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广播媒体的发展,"广播消失论"已不复存在,可面对竞争,广播媒体沦为弱势媒体和边缘媒体的声音却仍然不绝于耳。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有必要针对目前广播  相似文献   

2.
郭可静 《今传媒》2014,(12):48-50
社会化媒体是被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新媒体形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大选的过程中对社会化媒体的运用,证明了社会化媒体已成功改变人类关注世界的习惯。本文从社会化媒体用户互动行为中的"关注模式"和"对话模式"入手,并结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提出的定位坐标系需求,对以微博为代表的六类用户深入研究,分析用户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而竖起舆论监督大旗以来,《南方周末》紧随其后,各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一度呈燎原之势,1994年也被称为"舆论监督年"。但是之后媒体舆论监督正逐步走向低谷。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栏目便纷纷更弦易辙,或改版或弱化,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集体失语已成媒体的"同一首歌",媒体已步入"后舆论监督时代"。①但是在舆论监督上的集体撤退不是媒体的常态,无论对媒体还是对社会,都是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中国媒体产业继续推进融合发展,媒体技术创新实践日益丰富。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当下融合发展的核心任务,本文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框架梳理过去一年的媒体技术进展。在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在技术应用能力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全程"和"全息"的技术探索属于媒体行业内部的迭代,"全员"和"全效"的技术创新则已超出行业既有范畴,亟待跨行业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5.
王晓娟 《视听》2022,(4):61-63
环顾当下,我国已进入媒体融合的"快进"阶段.在此阶段,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深刻改变着媒体的传播格局,互联网"弯道超车"形成新的舆论阵地,自媒体成为时代"宠儿",普通民众借助自媒体极大拓展了话语空间.但是,由于缺乏系统而完善的监管体制,自媒体的信息把关环节不够严密,信息传播主体较为混乱,信息内容参差不齐,自...  相似文献   

6.
"品牌"一词在电视界中早已不陌生,自2005年至今已成为中国电视传媒界的"关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竞争逐步从内容、形式上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的竞争,中国媒体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在电视媒体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笔者将从品牌学的角度,探讨电视媒体品牌与电视品牌活动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螺旋式上升关系。  相似文献   

7.
宋建武  黄淼 《传媒》2018,(3):11-16
"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已逾三年,整个媒体产业的发展实践和不断更新的国家政策共同明证:媒体融合的实质就是主流媒体的互联网化.实际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最早提出的媒体融合战略目标,以及后续的系统阐述,都将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指向互联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视听新媒体快速成长,已成为全球媒体发展主旋律,中国尤甚.视听新媒体行业一派"莺飞草长"气象,既冲击着媒体的旧格局,又重塑媒体的新模式,堪称当代中国文化传媒娱乐业的历史性奇观,奠定了未来媒体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进入一体化发展的加速轨道,新型主流媒体呼之欲出,而视听新媒体"新"的阶段性特征也逐渐消失,正向更高形态的智媒体演进.  相似文献   

9.
以品牌活动推动品牌建设,增强影响力、传播力,已成为当今各媒体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赢得竞争的一个最直接手段."新闻策划的国家队"新华社继成功举办世界媒体峰会后,再次联合世界各国和地区媒体,与国际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在"国际儿童日"成功进行了"全球媒体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以不断地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融媒体已成为媒体深度融合战略的必然之路,用融媒体的理念去对待、分析和解决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之"旧"与融媒体之"新"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通过融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11.
"媒体融合"的话题从21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到2014年此话题已成为传媒学界、业界关注的热点。梳理并分析21世纪以来媒体融合研究的文献,可以清楚地总结出研究"媒体融合"的学术态势与业界变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在今天市场"同质化"和广告工具日益"钝化"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已由数量上的竞争转而成为品牌上的竞争。如何"擦亮"品牌,在众多频道中脱颖而出,成为省市级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不久前来京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新华社运用"线人"模式让中国媒体首次实现了世界领先.现在,不仅是新华社驻外分社开始在当地培养新闻线人,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四处网罗线人,打造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新闻线人,已成为媒体新闻源竞争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现在,在各种媒体中,电视已自封为"第一媒体",互联L网的发展正如日中天,而广播似乎成了一个没落的贵族.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融合之路走得异常艰难.究其根本,传媒业融合发展的"痛点"是转变思想观念.传统的新闻出版媒体只有在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增强韧性,抓住一切机遇,切实加快媒体融合步伐,才能在新的传媒格局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7.
品牌竞争力时代 技术的发展使传媒形态与数量极大丰富,竞争日趋白热化.几年前一些城市的报业大战自不必说,近期随着湖南卫视收视率一度下行、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火爆崛起,使广电媒体的竞争进一步呈胶着状态.表面上看,媒体的竞争是对资源与受众的争夺,是对收视率或发行量的拼抢,实际上,随着媒体资源整合的加剧,同类媒体已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媒体竞争已上升为品牌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为改变"西强东弱"的舆论格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等媒体"国家队"近年来纷纷提升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并因其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而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媒体主动求变,也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做出大胆尝试.此外,地方媒体在国内新闻报道领域突破的空间有限,而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则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蕴涵大量的新闻富矿,"走出去"参与国际传播竞争的地方媒体,其"地方性"身份边界已被消解,面临的约束也相对消失.  相似文献   

20.
正当广播以"弱势媒体强势竞争"的态势顽强跻身于媒体市场时,数字广播(DAB)随着新技术的研发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