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由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的劳动对象和教师的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从业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使教师从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职业面临复杂的矛盾和困难.教师劳动过程的示范性和教化性,劳动任务的多元性和艰巨性,劳动目的的责任性和严格性,劳动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和自觉性,劳动属性具有的矫正性和社会性,给教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从业者面临"无限要求与有限能力"的深刻矛盾,职业倦怠和自律异化困扰着高校教师.  相似文献   

3.
冯波 《教育探索》2007,(2):80-8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迄今为止,教师具有的文化传递的基本职能没有变,但是教师的角色却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应该同时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变换角色,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下面,笔者就新一轮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具体内容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要大力发展教育,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以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书育人,即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教师优良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组织公民行为:教师职业特性的需要教师职业具有其他职业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为教育劳动具有劳动主体与工具的同一性,即教师本人既是劳动者又是教育教学的工具[1]。而学校组织是松散联结的系统,即教育组织内部的人员、机构间的联系呈现松散联结的特征[2]。这便要求教师具有自觉和自律的德性,而组织公民行为正是教师自觉和自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把教师的劳动归类于脑力劳动,是人们基本接受的一种提法,可能是基于以下认识:一是依据对劳动的分类,劳动就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其中以消耗脑力为主,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为脑力劳动。二是依据教师的身份,因为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依靠头脑工作的。所以,把教师的工作归类于脑力劳动比归类于体力劳动就有勉强的理由了。然而,教师的劳动果真是以消耗脑力为主吗?其劳动产品能叫精神财富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自古以来对教师职业的经典概括。但是,“传道、授业、解惑”仅道出了教师职业的内容和目的,而没有…  相似文献   

7.
林丹 《教育发展研究》2007,29(12):46-50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事实上,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还需要一个基本前提--教学欲望.教学欲望与教师自身教育经历、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然而,"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目前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达成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三尺讲台"是教师职业的象征.讲台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工作的平台.提及讲台就容易想到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俨然是一个"传教士".笔者认为,给教师这样的界定是不全面的.尤其是随着社会时代发展与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将越来越博大、丰富.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三尺讲台"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平台,应该是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舞台.因此,时代呼唤"三尺讲台"改为"人生舞台".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自己辛苦的劳动为年轻一代"传道"、"授业"、"解惑",使之能继承、发扬前人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言行,往往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强调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特殊的劳动者。教师劳动的根本特点是育人性。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和自觉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的本质是育人,教帅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具体地说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洁 《教书育人》2003,(2):32-33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在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进展,还间接负担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任.但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中,教师承担的常常只是知识传播者的身份,即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教师从哪里起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师不仅是职业、专业,更是一个崇高的事业.大学新教师应具有称职的师德和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并以此作为教师职业的"底线"和"生命线".新教师要了解作为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职能中的自由度及其成长发展的逻辑起点,应认识到大学教师的文化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而有自知之明,进而明确目标和培养自身的能力,在融入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个人风格.因此新教师应从进教室、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开始,学习、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适合于本职业特点的各种独特的职业道德.教师以从事教育为职业,教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千秋伟业.教师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劳动中的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等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劳动较之其他职业活动.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有着特殊的社会职能.教师培育人才的劳动,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感化人的高尚品德.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使学生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不受有害思想的毒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具有崇高的思想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道德既是教师的职业劳动中引出来.受着教师职业劳动所制约.并反作用于教师和职业劳动.  相似文献   

15.
唐代韩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定位,虽是传统师道观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但在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当代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有三项是针对教师职业特定性的基本能力。"传道"对应的是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授业"对应的是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解惑"对应的是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三大能力,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与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自古以来,人们用了许多不同的比喻来赞美和讴歌教师的伟大与荣光。但与此同时,现代教师的职业认同危机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劳动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从事教师职业劳动的必要条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充分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特点的基础上,谈谈新时期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强化师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由教师所从事教育劳动的独特性以及教师所肩负的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神圣职责所…  相似文献   

18.
构建适合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首先从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系统阐述了劳动、劳动力、劳动者、劳动价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基本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了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教师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即当期薪酬制度和延期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9.
龚兵  王丛丛 《中国教师》2013,(17):46-49
教师是一种职业。对于从事该职业的群体,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时代的框架下,如何缓解生存的压力,如何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自身使命,如何实现自由、自主,教师在变换的历史时空中,体验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也带动教师职业向前发展。一、早期教师的个体化生存教师伴随教育活动的产生而出现。近代教育制度形成以前,教师职业缺乏外部支持和保障,教师体验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角色及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职业劳动,一般说来,具有示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艰苦性等特点。劳动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劳动的过程有着师生相互作用这一特殊形式,劳动内容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劳动性质属于脑力劳动。总之,教师的职业劳动具有工作目标的培养性,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工作过程的集体性,工作绩效的长期性等特点。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扮演多种角色。笔者认为,教师应扮演好以下六种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