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龄人口变动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制订义务教育及师范教育发展规划的首要依据与出发点。本文以当前人口状况为背景探讨学龄人口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关系及学龄人口变动对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龄人口的变动对教育均衡会产生巨大影响。人口波峰和波谷变化,使得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学龄人口纵向波动明显,教育资源配置紧缺和剩余并存;同时,城镇化和学校布局调整使得学龄人口在区域间的横向变动很大,进而对城乡教育均衡、区域教育均衡和校际教育均衡产生影响。今后有必要根据人口变动情况,加强教育资源配置预测,调整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资源配置,使其结构合理;建立城乡共同体,探索区域均衡发展的强弱互助形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挑战,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需要适应学龄人口变动。未来我国总体生育水平可能持续低迷,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龄人口下降趋势,受教育人口向城镇集中趋势加大城镇教育资源供给压力。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应当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快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充分利用乡村闲置校舍资源,改进办学模式缓解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短期内师资短缺问题,保障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财政经费投入水平、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学龄人口、在校生规模、生师比和教师自然减员等指标,结合近几年小学教师变动趋势,分析得出2010-2020年我国小学教师需求量呈增长态势。现有初等教育等专科以上师范专业的培养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今后小学教师需求大幅增长的需要。应当考虑在小学教师培养中普遍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或者改革现有师范专业使其适应小学教师培养需要,从而增加小学教师供给,并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人口再生产面临重大转型,人口的变动对我国教育发挥着越来越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变量、学龄人口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预测未来20年内我国高等教育将由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面临着较大的学生入学压力。在学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高等教育应选择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2005年1%人口抽样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在对不同夫妇的婚配概率和堆积释放生育估计的基础上,从全国、城镇、农村三个维度,对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五个阶段的受教育人口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在"单独二孩"政策下,我国受教育人口的规模有所增长,但长期总趋势是在波动中下降;学龄前儿童在2017年达到峰值,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龄人口经过不同的波动轨迹在2020—2036年间逐类达到高峰后转为下降;城镇在波动中增长,农村则单边下降;全国受教育人口的变动态势,主要受城镇受教育人口变动的影响;要特别关注城乡学龄人口的不同发展态势,为应对未来各级学龄人口变动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十三五"时期城镇学龄前儿童的快速增长,是制定"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人口政策变动将对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须提前规划。分城乡预测学龄人口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信息基础,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2013-203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以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会窗口",若错过,则会在2017年迎来学龄人口高峰后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学前教育需求受人口政策影响更大,特别在2017-2020年间,城镇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增速超过农村,尽管农村地区面临供需缺口同样巨大。在分析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变动趋势与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分城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分城乡的学龄人口预测是制定未来教育发展规划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基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运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我国未来人口进行分城乡预测。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笔者从全国、城市、农村三个维度,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的适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出每个阶段学龄人口变化的具体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学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与学制和年龄相对应的“标准(或适龄)受教育年数”为基本参数,以受教育程度构成的年龄变化为依据考虑学龄段内的错龄上学,对学龄人口的分龄及整体平均受教育年数的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学龄人口的分龄及整体平均受教育年数普遍提高,总体受教育程度高移化趋势显...  相似文献   

10.
从学龄人口变动看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山东省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作了预测,同时对未来山东省中小学的教师需求量进行了测算,据此,对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规模,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人口发展的状况。教育事业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在社会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人口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学龄人口的数量,决定了教育规模的最大限度。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其基础教育规模的大小与相应的学龄人口的数量是一致的。因此,人口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学龄人口的发展变化,对教育规模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今后十五年中,我省面临着逐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宏伟任务,它直接涉及到相应阶段学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发展变化,本文拟依据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精神,分析今后十五年我省学龄人口的发展变化对中小学教育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布,我国正式迈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征程,积极应对未来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做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之下的教育发展规划是我国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利用24个国家1997—2019年的数据,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一国学龄人口占比对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影响,并对2021—2035年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比例进行预测,主要研究发现:拥有更多学龄人口的国家,其学龄人口占比对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正向影响效应越小;2021—2035年间,随着我国学龄人口进一步减少,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将小幅提升,2025年达到3.98%,2030年为4.23%,2035年为4.34%。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 经费需求预测 一、影响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经费需求因素 (一)内部因素 学龄人口数是影响经费需求最主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一定时期内初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决定了经费需求的基础,师生比是反映教育规模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人员经费需求;教职工工资福利水平也是影响人员经费需求的一个主要因素,学生助学金是人员经费中的一项;办学条件系指教室、课桌椅、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等,它是基建费和公用经费中的重项。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既要保证学龄人口享有均等化的教育服务,也应注重提高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当前,义务教育教师编制配置难以适应学龄人口变动带来的师资需求变化,呈现出“无编可用”“超编超员”“超编缺人”和“空编不补”等供需失配样态。编制动态调整面临着多重制度障碍:核定标准单一导致富余与紧缺并存,管理权力分置引发控编与用编冲突,制度性壁垒凸显计划性与流动性悖论。面对人口变动新形势,应构建多维弹性编制核定标准,创新挖潜盘活编制管理制度,完善跨级跨区编制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是合理布局农村中小校的前提。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师资力量的重组、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同时,在学龄人口预测,学校规模、班级规模和学校网点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对教师、办学条件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有望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一、未来5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预测(一)大学学龄人口规模基本预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是一项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方向的重大课题。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组成的《21世纪初中国人口对教育影响》课题组,运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控制变量总和孩次递进生育率(TPPR,简称总和递进生育率)方法对中国2000至2050年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各年龄段学龄人口进行了预测。从表1的预测可以看得出:(1)未来4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在9000万到10000万之间,在2003年至20…  相似文献   

17.
结合历年人口、教育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其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20—2050年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目前学前教育学位需求高峰已过,但2011—2017年的出生堆积使得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正迎来学位需求高峰;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在2020—2050年主要呈现下降趋势,到2035年后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只有当前五成左右的水平;当前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规模增大,向城镇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趋势明显,2020—2050年基础教育在学(园)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30年后学前教育在园人口和小学在学人口的城镇化率均超80%,初中在学人口城镇化率超90%,基础教育进入以城镇教育为主体的时代。基于此,建议建立学位需求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口变动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人口变动若干趋势的预测,进一步探寻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政府已确定至本世纪末在我国9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初等教育和在其余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3~4年初等教育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包括贫困地区)在初等教育普及方面业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普及受到落后的经济、恶劣的自然条件、闭塞的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有明显的差距。这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教育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教育资源的投入效率在很大程度也影响到普及水平。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普及水平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所造成的,但在贫困县内部,有可能是虽然教育投入相对较好,但由于教育效率过低所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贫困县教育投入不足与低效率并存作用所造成的。因此,教育效率的高低也是影响到贫困县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联合国儿基会合作1996~2000年促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项目1996年度102个贫困项目县有关反映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建立了贫困县初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模型,对贫困县初等教育的效率作出了定量的估计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贫困县初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人口变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基础性、长期性和规律性的。所谓人口变动,本质上是指某一人口按其生理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序地变化的过程,在人口学中,人口一般指的是群体,因此,人口变动也就是整体的人口变化规律,它既包括人口的数量变动,也包括人口的结构变动。其中,人口的数量变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