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以电影《集结号》的字幕翻译为素材,研究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试图分析该理论在指导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字幕翻译可以符合翻译目的和实际需求,发挥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柯锦煌 《新闻世界》2010,(6):215-216
本文从文本层面的"善"和"真"出发,对国产电视情景喜剧"喜剧不喜"的原因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只有回归电视本位和情景喜剧本位,才是电视情景喜剧令观众笑口常开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3.
梁素文 《出版广角》2015,(17):154-155
影视剧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主要分支,这种字幕不仅具有译文的主要特征,并且具有实用性。本文以美剧《摩登家族》为例,分析目的论视角下电视剧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促使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有利于文化传播。因而,字幕翻译研究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鸟瞰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技巧,希冀为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字幕成为最为重要的工具.相对于配音而言,字幕可以摆脱音节的束缚而专注于语义的传达,因此成为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翻译领域关注的重点.字幕翻译就是将源语言译成目标语言并置于屏幕下方,同时保持电影原声的过程.字幕翻译是语言转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源语言化、口语化、集中化的笔译.电影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种,所以它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当然字幕翻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简洁性、通俗性、广泛性、综合性和文化性.①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本土影视字幕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当下,国内观众对外语影视的需求持续走高,中国优秀影视内容的对外传播需求亦不断扩大,提升本土字幕研究数量与质量以服务字幕翻译实践的迫切性日益显现.在此语境下,学界有必要及时回顾国内影视字幕翻译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并为其发展建言.本研究旨在系统评述国内近二十年在字幕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不足,并对其后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内字幕翻译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影字幕翻译是随着外国电影引进中国而出现的,是世界文化经济碰撞的必然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工作,指出我国电影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视听翻译领域在无障碍传播理念的影响下涌现出一些新形式,全球化所带来的多语言性和多文化性,也促进了视听翻译形式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元化应用。文章以实时字幕、口述影像和声音字幕为例,探讨了这三种新加入到视听翻译领域的无障碍传播形式的定义、发展历程、制作过程和受众需求等。其中实时字幕不仅包括语种间字幕和同语种的听障者字幕,更多视听障碍者也在呼吁实时翻译的语种间听障者字幕的出现;口述影像作为一种新添加的叙事内容,不仅可以帮助视障观众"收听"影片和理解其内容,对更大范围的受众如老年人观影者等也很有帮助;声音字幕则是将外语电影中的对话或多语言电影中有规律出现的外语对话无障碍化,促进了视障观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外语产品和多语种产品也创造出了一种无障碍传播的整合方案——口述影像+翻译+声音字幕,以期帮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享受观影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伟 《青年记者》2017,(21):83-84
在网络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下,电影字幕翻译体现出了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其目的在于通过字幕翻译传达网络文化与流行文化,使电影能够被观众更好地接受.在这种倾向的作用下,当前的电影字幕翻译原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即更多的口语运用替代了一一对应翻译的原则.本文对于这种翻译倾向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并对如何适度把握电影字幕翻译娱乐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宇 《东南传播》2022,(4):61-64
电影作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字幕翻译质量在其海外接受度和认可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究电影字幕翻译的合理方式,本研究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为视阈,以国产电影《长津湖》为例,对该电影字幕的英文译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应当综合考虑角色说话时所处的各种模态环境,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提高译文质量,帮助国产电影成功“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实际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提出以《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语言文化传播的意义,接着从语言功能的传播、语言符号的传播、语言性质的传播三方面分析在《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里,是如何体现英语文化传播的,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与英语文化传播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中英文双语杂志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读者理解英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和现象提供帮助,也能够为双语杂志编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大观周刊》2011,(44):148-148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引进的国外影片和电视节目不断增多,字幕翻译作为影视翻译的一种主要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跨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几部著名英美影视剧的字幕翻译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情境喜剧又名情景喜剧,是由英文situation comedy或其缩写sitcom翻译而来。国内现在两种译名共用,专业文章多用前者,而媒体和电视业内多用后者。美国情景喜剧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形式表意系统,有其独特的制作体系和叙事策略。诸如《辛菲尔德》《成长的烦恼》以及《老友记》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经典作品,给不同时代的电视观众带来众多欢乐笑声。本文以近年来颇受观众欢迎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作为个案,分析美国情景系列喜剧的制作。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中的视频资源越来越丰富,为使读者能够快速地从海量的视频资料中找出想要的视频,并且准确地从视频中定位到想要的段落,文章根据讲座视频字幕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采用帧差法提取字幕文本,通过对字幕文本的识别,将检索词与视频内容联系起来,进而实现读者快速浏览并定位视频段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在线视频网站用户及点击量持续高速增长,外宣视频已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线视频网站的评论功能使读者可以给出直观的观后反馈,也为翻译读者接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本文通过Python工具对CGTN优兔频道热门视频评论进行抓取,研究外宣字幕翻译读者接受情况,以期促进外宣字幕翻译贴近观众期待,从而达到理想的国际宣传、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英语的普及,美剧已将阵地转向网络。如今电视台鲜有美剧播出,特别是曾在国内掀起观剧狂潮的中文配音的译制美剧,也已逐渐退出观众的视野。字幕翻译的美剧凭借其引进速度快、翻译灵活、保留影视原声等优势迅速占领受众市场。本文通过对字幕及配音两方面的对比,着重对中文配音译制美剧由兴盛到萧条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佳优 《今传媒》2020,(2):116-118
纪录片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字幕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有着重要意义。萧寒执导的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评分9. 4,获得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评委会特别雷米奖,第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世界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及故宫文物的原始状态,其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张德禄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为指导,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表达层面分别对此片字幕翻译进行示例分析,探究各个模态是怎样相互配合诠释出纪录片的整体含义,有助于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故宫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要讨论的是国际音像传播中不同类型的翻译,主要是针对配音和加字幕这两种目前争论较多的形式进行评价。通过国外的研究和实验来提出影视翻译现状的两难境地,期待影视技术和翻译理论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韦健 《兰台世界》2012,(19):55-56
鲁迅的文学事业应该说是从翻译和介绍外国作品开始的。从1906年与周作人《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开始,直到鲁迅离世前对果戈理《死魂灵》的翻译,几乎一生的时间从未停止翻译活动。但鲁迅先生的作品翻译在研究界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学翻译是从原有文本到翻译文本的直接文本形式转换,制约着对鲁迅翻译作品的传播和研究。从《域外小说集》最初刊印的数量来看,仅有  相似文献   

20.
杨洪涛 《现代传播》2015,37(2):89-94
中国情景喜剧已经诞生20年,走过了探索期、拓展期和转型期。情景喜剧是一种以电视化的方式再现虚拟真实生活中幽默一面的轻喜剧。情景喜剧用以小搏大的主题呈现、闭合式的剧集结构、扁平化的人物塑造和简约的视听语言将幽默和欢笑挥洒荧屏。中国情景喜剧在创作理念和市场机制层面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要走出一条本土化的创作道路,才能迎来中国情景喜剧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