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古代官文书的汇编,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集体到个人的转变。悠久的历史,形成了越来越完备的官文书的汇编体例。各朝各代统治者及文人对官文书汇编的重视程度,反映了官文书独特的文学、史学、文章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洪碑》和P.3720文献,保存了多通晚唐时期僧官的授予告身和敕牒文书,学界对这些文书的研究,多关注于文书内容,而对文书的本身格式及相关行政运作关注不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考证出P.3720所存"黄牒"文书可能是发日敕类型的敕牒而非告身,同时通过敕牒和敕授告身的文书运作一般程序,复原出唐中央授予沙州僧官敕牒和洪告身的行政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文史学家。《文史通义》为其代表作。关于其中思想的研究论著颇多。有从史学角度、经学角度研究者。也有从文学角度切入者,也还有从文章学角度进行探讨者。文书档案作为文章的一部分。也是文章学或实用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少有从此角度予以透视者。现由章学诚《文史通义》来看,他应该是较早提出了“文书档案”这一术语者。一方面,章氏于《文史通义》中不仅提及了多种文书档案的种类。章氏还于许多文章中提及文书档案的工作内容。这些内容多属史志档案工作的范围。在《文史通义》中章氏明言史志档案有“实用”与“经世用”的功能、政教功能、凭籍作用。章氏关于文书档案的不少见解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敦煌文书词语考释董志翘蒋绍愚先生在论及近代汉语词语考释方法时,提出了“认字辩音”、“参照前人的诠释”、“排比归纳”、“因声求义”、“参证方言”、“推求语源”几个方面(见《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第五章第二节),给了我们极大启示。现就敦煌文书中见到的疑难词语...  相似文献   

5.
陈琦 《文教资料》2013,(29):151-152,158
唐代制敕是皇帝根据特定的事或人发布的命令,是唐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军事、人事等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历史价值。而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将公文种类大致分为十五种。如若不考虑发文主体,制敕在当今来讲,可以扮演决定、命令、批复、通报等角色。其与现今下行文有相似亦有差异。本文将对唐制敕与现今下行文作一个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封建时代,凡是皇帝的指示和命令,都被称作“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其实,“圣旨”只是一般通称,在具体应用和形成文字时,是分为“制”、“诏”、“敕”、“谕”、“诰命”。“敕命”等种类的,应用时有着严格的区别,不可随便相互取代。 制,又叫传制,宣制。汉代宫仪规定:“汉礼仪日,天子称尊号曰皇帝,言日制。”因此历代都以帝王之言为“制”。“制”主要用于国家大政,如科举的殿试、封官授爵等文书,都用“制”的形式颁发。制文体制,首句都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而后才是正  相似文献   

7.
保甲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实施的一项基层社会控制和管理制度。文章利用新发现的徽州文书、方志、族谱等,进一步呈现清代徽州保甲制度推行和运作的实态:保甲门牌、十家门牌等保甲编制过程中给发的官文书,反映出官方推行保甲制度的程序和意志,及其实现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合同等私约文书,反映了保甲组织在官方的领导和督促下,依托宗族力量运作的实态;谕单等官方颁定的章程和政令,可见面对乡村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和保甲制度的日渐式微,官方强化保甲制度的意图。清代徽州保甲的编制、运行、强化,反映了中央集权和基层力量之间的互动与博弈。  相似文献   

8.
《文书学》思考与练习题河北师范大学贾振华一、单项选择题1.甲骨文书产生于……………①酉周②春秋战国③商代④秦朝2.唐宋时代称“文书”为…………①典册②文卷③文牍④本章3.最早出现“文书”一词是在…①秦朝②三国③明代④汉朝4.把“文书”称作“公文”,开...  相似文献   

9.
孔目司,官府衙门名称,始于唐代。从有关记载来看,孔目司掌管狱讼、遣发、帐目等事务。“孔目司”文书是唐代新疆地区有关行旅过所和公验的官府文书。依此文书我们可了解唐与新疆地区的联系,还得知“配织”等系唐时差役和赋税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唐代,唐律与制敕都是重要的法律形式,但又有区别。唐律是比较稳定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刑法典。“律以正刑定罪”。①唐制敕则是皇帝就特定的人或事发布的命令。唐玄宗时明确“命曰制救”。②唐制敕(特别在唐玄宗前)常与诏令具有同等意义。把此两者比较,可见以下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文书     
一吐鲁番文书的定义和时代背景吐鲁番文书,指的是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古代汉文写纸,时代大致从四世纪后半叶至八世纪后半叶,即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唐代中期。吐鲁番地区古称高昌,所以也有人称吐鲁番文书为“高昌文书”。根据我国文献记载,最早定居在这里的是“车师人”。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政府以郑吉为西域都护,在高昌置戊己校尉,驻吏卒屯戍。东晋咸和二  相似文献   

12.
从“发现与整理”、“习惯法”和“社会经济史与区域社会”三个方面对锦屏文书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认为已有的各学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存在研究领域比较单一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锦屏文书的人类学研究取向,需要从“地方性文化解释”的再解释、“文化整合”功能、象征与符号等六个方面拓展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法藏敦煌文书P.2754一直被定名为"安西判集"。实际上,这件文书中的判文是抄录自西州都督府的官文书,原为西州都督府长史袁公瑜所作。袁公瑜曾是唐高宗"废王立武"的功臣,龙朔三年受李义府案件牵连而外贬,麟德元年十一月前转任西州都督府长史。从判文内容看,安西都护府迁龟兹后,其与西州都督府之间确实没有相互统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契约文书珍贵的历史、经济、民俗、语言等价值越来越受学界重视,随着清水江契约文书、婺源契约文书、浙江契约文书等研究的展开,海南地契文书的价值开掘也到了理应加以重视的阶段。由于海南独特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理位置,清代以降直至解放初期海南民间契约文书呈现出独特的价值。本文以海南清代至解放初的地契文书为文献基础,可从海南地契文书研究的主要意义、时空范畴和重点,以及其内容中的“固守”与“纳新”特点等几个方面,就海南地契文书进行有效探讨,以引起学界对海南地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贵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颇多.训释这些疑难词,有益于训诂学、词汇学的研究与词典的编纂,同时也有利于贵州契约文书在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献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拣盖”“借日”“转日”“加日”“存日”“骗害”“代书人”“授笔”“请代笔”“度用”“远永”“远远”十二例贵州契约文书中的词语在《汉语大词典》 《近代汉语词典》 《近代汉语大词典》 《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未见收录,因而训释这些词语,对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文书立卷是文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阐述了文书立卷工作的意义,明确了文书立卷的范围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文书材料的立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书立卷是文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阐述了文书立卷工作的意义,明确了文书立卷的范围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汉代文书传递机构主要有邮、驿、置等,邮在秦至汉初为传递紧急事务文书,西汉中后期为驿所取代,西汉末年至东汉则为“置”的附属机构,主要传递普通文书。“骑置”为驿服务并不承担传递文书的任务,驿取代邮传递紧急事务文书。  相似文献   

19.
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清代林业生产关系的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锦屏林业契约文书发现的过程,并对锦屏林业契约文书进行分类,分析锦屏林业契约文书产生的发展的背景,说明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是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关系和早期资本主义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裁判文书理由的概念不统一,范围划分不合理,分析论证存在诸多缺陷。本文从确立制度、说理理念、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