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丽萍 《大观周刊》2011,(41):154-154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爱说好动.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深刻领悟到数学的奥妙,如果一开始孩子就在数学学习中遭遇重重挫折.势必会减弱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柏拉图认为:游戏可以引导出孩子的学习天性.因此主张以游戏方式教育下一代。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在数学课中,教师有意识地穿插游戏活动。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快乐的数学学习氛围中。  相似文献   

2.
韩璐蔓 《大观周刊》2013,(8):157-157
爱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喜爱的和基本的活动,它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朱碧颖 《大观周刊》2012,(50):303-303,298
著名学者郑尚在《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文中写道.“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是在游戏之中的的教育……因为在游戏活动中,参与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其情感、其个性、其智能都能得到全面自然的展现。全面的发展。”既然是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游戏确实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它可调节学生的注意力的分配.活跃课堂气氛.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马海静 《大观周刊》2012,(22):172-172
孩子们天性好玩.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游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儿童的线索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游戏与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计算机游戏 较早对于“游戏”的定义是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的人》,他对游戏的定义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所有活动。他认为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是最自由、最能发挥自我的,游戏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后来。曼弗雷德·艾根等对游戏的定义又做了修正。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自然现象.一半来自人的需要,一半来自自然的巧合。席勒提出的游戏论则认为:“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  相似文献   

6.
金顺朝 《大观周刊》2013,(1):240-240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因此采取寻活多样的形式,“教”与“玩”结合,寓教于玩,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一、“教”与“玩”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敏 《大观周刊》2012,(38):300-300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基本的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能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而且能在唱唱、跳跳、玩玩和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音乐。  相似文献   

8.
木兰 《大观周刊》2012,(1):160-160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的规则。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合作互动、创造性生活,结合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的特点。我选择了“音乐游戏”为切入点在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游戏最容易被幼儿接受,喜爱,是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及音乐感受力,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挖掘幼儿潜能的基础上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乔志峰 《声屏世界》2009,(11):69-69
如今,诸家电视台都暗中在娱乐节目上较劲,甚至都不约而同地打上了“快乐”或者“益智”的标签。“快乐”与否,置身其外难作判断,现场的观众倒是很快地都“乐”了起来。而是否“益智”,一般的观众都应该有发言权的。所谓益智,无非是这类节目大都以“益智游戏”贯穿始终,那么其间的“益智游戏”又都是些什么货色呢?  相似文献   

10.
李林 《大观周刊》2011,(20):150-150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11,(5):12-12
相信拥有智能手机用户应该都玩过“愤怒的小鸟”,这在全球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情况。实际上,推出“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仅仅一年多时间,但是这一年发展得非常快,不管到哪里,都能发现人们都在玩这个游戏,“愤怒的小鸟”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牌了。  相似文献   

12.
“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码是2478。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丛飞都是这样亮出自己的“名片”。  相似文献   

13.
聚沙成塔是流行于古代儿童之中的一种游戏,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有对此项游戏的文字和图像记载,对其进行考证可丰富人们对此项游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陈功志 《大观周刊》2012,(38):292-292
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选择与运用游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声屏世界》2009,(6):68-69
如今,多家电视台都暗中在娱乐节目上较劲,甚至都不约而同地打上了“快乐”或者“益智”的标签。“快乐”与否,置身其外难作判断,现场的观众倒是很“快”地都“乐”了起来,而是否“益智”,最有发言权的恐怕还是观众。且看这类将“益智游戏”贯穿始终节目是如何“益智”的。  相似文献   

16.
《战国英雄》的游戏画面.在同类型的游戏当中属于“佼佼者”。通过精细且古朴的美术制作,游戏逼真的虚拟出泱泱神州多种特色地形地貌.巍峨的城池、丘壑的平川、广袤的原野,以及宏伟的宫殿让玩者可以从视觉上感受丰富细腻的游戏世界。在视觉效果上极大增强了国人自主研发游戏的深层文化底蕴。此外天气变化在游戏世界中真实的再现日夜交替.风雷变幻.带给玩家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7.
王一XlZ 《大观周刊》2012,(38):275-275
“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游戏教学正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学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艺术,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良好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让整堂课充满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授课过程师生都处于一个愉悦、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姚令 《大观周刊》2012,(40):181-182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中内因优于外因,快乐学学习将使学习事半功倍。快乐无处不在,学习也是如此,儿童其实是寻求快乐学习的高手。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他们为主体,以他们的发展为本,让他们能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巨大热情。鉴于以上认识,在实践中,我进行了”快乐学习”的阅读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9.
刘克 《大观周刊》2011,(38):179-179
一次又一次的小学生自杀事件,已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前不久的阜南两名小学女生的服毒事件再一次对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小学体育教育涉及到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各方面的活动情况。因此,小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心理表现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突出。而小学体育阶段,体育游戏活动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实施挫折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体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体育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怎样让幼儿对体育游戏感兴趣从而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