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师者的幸福在哪里?有人说,它在家长满意的笑容中;有人说,它在领导的赞扬中;也有人说,它在同伴的互助中……但我认为,师者最大的幸福在于学生,学生快乐成长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呢?我想,也许教师的幸福就藏在了教育学生的点滴小事中。一、师者幸福,发现优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说得好,每个人都会犯一些  相似文献   

2.
快乐与不快乐是幼儿最常见的情绪体验。快乐使人健康,使人学会爱,许多美好的情感都与快乐相联。培养幼儿的快乐情感,是爱的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幼儿有吃、有穿、有玩、有学,但是否都快乐呢?事实并非如此,请看下列事实。场景一: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馨馨独自坐在旁边,默默地一言不发,老师问:“你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呢?”她说:“我没有朋友,我想我的方老师(以前幼儿园的老师)!”场景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进行着游戏活动。一个孩子说:“老师,小军来了。”老师推开门,发现了哭泣的小军,问:“小军怎么啦?”“我不想上幼儿园,小宇不和我做…  相似文献   

3.
要讲快乐课堂,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是快乐课堂。字典上对“快乐”的解释是:感到幸福或满意。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只要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幸福或满意,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快乐课堂。作为老师,一堂课下来,我们的快乐点在哪里?答案是:在学生身上。学生学得好了,表现优秀,我们当老师的也就快乐了、幸福了、有成就感了,就算是口干舌燥、  相似文献   

4.
幸福品质     
初秋的一天,我带领全班58名学生去参观“大棚村”。那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我们步行一小时才到达。第二天,我检查学生的日记时发现:有52人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思,很开心;有6人认为这次活动没有意思,很辛苦。同样的活动,同样的经历,为什么孩子们的感受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这是由人的幸福品质的差异造成的。幸福品质是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是从内心深处激发的一种自寻幸福的本能。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幸福品质,就比较容易获得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如果一个人的幸福品质很差,就会更容易感受痛苦。那么,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幸福品质呢?1.“比”…  相似文献   

5.
我所在的幼儿园,属厂矿企业单位,新年老师是和孩子们一起过的。   新年这一天,我班于旺小朋友早早来到了幼儿园,很有礼貌地问了老师新年好,然后忽匆匆地从口袋里抓出一把五颜六色的水果糖,什么也不说,就塞给了老师。我连忙说:“老师不要你的糖,谢谢你于旺。”孩子兴奋的脸因遭到老师的拒绝一下子失去了笑容。   过年了,孩子是幸福的、快乐的,想把这幸福和快乐与他最崇拜的老师分享,就用送糖果来表达这种情感。没想到,老师拒绝了,于是孩子难免会产生一些想法,为什么老师不接受我的糖呢 ?难道老师不喜欢我吗 ?我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诡辩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改口说:“干净人。”“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道。然后他再问:“如此看来,又是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米子评点:当我们被诡辩弄得无所适从的时候,为什么只会被动地跟着他人的思维去想问…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让学校里的人过得有快乐感。这话说来虽简单,却意味深长。教师和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差不多占了他们整个生活的一半。如果在学校过得快乐,他们的整个生活就是幸福的;如果在学校过得不快乐,他们的整个生活就是不幸的。为此,在希望我们学校的学生考试拿高分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让我们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过得幸福。其实,这两个目标是相关的,甚至相互包含:学生考试拿高分了,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幸福,否则他们不可能快乐;学生和老师幸福了,学生考试拿高分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否则他们也不太可能有好的学…  相似文献   

8.
教苑茶座     
幽默与漫画教师说吻一位大学教授给学生讲道:“古时候‘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一学生问:“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那么小品的‘品’是不是三个人在一起接吻?”教授正待发怒,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看‘品’还好解释,兵器的‘器’呢?是不是四个人在一起和狗接吻?”全班笑成一团,教授摔书而去。文明用语老师批阅小新的周记,周记里写道:“考试不及格,我说是爸爸遗传造成的,爸爸骂我‘嘣嘣’!”“嘣嘣”究竟是什么意思?老师大伤脑筋,于是把小新找来问。小新说:“老师让我们文明用词,写‘放屁’不太文明,所以用了‘嘣嘣’替代。”…  相似文献   

9.
牛吃草     
《新作文》2006,(11)
向美术老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牛吃草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让山区的孩子到北京看看。”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如是说。“幸福就是农村的孩子都能上学,都能上大学。”一位农村老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一位年轻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懂得教育的规律,掌握教育的艺术。”一位专家型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拥有学生真诚的爱。”一位退休教师如是说。“幸福是上帝恩赐每一个人趋于无限的感受。”哲学家如是说。……毫无疑问,无论你是农村的老师,还是城市的老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感受,你…  相似文献   

11.
老师经常对同学们讲:你们要日行一善啊。什么是日行一善呢?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贝蒂最喜欢为海登嬷嬷慈善会收集善款。什么是善款呢?就是用来帮助别人的钱。捐善款的都是些很可爱的人,有时是一对快乐的恋人,他们在捐了钱以后会"笃"的一下,互相接个吻;有时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诡辨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相似文献   

13.
幸福很简单     
常常听同学们抱怨自己不幸福,甚至有的人还强调“一点也不”。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字典上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也可指“称心如意”。一看挺简单的,可为什么有的人抱怨得不到呢?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挺快乐、挺幸福的人。其实,我也生在农家,也有辛劳的双亲,辍学的姊妹……但我仍然感到幸福,因为我有亲朋,我有爱,足够了。我想,不是生活中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我觉得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寻找、去体会、去把握的,它可是不会主动去敲某人的感性之门的。幸福,很简单。它是严冬清晨腹中饥饿时,一杯暖暖的豆浆所带来的唇齿…  相似文献   

14.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作为人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是快乐的传播者,能够把快乐带给别人也会让自己更加快乐,快乐的人是幸福的人。快乐和幸福本质上是相同的,那么教师如何追求快乐和幸福呢?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一家儿童报的记者到马小跳他们班来调查,调查他们的童年是否快乐。结果,从交上去的调查表统计出,全班有近一半的学生不快乐。“怎么会呢?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不快乐?”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然出乎秦老师的预料。她有点震惊,也有点内疚,有那么多孩子感到不快乐,她作为老师,是有责任的。秦老师很着急,她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快乐,首先她得知道,哪些孩子是快乐的,哪些孩子是不快乐的。秦老师总是有办法的。她发给每个学生三张卡片:一张红色的,一张绿色的,一张黄色的。“这是心情卡。”秦老师说,“如果你今天的心情是快乐的,你就别上这个红色的…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什么     
一直以为幸福就是玻璃,掉在地上。碎了。然后有的人捡得多些,有的人捡得少些……其实不是,幸福是这样的:有只小狗问自己的妈妈,它说:“妈妈、妈妈,幸福是什么?它在哪里呢?”狗妈妈说:“孩子,幸福就是你的尾巴”。于是小狗每天都去追自己的尾巴……小狗总是这样很快乐很坚定地  相似文献   

17.
朱本双 《学子》2013,(1):72-73,81
一位58岁的普通乡村教师,坚守海拔高达1200米的高山学堂37个春秋;一所学校,12名学生,其中有9名留守儿童,3个年级一个"家";老师因学生快乐而幸福,学生因老师幸福而快乐,幸福和快乐撑起了这所高山之巅的十二人学堂。一、坚守高山学堂37载,因学生快乐而幸福9月12日,我前往竹山县宝丰镇马场教学点采访,上山的路并不轻松,仿佛"车行山峰上,人在画中游"。到了公路  相似文献   

18.
“腊八祭灶,年夜来到,女孩要花,男孩要炮,老大爷没得要,要了顶破草帽,老太婆看到,一巴掌扇掉。”每当想起这首民谣,就想起了儿时过春节的幸福、快乐时光。不知不觉中,春节就要到了,大街小巷、百货商店中“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年货一夜之间涌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是的,春节就要到了,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就要开始了。那么,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幸福、快乐地度过春节呢?  相似文献   

19.
周徐徐 《上海教育》2014,(34):80-8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心态和体验,幸福是没有标准的,当一位学生把学习当做快乐去享受的时候,学习是幸福的;当一位老师尽情挥洒教育智慧的时候,老师也是幸福的;拥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和这样的一群快乐学习的学生,课堂就是幸福的。在幸福语文课堂的构建上,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腊八祭灶,年夜来到,女孩要花,男孩要炮,老大爷没得要,要了顶破草帽,老太婆看到,一巴掌扇掉。”每当想起这首民谣,就想起了儿时过春节的幸福、快乐时光。不知不觉中,春节就要到了,大街小巷、百货商店中“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年货一夜之间涌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是的,春节就要到了,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就要开始了。那么,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幸福、快乐地度过春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