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感是游泳运动员的生命,水感和球类运动员的球感一样,是一种天生就有的能力。水感不好的人,不管他别的方面如何优秀也很难成为高水平的游泳运动员。虽然我们知道水感对游泳运动员来说很重要,但是它看得见,感觉得到,却摸不着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
1.专项技术能力是集体球类运动员的特质我们在此所界定的专项技术能力是指集体球类运动员在比赛中所担当的位置能力,如篮球运动员的后卫、前锋、中锋,排球运动员的二传、主攻、副攻、自由人,足球运动员的前锋、后卫、前卫等。在这些球类运动中,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3.
“判断移动反应时”指标在球类项目选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模拟球类项目的运动方式,综合运动员视野、观察判断力、重心移动速度和应变反应能力,设计了“判断移动反应时”测试指标及专用仪器.对1018名6~17岁的球类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提供了球类运动员选材的敏感指标并为专项训练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赛带练"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6,26(5):F0002-F0002
比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是近年来竞技体育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不仅表现在技巧类和球类项目上,也反映在对运动员体力要求高的体能类项目中。高频率的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欲想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不仅要获得高水平的竞技能力,而且,要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水平的竞技能力,使之在多次比赛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5.
女篮运动员“球重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球重感”是指球类运动员对球的重量的知觉所达到的精确分化程度。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揭示,“球感”在球类项目中有重要作用,它是运动员“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并出现竞技状态的心理标志”,“是争取胜利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优秀运动员突出的心理特点之一”。“球感”是一种复合知觉,其特点在于运动员能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达到极为精确的分化程度。运动员要获得高度发展的“球感”,良好的“球重感”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周建军 《体育科学》1993,13(5):74-76
球类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和能力与十分发达的身体—动觉智能有关。它的特征表现为统一身体运动的整体调控能力、单侧优势臂(腿)的生理功能完善、娴熟的“球感”、发达的时机感、精确的时间感和非凡的准确性。它的形成与发展是遗传与训练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球类运动员心理品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球类运动员目前普遍存在专项技术与其心理素质水平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提高球员自身心理素质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就球类运动员的心理品质从动作思维、感知觉、注意、情绪智能结构、心态等方面作一阐述,旨在提高球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8.
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体能与运动素质的关系,以及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进行了简明阐述,旨在为教练员制订身体训练计划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G840.3 9703760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刊,中,I]/李颖川//中国体育科技.-1997.-33(2).-49-52(BJ)球类运动//运动员//体能//训练原则本文对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体能与运动素质的关系,以及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进行了简明阐述,旨在为教练员制订身体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西优秀运动员和普通高校的业余运动员进行了焦虑水平和意志品质的定量研究。显示出广西运动员在这两方面的如下差异:男运动员好于女运动员;男子组中非球类项目好于球类项目、健将好于一般运动员。女运动员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男女在运动员和大学生之间也未出现显著性差异。本文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选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周爽  卢萍 《拳击与格斗》2020,(2):92-92,94
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运动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基础,对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特长技术的培养与技战术的配合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明确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运动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足球、篮球、橄榄球等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发现高原训练对球类运动员的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对骨骼肌的工作能力有负面影响,地心引力的下降、空气密度的减少也会影响动作技能及球感。而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exercisehigh-training low,HiHiLo)不仅能够达到提高机体的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目的,并且由于是在平原训练,运动员的球感、技能不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高该类项目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的认知加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认知加工的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国际健将级和二级乒乓球运动员.采用录像视频时间阻断的方法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国际健将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的准确性好于二级运动员,反应时间慢于二级运动员.信息量影响运动员旋转方式的判断.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方式存在差异.结论:在速度—准确率的权衡上,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偏重于准确性.运动员旋转方式的判断准确性不均衡,运动员对转球和侧上旋判断优于对不转和侧下旋的判断.信息量影响运动员旋转方式判断的准确性.在触球瞬间和球到发球方球台时运动员对侧下旋的判断最好.当球落至发球方球台时运动员对旋转的判断准确性由高到低依次是转球、侧下旋、不转球的判断.在视觉搜索方式和行为反应的关系上,国际健将组运动员表现为注视频率低,眼跳距离短,准确性高,反应时慢的特征;二级组运动员呈现为注视频率高,眼跳距离长,准确性低,反应时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阿英嘎 《体育学刊》2007,14(1):130-133
通过比较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运动员的项群分布,发现我国不同项群的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有所不同,技能类项群的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体能类项群运动员。在技能类项群中,运动寿命较长的是球类运动员,而格斗类项目的运动员运动寿命较短。而在体能类项群中,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耐力性和快速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教练员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中,必须十分重视无球移动的教学,这是少年运动员能否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足球运动员判断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足球竞赛中,运动员判断来球,出脚断球,组织快攻是基本环节,而运动员的判断能力最为重要。从心理学、足球技术要素两方面分析了足球运动员的判断,提出了影响准确判断的因素主要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好坏和运动员的身体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对球类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探索对球类运动员竞技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有时使用数理统计无法正常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速度力量是铅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推重球练习是提高铅球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最有效的方法,但对推重球的重量选择看法不一.运用功率理论,采用实验和录像解析方法,对129名二级以上铅球运动员和60名体育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推重球的方法发展铅球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的最佳重量,是运动员次最大投掷功率重量到最大投掷功率重量区间,次最大投掷功率重量应作为练习的首选重量.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球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功  祝继云 《体育世界》2007,(12):72-73
网球运动员的球感好坏在网球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球感"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对球的支配。本文通过对网球球感特点、作用及培养途径的研究,为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球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和培养,涉及到心理、生理和训练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入认识和理解与球感相关的诸多要素,准确地掌握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形成和培养的内在规律,科学地把握球感训练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为他们日后篮球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