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阮灼华 《大观周刊》2012,(22):165-165,163
从近年中考改革来看.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从这个形趋势来看.利用“探究法”组织教学是很必要的了。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我让“探究法”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启发学生探究、内化。  相似文献   

2.
谌其开 《大观周刊》2012,(51):260-260
近些年来,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较典型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模式;江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模式,他们都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把主角交给学生,教师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蔡回勋 《大观周刊》2011,(14):152-152
课堂是学生自我成功的天堂。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就本人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田景高  梁双 《大观周刊》2012,(18):243-24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翟晓慧 《大观周刊》2012,(28):218-218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45分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科学有序地组织好课堂教学,预设好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彻底摈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高效课堂”实施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会学、学会。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高效呢?几年来.我把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这种理解渗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渐渐的也有了一些感悟和想法,并进行了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6.
曹银苹 《大观周刊》2012,(15):132-132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尝试建立的“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7.
李海涛 《大观周刊》2012,(43):296-296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堂教学中提得最亮的口号。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探究新知,不断进取,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才能促进数学成绩的全面提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姜莉 《大观周刊》2011,(43):104-104,84
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把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9.
孙红 《大观周刊》2011,(28):162-162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教育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又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协调好时间与时效之间的矛盾.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有思考、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亚青 《大观周刊》2013,(5):166-166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万力 《大观周刊》2012,(27):243-243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在于课堂教学.在于各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形成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过程中得到提高。我根据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将自己的几点体会和感悟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2.
曾宪柱 《大观周刊》2013,(11):222-222
语文教学的改革.近几年来步子迈得很大.但前几年单纯地强调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观念对一线教师的影响可渭深人人心。因此、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蒋志美 《大观周刊》2011,(18):143-14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当今这个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仅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仅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师应该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现代教育的呼唤.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14.
黄亿斌 《大观周刊》2012,(1):157-157
中学物理教学与改革形式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重点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浅议。  相似文献   

15.
郭淑华 《大观周刊》2011,(28):42-42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6.
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教与学的环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为了顺应这种转变,教师必须掌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同时,还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思想和方法,用于指导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李登会 《大观周刊》2012,(21):227-22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由以前的“主角”变成“导演”,  相似文献   

18.
网络辅助教学(NAI)是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网络辅助教学支撑平台设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基于NAI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指出教学实践中需要把NAI与其它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振西 《大观周刊》2013,(6):204-204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做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分层进行,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主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从以下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晓琴 《大观周刊》2012,(51):267-267
把当前的电脑技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意义: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