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现有方法因没有考虑项目间的相互影响而不能直接用于R&D项目组合选择的情况,通过对R&D项目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将项目间的相互影响分为三类,并分别对这三类影响进行了数学描述。然后分三种情况建立了带有相互影响的R&D项目组合选择的0-1规划模型。最后进行了实例验算,说明了该模型的具体用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R&D项目组合选择是组合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R&D项目组合选择的实践动因和理论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并从项目组合收益、风险、战略属性、项目过程的不确定性及项目间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基于综述分析,指出了R&D项目组合选择的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其包括项目间相互影响建模、实物期权度量、模糊风险度量、多目标优化建模及其算法和选择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红玲  廖建桥 《科研管理》2009,30(3):104-110
 摘要:把握R&;D人员的绩效特征是对其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前提。市场距离本是工农业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实际空间概念,文章从知识经济视角出发,将其拓展到研究与发展(R&;D)领域,提出不同R&;D人员由于工作内容、工作产品和服务对象等因素不同而分别具有不同的市场距离;构建了基于市场距离的R&;D人员绩效考核指标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了初步运用。  相似文献   

4.
李默  杨彬 《科技与管理》2011,13(6):76-79,93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组合决策流程的顺利实施,将多主体系统应用于决策流程中,构建了基于多主体的工程项目组合决策流程模型。将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决策主体作为模型的核心单元,设计了决策主体的逻辑结构和行为推理算法,并将工程项目组合决策流程划分为企业战略评定、单个项目评价、项目组合选择优化、项目组合执行控制以及项目组合调整5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具体功能。最后通过模型在某建筑企业的具体应用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林卉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24-126
根据我国高校的特点,建立起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用结构方程模型表示模型中的潜在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参照Fornell等教授对顾客满意指数模型给出的解法,确定出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中的各指数及其相互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6.
软件开发项目实践中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落后于软件项目风险分析的研究,如何选择最优的风险应对策略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以COCOMOII模型为基础,给出了软件项目成本风险的定义,并针对具有多子系统的软件开发项目提出了软件项目成本风险应对策略组合的优化模型,该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在软件项目风险计划阶段选择合适的软件项目成本风险的应对策略组合,最后用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工程项目组合管理问题,在分析工程项目组合中项目间收益、资源、工期和结果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考虑相关性的工程项目组合选择数学模型。将合作协同进化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应用于工程项目组合选择模型问题的求解,根据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划分不同的子种群,各子种群之间通过合作协同进化算法进行协调。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加强R&;amp;D项目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Rod Coombss等人提出的R&D项目管理审计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R&;amp;D项目管理多阶段交互模式,此模式是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的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然后分析了这些模式并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指出不同目标和环境下的R&;amp;D项目管理应遵循不同模式,并且要从长远的角度对这些梃式进行权衡、匹配和整合。  相似文献   

9.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国内外科研机构对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模型,解决各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问题,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证明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本文根据国内外科技研究机构对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了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造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模型,解决了各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问题,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