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后,学校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并于9月10日拟定了《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决定(讨论稿)》,经讨论决定后,于10月1目开始实施。我们对新颁布的《规范》深有体会,会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深刻理解《规范》的思想、宗旨,在工作中加强自律,因为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它的必要和中肯。  相似文献   

2.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经广泛征求意见后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继1997年以来我国首次对师德规范进行修订。《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那条分缕析的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  相似文献   

4.
《青海教育》2004,(7):5-6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悦 《天津教育》2009,(1):41-42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经颁布。《规范》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规范》的颁布进一步凸显了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师德建设的内涵包含两方面的构成因素一是外在因素,即管理因素,二是内在因素,即自我建设因素。这里着重强调自我建设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1日,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原则及实施等情况,本刊记者对教师队伍管理专家、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学习理解并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对于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与贯彻的过程,既是一个对新《规范》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递进的过程。笔者就学习新《规范》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有关要求,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10月10日,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由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系统工会干部、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参加的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9月1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全国委员会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一年多来,一些教师遵守情况离《规范》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不少教师有违《规范》的行为,如“有偿家教”等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贯彻《规范》的力度还不够大;二是《规范》本身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存在缺憾。本文试就《规范》的缺憾与弥补措施谈些自己的想法,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0.
聚焦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不是打补丁补漏洞;修改师德规范有点“欠思量”;新师德规范,道德逻辑的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就贯彻落实《规范》有关工作发出通知.据介绍,这是继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首次制定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12年1月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有关情况,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廖舒力现场就记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2.
吴忠宝 《陕西教育》2009,(10):15-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四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特别是2008年的新《规范》与1997年的旧《规范》相比,更具时代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老师们、同志们: 在第24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今天我们在这里联合召开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向与会的全体老师们、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都非常精彩,听了之后深受感动、深受启发。下面我就学习贯彻新修订《规范》讲三点意见,也是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从1984年第一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至今,我国共四次颁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与修订有效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分析,得出规范的六个走向:由他律走向自律,由理想走向现实,由一统走向分层,由宽泛走向专一,由随意走向科学,由难行走向操作。随着师德建设的发展,这些走向必将推动规范步入一个新的高度,使规范从规范对象、名称、内容到时限发生整体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田东良 《山东教育》2012,(17):14-15
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师德规范》),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行为习惯。它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一把标尺,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师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对于教育工作者能起到实实在在的内在约束力。教育工作者只要逾越这部《师德规范》,便是对教师职业的背叛,也是对教师人格的亵渎。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教师违反了《师德规范》,就是一个"师德"不合格的教师。那么,这个教师也就是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原国家《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重新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的精神,论述以下三个问题: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购意义;如何正确理解《规范》的内容,更好地贯彻实施《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日前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在上海中小学教师中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教育部这一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的举措,表明了政府对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充分显示了政府从制度规范入手,加强师德建设的决心。这不仅有利于广大教师共同参与规范的制订,共同完善和共同遵守规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香港教育专业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在香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同于大陆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甚至比大陆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更具有影响力。它面向所有教育阶段的教师,在取得广泛接受的前提下,规定了教师对专业、学生、同事、雇主和公众的义务,确立了教师的一般权利,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权利和作为雇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师德行为的具体要求。为了了解教师师德现状,我们结合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部分中小学校开展调查。调查以座谈形式进行,参加座谈的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本文结合师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有时发现有的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层出不穷,有的罚站,有的罚抄作业,有的大骂,这些所作所为,公然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义务教育法》,请看下面的教育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