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4年3月17日,天文学家宣布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现了B模式偏振。根据暴胀宇宙学模型的预言,B模式偏振是宇宙诞生之初产生的原初引力波留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特殊痕迹。引力波作为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至今没有得到确证,这一发现是引力波理论提出以来关于引力波存在的最重要证据。同时,这一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和暴胀理论,或对今后宇宙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则不爆炸的爆炸性新闻天文学家们最近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个空洞是如此之大,它的直径将近三亿光年,足以容纳下2000个“中等”大小的星系。这个发现对老百姓来说,可算是一则爆炸性新闻,但对天文学家来说,却是意料之中,一点都不具备“爆炸性”,因为他们早已知道:也许宇宙就是一个多孔的怪物!早在1976年,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就曾断言,在星系分布上有可能存在“间断”或“断头”。也就是说,宇宙中存在着“空洞”。前苏联科学家还预测,宇宙中存在这样的“空洞”不下十个,这些“空洞”最终使得宇宙形成一个多孔…  相似文献   

3.
马爱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I0001-I0001
<正>[导读]宇宙学研究团队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早期宇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科技日报讯(记者马爱平)7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夏俊卿、副研究员李虹、研究员张新民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蔡一夫组成的宇宙学研究团队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早期宇宙研  相似文献   

4.
宇宙均匀吗     
<正>天文学家原本以为,宇宙从大尺度上看是均匀的。但是随着巨大空洞和邪恶轴心的发现,他们开始怀疑,宇宙也许并不均匀,而暗能量也许并不存在。宇宙中物质的分布是否是均匀的?乍一听这个问题,你肯定会说"当然不均匀"!恒星和气体都聚集在一个一个星系中,而且在更大的尺度上,也存在着聚集了众多星系的星系团和几乎空无一物的宇宙空洞。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几个和哈勃常数与宇宙学常数、宇宙物质密度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密切相关的无量纲数值,并进一步通过引入一些数物理学基本常数,再经由相关的数值计算得到几个经验公式,试图以此来说明哈勃常数与宇宙学常数、宇宙物质密度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彼此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星系退行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事实使人们了解,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着 接着,人们自然会对下面的问题感兴趣:我们的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还是,它将来会停下来?…… 本文想说明,现有的观测事实已经能够清楚表明,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引力束缚态,它不会永远膨胀下去 自从1965年A.A.Penzias和R.W.Wilson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三十多年来,人们的多次观测进一步证实背景辐射的两个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7.
欧洲航天局3月21日在其巴黎总部公布了根据“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传回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幅迄今最精确的反映宇宙诞生初期情形的全景图几近完美地验证了宇宙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4-I0014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整个宇宙充满着恒星光线,但科学家之前未曾观测到。星系中每颗恒星都释放着光芒,同时,这些光线仍在宇宙中穿行。目前,一支研究小组首次观测到正在穿行的恒星光线。宇宙包含着新诞生恒星和远古恒星释放的光量子,它们环绕着河外背景光(EBL),与宇宙微波背景(CMB)类似,EBL对于宇宙测量数据是至关重要的。近期,阿尔贝托一多明格斯和研究同事测量了该背景光线,显示了过去50亿年里宇宙河外背景光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宇航局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约翰·马瑟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利用COBE(宇宙微波背景探索者)卫星进行的非常细致的观测,被誉为现代宇宙论发展成一门精密科学的起点。首次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在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阿罗·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为此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起初曾将这种辐射误为是自己的接收机上不相关的噪声(实际上,宇…  相似文献   

10.
大师的悲哀     
1964年,美国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霍尔摩德尔市组建实验室,开始全力研究与宇宙大爆炸有关的微波背景辐射.就在两人雄心勃勃研究的过程中,在霍尔摩德尔市的另一端——五十公里外的普林斯顿大学里,著名天文学家罗伯特·迪克正带领他的小组,也在为寻找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背景辐射而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宇宙有限还是无限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最近,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尼什与其同行们近日对宇宙直径做出了新的评估:1560亿光年。科学家们在这项新的研究工作中对宇宙微波环境内微弱的振动进行了缜密的分析研究,而正是这种微波环境给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关宇宙结构的信息。科学家们从事此项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到所谓的“镜室”存在的标志,而所谓的“镜室”则只是一个解释宇宙结构假想的比喻而已。现代宇宙认识论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其内部空间也是封闭的,穿越宇宙的光最终还是要回到光源,就好似光线在一个装…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表了最新的微波宇宙全图,初步的分析显示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第一代的恒星约在大爆炸后2亿年开始发光。这些新的观测结果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早期的宇宙面貌。宇宙在“婴儿期”时,光子和物质是结合在一起,满宇宙一片黑暗。直到宇宙大爆炸之后约30万年,宇宙降温,光子摆脱物质的束缚发散出来,宇宙各处的星球开始发光。随着宇宙的膨胀,一部分光子转变为微波,天文学家测量这些宇宙微波后绘出宇宙微波背景图。之所以被称为“背景图”,是因为观察者不论往哪一方向看,皆可侦测到微波的存在。这张新的微波宇宙全图是美国…  相似文献   

13.
科苑 《金秋科苑》2012,(8):48-48
早在1948年,前苏联物理学家伽莫夫曾经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高达100亿度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他甚至预言,这次爆炸至今仍残留着大约10K(K为宇宙绝对温度单位,3K相当于零下270摄氏度)的余热,成为微波背景辐射。伽莫夫预言的宇宙背景辐射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2,(8):48
早在1948年,前苏联物理学家伽莫夫曾经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高达100亿度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他甚至预言,这次爆炸至今仍残留着大约10K(K为宇宙绝对温度单位,3K相当于零下270摄氏度)的余热,成为微波背景辐射。伽莫夫预言的宇宙背景辐射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15.
胡德良 《知识窗》2007,(11):56-56
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空洞.使其他任何空洞相形见绌,这一发现使天文学家们大为吃惊。  相似文献   

16.
在宇宙间,没有一种天体比黑洞更能说明引力的成势了。黑洞不是黑的,也不是一个空洞,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天体。在很多有关黑洞的介绍章中,它往往被描写得非常可怕。黑洞之所以能在宇宙中“横行霸道”,是因为它拥有强到连光都不能逃脱的引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革新》2014,(5):49-49
不久前,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约翰·科瓦克对外宣布,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南极望远镜BICEP2,该中心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找到了引力波存在的证据。这一发现成为宇宙暴涨理论的第一个直接证据。证实广义相对论和宇宙暴涨论原初引力波的发现,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赵文长期从事宇宙原初引力波理论研究及其探测,将在我国建在建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中负责宇宙原初引力波等探测。  相似文献   

18.
白木  周洁 《科学中国》2006,(6):62-63
在大爆炸中诞生 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正是大爆炸产生了包括时间、空间和物质在内的所有一切。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们找到了宇宙起源的一些直接证据。1965年,贝尔实验室的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生之后,早期宇宙的信息已经丢失,因此观测“宇宙扰动”的最佳时期应该是恒星开始形成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甚至将无法窥探到这一宇宙时期,形成“视觉空洞”。  相似文献   

20.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以“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我们带回了宇宙形成的婴儿时代”为开场白时,许多在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