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田径的跳跃运动属于速度——力量性项目。在起跳过程中,要求人体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功率来,这时运动技术的合理与否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跳跃起跳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运动学的研究,其内客是测定和分析运动员完成练习时,身体重心或某一环节重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在这些研究中不涉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动力学的研究,这时,就要考虑到引起身体运动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跳跃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认为跳跃的动力是蹬地反作用力。本文从力学角度、原地纵跳时头和髋向上运动的体位变化和作用于足的垂直分力的测定结果否定了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跳跃起跳阶段身体总重心获得向上运动的速度,只能由躯干和起跳腿的三个关节发生的由屈到伸的伸展运动引起。跳跃的动力只能是参与这些运动的肌肉在足固定条件下发生收缩产生的力矩。  相似文献   

3.
(一)四种跳跃项目(跳远、三级跳、跳高、撑竿跳)技术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应该说,四种跳跃项目在助跑阶段的形式基本类似,运动员进行的是循环往复式的周期运动,不断加速,为最后起跳阶段或起跳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运动员必须克服两种力量: 一是内力——来自运动员自身肌力和能量,在起跳阶段给予地面以力量。二是外力——肌力用于克服摩擦力和重力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在跳跃项目中,助跑起跳动作完成的质量如何,是和跳跃技术发挥得怎样有着直接联系的。助跑、起跳技术越正确、越稳定,则跳跃技术的发挥就越好。众所周知,跳高运动员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沿抛物线轨迹运动。在空中,运动员不能通过任何方式改变预定的飞行轨迹。因此,跳高训练应将主要精力用于形成和改进助跑起跳技术,而不是过杆技术。 跳高技术可分为四个部分(本文以左脚起  相似文献   

5.
    
G823.03 9703701跳跃运动员起跳过程的肌肉工作方式与专项力量训练-The jumper's takeoff muscular action andits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刊,中,I]/王兴林//中国体育科技.-1997.-33(4).-60-62表1(BJ)跳跃//起跳//肌肉收缩//方法//力量训练//专项力量本文对跳跃运动员起跳过程的肌肉工作方式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探讨,观点新颖,对跳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进行了再认识,并介绍了  相似文献   

6.
跳跃跳跃是一种非周期性运动。急行跳跃一般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阶段(图一)。本文以急行跳远蹲踞式为例,说明每个阶段的主要动作并对肌肉工作作些简略分析,供中小学体育  相似文献   

7.
许玲君 《中华武术》2013,(10):32-33
三级跳远属于田径类跳跃项目,是田径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三级跳远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借助快速的助跑,进而获得足够的动能,以帮助其完成连续的三次跳远。三级跳远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跳:单脚跳,运动员单脚起跳落地,奋力获得向前的动能。第二跳:跨步跳跃,运动员通过第一跳获得的能量跨步起跳,实现空中摆动腿落地,在落地的过程中,发力获得第二次动能。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起跳效果取决于起跳的速度,力量。起跳的速度、力量取决于起跳相应工作肌群收缩的力学效果。显然,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主要的途径。径赛和跳跃运动员尤其要提高工作肌群的相对肌肉力量。近年来,国外体育科研人员和教练员十分重视与运动有最直接关系的神经肌肉组织的生理生化研究,十分重视提高肌肉速度力量和肌肉质量的研究与实验。本研究通过教育学的对比实验,以训练中下肢工作肌群神经肌肉组织机能状态的变化,以及运动中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支撑运动器官与地面相互作用的效果为内容,进行综合研究,旨在探讨跳跃训练中“退让”与“克制”两类练习对跳跃成绩和工作肌机能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差异,确定下肢肌群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训练的典型练习——跳深练习的训练价值,及其对下  相似文献   

9.
外勾型跳跃这种类型跳比3字类型跳更困难,原因有二: 1、跳跃的旋转方向和起跳弧线方向相反. 2、落冰更难,落冰曲线及身体的倾斜和起跳弧线相反。外勾跳的正确线痕必须和变刃线痕的主方向一致,如图2所示(与勾手跳一致)。图2: m—主方向。 g—运动员身体重心在冰上的垂直投影. C—在起跳前瞬间的起跳弧线。 d—空中飞行。 e—落冰后的落冰弧线。注释: m:正确的跳跃主方向是在变刃中,在空中飞行必须保持直线运动。 g: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必须保持和变刃线痕相吻合。在起跳前瞬间,它是在点  相似文献   

10.
跳跃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助跑速度(V_1)、起跳速度(V_2)和起跳角度(Q),以及运动员的身高等因素。这些因素在跳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数理关系,给我们的教学与训练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线索。跳远技术的力学原理完整的跳远技  相似文献   

11.
花样滑冰的跳跃动作主要分为两大类:刃类型跳(单足起跳)和点冰类型跳(双足起跳)。上述两类跳跃完全主宰了花样滑冰自由滑的全部跳跃内容。根据每年世界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的情况看出,点冰类型跳在自由滑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它对提高全套自由滑的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取胜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三周跳中,尤其是后外点冰三周跳,几乎是每名运动员在自由滑比赛中所必做的动作。例如:在1978年世界男子单人滑比赛中,共完成了60个三周跳,其中有24个后外点冰三周跳,占三周跳总数的40%。在女子  相似文献   

12.
    
G823.019 9415078青少年田径跳跃运动能力形成的年龄特征[刊,中]/徐佶//宁夏体育科研.—1994(2).—18—19(SML)田径//跳跃项目//运动能力//身体特征//发育//青少年//基本技术//练习方法G823.019 9415080跳跃运动项目的异同点[刊,中]/殷学锋,徐佶//宁夏体育科研.—1994(4).—24—26表3(SML)跳跃项目//助跑//起跳//技术分析//比较G823.02 9403702跳跃项目中力量训练的优化=Optimal strengthdevelopment ifl jumping events[刊,英]/Kutsar K//Mod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主要探讨三级跳远运动员下肢起跳腿与摆动腿动作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使用5部每秒60张画面的摄像机(Canon ZR-60),以2010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女各8名运动员为受试者进行拍摄,采用Dempster(1955)建立的14个肢段、21个关节点的人体模型,通过爱捷运动解析系统实施二度空间的影片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肌肉反应系数男女三个阶段均未达到相关意义;②女子起跳与跳跃阶段较小的腿部劲度可增加阶段距离表现(r=-0.716,r=-0.848,P<0.05);③男子在起跳与女子在跨跳阶段较小的膝关节劲度将有利于阶段距离的获得(r=-0.715,r=-0.821,P<0.05);④髋关节并不是运动员在支撑阶段缓冲垂直力量的关节;⑤摆动腿角速度仅女子在跳跃缓冲与蹬伸阶段与实跳距离达显著相关意义,快速地摆动角速度将有利于运动成绩提高(r =0.727,r=0.850,P<0.05);⑥起跳腿与摆动腿夹角变化在三个阶段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意义.建议:加强摆动腿训练将有利于垂直速度的获得,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结构 田径跳跃技术一般被划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阶段。起跳技术阶段是指人体由水平运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阶段,人体直线助跑起跳产生起跳腾起初速度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跳获得的,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动力,不仅是在起跳腿单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完成退让和克制工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在跳跃项目中,跳跃练习具有与起跳动作非常相似的力量——时间特征,所以,常常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跳跃练习帮助运动员抵抗起跳腿产生的极大冲力负荷,并在短时间内发挥较大的力量。跳跃练习也是一种多关节活动,并提供了发展肌肉灵活性的可能性。跳跃练习的特征可选用与某个跳跃项目的起跳动作极为相似的练习来作最好的说明。例如: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应该突出起跳中的水平速度;而跳高运动员的动能更多地来自起跳时产生的较大的垂直速度。因为跳跃项目中没有三次以上的起跳  相似文献   

16.
提高跳跃运动员下肢退让性工作能力的重要意义冉冰在跳跃项目中,起跳虽是瞬间的,但却也是复杂的。就动作过程来说,它是由缓冲和蹬伸两部分组成的;从肌肉的工作形式来看,起跳时肌肉的收缩是一个连续过程。蹬伸阶段起跳腿伸肌群完成的向心收缩,(克制性收缩)是在缓...  相似文献   

17.
    
G823.019 20016826跳跃运动起跳时的摆腿技术特点及作用=Featuresand function of swinging leg technical in thetaking-off skill[刊,中,A]/骆建,杨善乾//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3).-81-84图2参8(TY)跳跃项目//起跳//摆腿//技术分析//摆动动作G823.03 20016827影响单脚起跳的诸多因素分析与综述[刊,中,A]/常茹//辽宁体育科技.-2001(3).-5-6(XG)起跳//单脚动作//影响因素//运动学//动力学G823.119 20016828跨越式跳高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刊,中,B]/卢建层,李秋梅//体育教学.-2001(3).-28(TY)跨越式跳高//练习//常见错误G823.114.86 20016829跳高运动员心理训练试探=Probe into thepsychological training for the jump sportsman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脚起跳扣球增加立体进攻力度的设想与论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浒  王选琪 《体育科学》1998,18(6):43-46
为了探索我国男、女排新的进攻途径,通过在一般水平的运动员中进行实验,同时根据世界某些优秀运动员跳跃的最佳成绩,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后排队员在进攻中采用单脚起跳扣球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证实了后排队员利用单脚起跳更能发挥人体的腾空(高、远)度,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新技术,也将为战术的发展与创新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伸肌群的退让性收缩能力是体育运动中一切爆发性用力动作获得最佳力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在跳跃起跳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提高起跳腿伸肌的退让性工作能力,是跳跃项目力量训练的共性问题,是跳跃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肌肉力量。它是影响起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教练员往往致力于提高运动员下肢的蹬伸力量和蹬伸速度,即下肢工作肌群的克制性收缩能力。无疑,这是十分重要的。竞技比赛中,起跳的完成虽然是瞬间  相似文献   

20.
姚远  阮棉芳  任峰 《体育科研》2012,33(4):73-76
通过录像分析了NBA与CBA各8场比赛,对比CBA与NBA比赛中各个位置队员使用各种跳跃步法的差异。将跳跃步法按原地起跳、一步助跑起跳、两步以上单脚起跳、两步以上双脚起跳、后撤步起跳、连续起跳、横向移动急停起跳等7种方式进行了归类和统计。结果发现CBA队员比NBA队员更多地采用了原地起跳,而在一步助跑起跳与两步以上助跑双脚起跳的使用频率上比NBA低。相差最大的是横向移动急停起跳,NBA的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使用该步法的频率分别是CBA相同队员的1.6倍、2.1倍、3.9倍。提示:CBA队员应该增加运动中起跳的次数,尤其要加强对横向移动急停起跳的训练与应用。同时要加强对横向移动急停起跳的生物力学研究,为提高训练效果、预防损伤、研发符合篮球运动特点的篮球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