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秀花 《大观周刊》2012,(13):248-248
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新课程从最初的应试背景教学逐步转向自主创新学习,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同样需要改革,笔者根据多年生物教学经验,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反思,并把它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新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二、新课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三、新课程关注充分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四、新课程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相似文献   

2.
吴立平 《大观周刊》2011,(28):100-100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处理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为此,教师要自觉学习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冉阁东  张敏 《大观周刊》2012,(39):291-292
今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第十年,在今年10月份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著名学者对我国自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至今这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当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既有许多成功之处,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主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就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笔者认为课程内容呈现出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不满”的趋势.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性。同时,教材的更新也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让家长、教师、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编订教材、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课程经费保障机制等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新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范国文 《大观周刊》2012,(35):291-29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习负担真正的减轻下来,在现有条件下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五奇 《大观周刊》2012,(10):267-267
新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创新与突破,而新课程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课程,能否顺利完成新课程的要求,美术教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和基础美术素养,又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兼顾他们的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践的学习,取决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和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最终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对高中美术教师而言,新课程同样为其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理论技能,教学方式等。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也面临新课程的挑战,因此,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传授能力、教学工具的使用、科研和创新能力成为新课程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红 《大观周刊》2011,(49):73-73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吴玫 《大观周刊》2012,(23):150-150
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目标的制定,着眼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课程实施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课堂有效教学就成为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齐双会 《大观周刊》2012,(8):283-283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处处成了对话的课堂、阅读的课堂、讨论的课堂,所以我认为在新课程中的教学中要实现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激情、各种读书的基本技能和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索质,新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建军 《大观周刊》2012,(15):218-218
我们知道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使高中新课改实验成功.才能使数学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领悟真正的新课程改革精神.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实质是凸现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会学数学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并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听取专家讲解和名师的课堂示范.结合我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与同行们交流并真心听取大家的教悔.  相似文献   

10.
张连鳌 《大观周刊》2012,(28):295-295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对学生的培养,本文从学生学习品质形成培养、能力培养、探究精神的养成等三方面来论证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育与学生培养。  相似文献   

11.
董志先 《大观周刊》2012,(8):298-298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改革时代的历史教师,在经历了一轮新课程教学工作之后自己也有了一些认识。现在的历史教学目的和任务是素质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张朝侠 《大观周刊》2012,(26):150-15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备受关注。从根本上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现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最终在课堂,主阵地是课堂,主体是学生,关键是教师。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建立高效的课堂是学校需要优先考虑解决的重点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3.
陈红影 《大观周刊》2012,(2):176-176,175
新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掀起的新教育改革浪潮。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砺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大观周刊》2011,(16):152-152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美术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为。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盛云彬 《大观周刊》2012,(24):275-275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数学新课程在教学理念、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巨大冲击。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获得现代化社会普通成员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谭召永 《大观周刊》2012,(27):269-269,238
我们教师不能只知道教知识.要懂得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是本文要探讨的两个重要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如何上好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终端目的无疑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杨艳 《大观周刊》2012,(36):118-1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行为也在日益更新,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一言堂”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核心。现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本人对导学式教学法认识。  相似文献   

18.
黄伟 《大观周刊》2012,(44):317-317
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也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下面谈谈我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9.
王凤英 《大观周刊》2011,(50):113-113
新课程的实施,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过程。通过这种行动研究,把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所得的课程,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将新课程现实化、制度化,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从这个角度讲,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将是不完整的课程改革。因此,我们努力打造以唤起学生认知欲求和主体性、创造性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闫爱华 《大观周刊》2012,(12):268-268
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把新课程理念放在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