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玉明 《新闻窗》2008,(2):66-68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电视新闻样式,体现了电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它实际上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由于民生新闻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反映百姓愿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广大传媒业的青睐,也引起了广大受众和传媒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民生新闻的提升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针对民生新闻品质的提升提出两种实现途径,简要地分析了民生新闻品质提升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满 《新闻窗》2014,(1):82-83
当前,对于民生新闻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概念。但大多数人都将民生新闻看作是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真实生活,表达人民群众诉求,以人民群众为关注焦点的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民生无小事”,昕以民生新闻以其自身的特色,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4.
王则军 《新闻窗》2008,(6):95-96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闻样式,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平民化趋势。县级报纸作为党在基层的新闻舆论工具,更应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策划组织传播好反映百姓愿望和情感,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难的民生新闻,为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新闻和内容贴近生活,选题平民化,以平民视角,从广大普通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以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的一种新闻形式。随着民生新闻发展,其弊端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田晓 《新闻窗》2007,(1):111-111,89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近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写出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媒体利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对民生新闻进行报道,掀起了  相似文献   

7.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新闻的生命之源。围绕这一原则,当前,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从而在新闻媒体形成了民生新闻热潮。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新闻改革的成功尝试,因此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媒体把关注老百姓生活理解为对民生市井、日常琐事的关注,甚至将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严格划分开来。笔者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8.
陈丽 《新闻窗》2013,(1):42-43
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是现今活跃在各大报纸和电视栏目中的两种不同的新闻类别,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出现社会新闻,现在,社会新闻一直是都市报、晚报青睐的新闻类型。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中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稳定、分配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作为民生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体的民生新闻也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9.
价值提升是民生新闻的下一级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新闻不同,也不是一种新闻体裁或新闻报道方式。我们倾向于认为民生新闻的界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新闻媒介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包涵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和民生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领域,民生新闻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  相似文献   

11.
于涛 《新闻传播》2010,(4):91-91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被提出并运用,必然对传统新闻有一定的颠覆。在此,本人仅就民生新闻的写作和大家做一交流。民生新闻的写作与传统新闻有何不同民生新闻在理念上更加关注民生,通俗一点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生新闻成为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电视新闻类别,县级电视台因其具有地方特色和贴近当地人民群众的优势而成为民生新闻发展的阵地。要做好民生新闻,需要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在互动性上下功夫,创新播报形式,并关注"小人物"的生活,做到"以小见大",从而获得老百姓持续的关注、喜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平民生新闻,目前学界还有很多理论争论,它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它到底是一种新闻种类还是一种理念和情怀,民生新闻与传统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的关系,民生新闻与市井新闻的区别以及操作上可能存在的误区等问题,依然令人困惑。但这并不影响业界对它的青睐。民生类新闻节目、民生类新闻版面纷纷亮相:吸引了大量受众的眼球。本文试图对这一热潮出现的原因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耿春光 《青年记者》2007,(10):48-48
近几年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广大传媒业的青睐,也引起了广大受众和传媒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平面媒体,地市报的民生新闻实践有着更强的示范作用。如何发挥其主导地位,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本从地市报民生新闻的缺憾人手,探析其品质提升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徐一化 《新闻窗》2007,(2):46-47
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应该说,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报民生新闻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党报民生新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电视民生新闻的小与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徐兴海 《新闻窗》2005,(4):52-52
与以往的新闻样式不同,甚至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新闻有很大的区别,完全以广大的普通民众的关注为主要内容,以贴近、亲和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城市和地域为特征的新闻样式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一种新闻现象,人们把这种新闻样式叫民生新闻。于是,有人给民生新闻下了个定义:“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8.
姜兵 《青年记者》2007,(8):57-57
“民生新闻”近年来大量涌现并广受欢迎。民生新闻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而出现的,它不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之外的新的新闻体裁,其报道范围并不仅仅限于社会新闻领域,已拓展至时政、经济:等多个新闻领域。民生新闻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观念而出现的,并已形成为一种思潮,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实践方式,对传统的新闻观念产生了全面的冲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无定论。笔者总结了各种概念,基本共识是: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1。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20.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客观且理性的思维方式,其能够很好地对民生新闻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社会本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对于促进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民生新闻中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评论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问题的理解,也能够积极地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对于问题的解决。所以本文主要对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误区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