋之《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文苑英华》,而与日月之《永乐大典》竟宏富者。”康熙年间,编有《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康熙字典》、《韵府拾遗》、《骈字类编》、《子史精华》、《分类字锦》等属于类书的巨著。而《古  相似文献   

12.
类书是不是百科全书古罗马瓦洛和普里尼等人的那些并不以“百科全书”为名的著作,一直被认定为西方古代的百科全书。那么,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不是百科全书?外国研究百科全书历史的学者回答是肯定的;我国学者的回答则不尽是一个声音,或不完全肯定,或肯定得有点犹豫。这不奇怪,因问题提得有点含混。第一,将近1800年来,中国历代的类书汗牛充栋,门类繁杂。近人大概区分一下,已有10门(邓嗣禹编《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  相似文献   

13.
类书考略     
类书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但对于类书是什么?古今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或称之为工具书之一种,或称之为百科全书之一类,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类书应该是古籍中辑录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知识性的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14.
唐代以前诗歌除《诗经》、《楚辞》、《文选》、《玉台新咏》等总集以及极少几部别集保存一部分外,绝大部分已经散佚了。有些作家的诗,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中,往往已经删节,并非全文;至于像《北堂书钞》等类书以及李善《文选》注之类的书,所引佚文更是只言片语。大规模系统地辑校先唐诗歌,这项工作始于明代。冯惟讷《古诗纪》为其中翘楚。该书“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四库提要》),为后来整理唐代以前诗歌奠定了基础。但草创殊难,真伪错杂其间,牴牾舛漏之处,确实不少,故清初冯舒著《诗纪匡谬》用以拾遗补阙。晚清杨守敬又  相似文献   

15.
何跞 《图书馆学刊》2014,(3):126-128
《四库全书总目·类书》体现着清人对类书的学理认识.考察类书在内容上“兼收四部”“专考一事”与在形式上的自成体例,其在经史子集中独关子部集部而无关经史所体现的“事”“文”属性,以及其对社会各层人群的不同使用价值,从这3个方面可以大致窥见类书不同于其他四部书籍的殊性特质.  相似文献   

16.
《世界出版概观》林穗芳撰写的《美国出版业概况》文中有1988年各类美国图书出版种数及所占比例的资料,它将图书分为23类。我在美国查到美国出版社按出书学科门类划分的资料。分类比较细,共分110类。按110类列举出版社家数太烦琐了。现按21类将出版社家数报道如下(一家出版社可以出好几类书,不是一家出版社出一类书):  相似文献   

17.
《艺文类聚》改变了以往类书“事”和“文”分别辑录的做法,创造了事文合璧的新体制。这种新体制的创立,是对前代“专取其文”的类书和“直书其事”的类书的编纂经验的借鉴、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类书     
《出版史料》2004,(1):128-128
日本的类书始于平安时代源顺所编的《和(倭)名类聚抄》(934年)。日本的学术和文化都受唐代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类书自然也传到日本。日本的类书源于中国殆无疑义,这一点也为日本学术界所承认。《和(倭)名类聚抄》原为10卷,后来又有人补编10卷。全书内容分为天地、人  相似文献   

19.
时红明 《兰台世界》2007,(11S):62-63
鲁迅对明清两朝的类书评价不高.但《永乐大典》却是他使甩较多的一种类书。《鲁迅日记》1913年11月4日记有“得二弟所寄书一本,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1932年鲁迅手订《译著书目》时,在“译著之外,又有所校勘”栏下录有“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分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岭表录异》是部记述广东地区风土物产、天文地理、花草虫鱼的地方志书.为唐刘恂撰,早已失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清代所编类书,大都集中于雍正以前。乾嘉时代朴学兴起,士大夫均以类书为鄙陋之学,因而类书的编纂从此便一落千丈。《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体兴,而操觚者易于检寻,注书者利于剽窃,辗转稗贩,实学颇荒”。此论虽未必全面公允,但大抵可见当时人对类书的态度。既便如此,在雍正前,清代所编辑的几本类书还是颇具特色和影响的。清代类书主要以《古今图书集成》为代表,另外主要还有《渊鉴类函》、《子史精华》、《格致镜原》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