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去年底和今年初.我和报社记者杨令青,在西铁分局两名同志的配合下.集中近一个月的时间.下大功夫采写了《新时代的雷锋——耿官振》这一典型报道。春节一过.我们就用4个多版面作了连续宣传(其中长篇通讯一个版.新闻照片一个版,小故事一个版,其它一个多版)。报道之后,很快在全省各地,特别是西铁分局范围内.产生热烈反响。向报社打电话或写信.表示向职官振学习的人接连不断。郑州铁路局、西铁分局数十个局、段干部及许多基层干部、工人撰写了学习或回顾联官振先进事迹的文章。西铁分局作出向耿宫振学习的决定。省总工会主席高盈…  相似文献   

2.
(一)今年五月间,上海新闻界对身怀六甲、舍己救人的陈燕飞的报道,在群众中引起较大的反响,被誉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这次报道比较成功,首先是它的时效性强.四月三十日深夜一时以后,《解放日报》接到稿子,夜班编辑立即拆版重排."五一"节清晨,陈燕飞的名字就传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这篇报道的及时登出,又一次破除了过去我们对报道先进人物向来不太讲究时效的"传统".根据这种"传统",宣传  相似文献   

3.
版面就是报纸的“脸面”,这张“脸”美不美,活不活,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宣传效果。笔者结合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讲”好版面语言中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好的编辑思想 一个好版面,首先要有正确的编辑思想,其核心就是较为完美地体现编辑部的报道意图和倾向,合理准确处置版上的所有稿件。这就要求组版编辑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较好的理论修养,具备较高的评估新闻稿件价值(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水平,以及基本的审美和欣赏能力。版面编辑的素质对报纸宣传效果的影响不可小看,熟悉和掌握版面语言,是组版编辑必备的本领。而这一切必须以正确的编辑思想作指导、作前提。  相似文献   

4.
九月八日光明日报用整整两个版(第五版和第六版)的篇幅报道了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我院视察的情况;报道了我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情况和成绩.这两个版的稿件是我们自己动手为光明日报撰写和组织的,并且我们还派同志去报社参加了这两个版的编排工作.这次组织稿件,由学校党委书记顾稀同志亲自挂帅.九月三日,顾稀同志召集了有各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宣传委员参加的会议,讨论如何组织报道的问题.在会上确定了三个报道内容:一、报道九月二日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校视察的情况,以及由此掀起的全校的生产劳动新高潮.二、报道全校大修铁路,大办工厂,支援钢铁建设.三、报道全校大搞教学改革,大搞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康鹏 《青年记者》2005,(10):29-29
2005年8月5日,《东方今报》A03版刊发了一篇报道:8月2日上午,一名10岁女孩不慎掉入商亳高速公路路边深水沟中。路过此地的河南省商丘市市委书记刘满仓立即指挥在场人员停车救人,经紧急打捞,女孩被救出,并被送往医院抢救。这篇报道写得声情并茂,十分感人,然而刊出后却在读中引来一片指责之声。一篇正面宣传党的领导干部勇于救人的感人通讯,为何会在读中引起较大非议呢?  相似文献   

6.
军报将反映部队经常性工作的稿件多安排在二、三版,所以这两个版统称为部队新闻版。部队新闻版担负着反映和指导部队经常性工作和部分中心工作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是很能体现军报特色、代表军报个性的骨干版面。军报的宣传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版办得如何。因此,在讨论全面提高报纸宣传质量的时候,不能不认真探讨提高部队新闻版的宣传质量问题。部队新闻版每周10个版,其中二版4.5个版,担负军事训练、部队管理、后勤、科技、院校等方面的宣传;三版5.5个版,担负政治工作、基层建设、军政军民关系等方面的宣传。1995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者》2013,(1):19
为提高报道质量,探索新传播形式下面临的挑战和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引导力影响力,本刊特与《河南日报(农村版)》合办"新形势下的农民报、农村版及三农报道"征文。《河南日报(农村版)》是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作为全国惟一一份面向基层发行的综合性党报,多年来一直牢记党报性质,突出基层特色,为宣传"三农"各项政策方针,服务"三农"建设,宣传法律法规、传播科学技术、市场信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该报每周5期,每期8版,对开大报,彩色印刷。设有要闻、综合新闻、深度新闻以及三农大视野、基层党建、乡情民  相似文献   

8.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报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搞好民族宣传。1985年2月,贵州日报建立了民族报道部,在三版恢复了每周一期的《民族团结》专版,二版增设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专栏,每周两期,一版增加了民族报道要闻。去年,在一版刊登的有关消息,被人民日报转载两篇,《民族团结》专版的稿件,有十一篇被省文联编入  相似文献   

9.
“十点利”销售法的报道有利于推动反暴利宣传杭州市金龙商厦为薄利多销争取市场竞争优势,从8月20日起,在商品标价签上公开进货价,最多加10%的毛利作为零售价,这种被称为“十点利”销售法实行后,首先在当地引起轰动。市场报9月13日作了报道后,一个多月来,...  相似文献   

10.
《新闻窗》2005,(3):45-45
贵阳晚报5月9日20版刊发了《一自考生冒充北大博士——(引)简历注水涉嫌欺诈被公诉》一文,同天该报的22版又重复刊发这一报道,只不过题目简化为《简历注水/首被公诉》罢了。此外,前文的新闻源系“《中国青年报》消息”,后文则是在文末署上两名作者的姓名。同一期报纸在不同版面重复发文,大都源自报网下载,内容相近版面的编辑,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到杭州日报记者傅强写的文章《当了一回“滚动记者”──阿联酋采访记趣》。傅先生自称滚动记者是因为杭州日报不同于一般的日报与晚报,每日出上午版下午版两个版式。前者对开8版,后者4开8版,“因而拥有滚动报道得天独厚的优势,可确保当天的重大新闻无一漏网。”滚动报道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新闻术语,目前似尚未见词典或权威专著对这一新概念作出科学而准确的界定。但傅先生对这一新概念的认识与运用,大致能代表大多数圈内人的一种共识。说得粗略些,滚动报道是连续报道的一种衍化,它的报道周期比较短,传播媒介在几小时内或十…  相似文献   

12.
1月3日人民日报一版有篇短文叫《十拿十稳》。说有两位记者采写一篇批评稿,决心做到“十拿十稳”。他们搜集了大量材料,只用了亲自核实的一小部分,一时难核实的一律不用。稿子发表后,被揭发的人提不出半个不字。这种做法值得大大推广。经常有这情况,某篇报道出了“官司”,有关部门核查结果,只要做出“报道基本属实”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今年4月到10月,湖北日报在一版重要版位推出"江汉潮·荆楚风"系列调研报道,相继刊发涵盖全省17个市州的17篇报道。这组报道是湖北日  相似文献   

14.
乌里 《新闻三昧》2006,(9):33-33
现在读报,有时真有点搞不懂,所见文字究竟是新闻,还是广告?分不清。比如翻开近日的某晚报,被A12版上有关蟑螂的报道所吸引,因为近来家中厨房间也发现有蟑螂。报道一:“蟑螂祸害写字楼,专家指点迷津”报道二:“警惕,蟑螂粪便能致癌”(摘自新闻晨报)报道三:“吃出蟑螂烦恼食客,老板赔礼又赔钱”报道四:“饮水机里游蟑螂,居民忍无可忍”报道五:“白领MM驱鼠记”报道六:“被鼠咬竟成十年恶梦”我想读者见了以上摘录的标题,一定会认为这是新闻报道,确实我当时是作为报道来看的,而且文字中有人有事,这些事情本身又曲曲折折奇奇怪怪,能够成新闻的…  相似文献   

15.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报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搞好民族宣传。 1985年2月,贵州日报建立了民族报道部,在三版恢复了每周一期的《民族团结》专版,二版增设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专栏,每周两期,一版增加了民族报道要闻。去年,在一版刊登的有关消息,被人民日报转载两篇,《民族团结》专版的稿件,有十一篇被省文联编入《贵州苗族风情》专集,近二十篇被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杨华 《新闻采编》2004,(3):44-45
目下,许多读者反映:一到星期六,报纸全克扣;一到星期六,报纸拼拼凑,这指的是许多地(市)级报纸调增星期一至星期五的版面数,调减双休日的版面数,有的从24版减成16版,有的从20版减成8版。这使许多读者感觉到双休日的报纸在数量上被克扣了,在质量上被糊弄了。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写了几篇报道,包括《退思园中话进取》(5月18日一版)、《中国日报出了一个好点子》(5月23日一版)、《“老外”开始怕“老乡”》(5月28日一版)、《再给后代五千年》(6月1日一版)、《苏州人的性格变了》(6月3日扩大版一版)、《金发碧眼学苏绣》(6月19日)等。从报道本身来说,写得并不很好,但出发点是想通过实践,对改进经济宣传作一点探索,并愿与同志们共同探讨。近两年来,在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经济日报》是有进步的,广大读者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对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并且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  相似文献   

18.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的加入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凸显出一份经济报纸对经济大事的关注和报道力度。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渐进,步步深入。首先,…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反复报道是指对同类新闻事实多次重复的报道,一般认为,这是新闻媒介主体出于某种宣传动机采用的一种灌输性的报道方式。(1)一方面,这种报道形式由于其重复性强、覆盖面大,被承担着宣传职能的国内媒体广泛使用,同时也因为其传播形式单调、机械、重复,与新闻追求的"新鲜"存在矛盾而受到专业新闻理论的排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 各地媒体、各种媒体都十分重视先进人物的宣传。给先进人物的报道以重要、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传媒区别于西方传媒的根本特性之一。为什么要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许多人很明确,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有一些人不甚明确。后者的表现如:不热心于宣传先进人物,而热衷于宣传大款大腕大明星;报道中模糊人物的先进性;孤立地、片面地宣传先进人物,忽视了党的领导或贬低了群众;人物报道中有意无意地宣传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重读第十届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