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孟子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指出孟子的政治思想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仁政王道"学说为主线和核心,由此延伸出其他政治思想,最终以"治国平天下"为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2.
"95后"大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凸显、思想开放多元及抗挫折能力不足等特点.通过阐释孟子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及育人方法等方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孟子德育思想的关联,探讨孟子德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道思想最早由孟子系统性地提出,对于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本文概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从"王霸之别"、"性善论"和"民心"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化理解。  相似文献   

4.
孟子和柏拉图分别是古代中西方的杰出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西方文明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以人性观的差异为切入点,从教育内容、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教育目的比较孟子与柏拉图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异同点。并对以孟子和柏拉图为代表的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进行评析,从中汲取有益思想,力图为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亟需打破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困境,重视发挥其他课程蕴含的育人作用。专业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挖掘其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科类专业课程为例,分析文科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为专业课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孟子以论辩著称,其逻辑细致缜密,其思想悠远深邃,其语言气势磅礴,其旨归耐人寻味。通观《孟子》全书,精彩的词汇,机智的辩论大部分建立在以《诗经》、《尚书》为论据的基础之上。作为两部经典,在孟子所处的那个时代,辐射到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孟子》中所引用的《诗经》、《尚书》角度,剖析孟子对《诗经》、《尚书》的解读观,以此来展现孟子对古代文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具体地分析孟子对君、臣、民三种角色的定位和角色期待,可以得出孟子政治思想虽可谓先秦民本思想之高峰却与现代民主和宪政观念相差甚远的结论。从其角色认可及其分工、角色期望与互动到角色冲突和差距,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政治思想的被动与局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孟子的政治思想也为缩小角色差距与促进民主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马延臣 《华章》2007,(5):91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后世称其为"亚圣"且孔孟并称,而他两千多年来政治和思想地位的变迁尤其引人注目.本文旨在大致梳理孟子地位的变迁轨迹,并对其原因作简要分析,希望发现其思想和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承载方式和实现形式,是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和重要手段。从内在教学逻辑及其实施要求而言,议题式教学以学科内容为基本依据、以学科任务为内在要求、以学科活动为实现方式、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深刻凸显“四位一体”的逻辑进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遵循议题式教学的逻辑进路,有效组织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层面上,在梳理其内在逻辑,整合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抓住"四个重大界限"的根本分歧,增强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实践层面上,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抓好大学生组织发展工作,抓牢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孔子以"仁"与"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使其人性论蕴涵着"性善"与"性恶"的两极趋向,孟子与荀子分别将其拓展为性善论与性恶论,体现了人性论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原始儒学演进的内在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12.
孟子重民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其重民思想的逻辑前提;天下“定于一”是其重民思想产生的时代根据;“保民而王”是其重民主张的目的所在。同时对重民思想的历史意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性:二者的教育理念和本质具有一致性,内容上互相交融,诸多方面存在内在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其教育的主张与行动必须回到个体生命本身,以个体生命为逻辑起点,走生活化与人性化的道路,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设计,整合其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以问题、目标、效果等三个导向为思考维度,梳理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内生动力、内在要求和内在逻辑,从而做好思想政治全过程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内在逻辑理路遵循以落实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为内在功能、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为现实观照。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通过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优化过程管理、搭建多元平台等途径来实现多主体、多要素同频共振、相向而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发展历程以及内在逻辑,比较剖析古今中外相关教育性仪式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在强调"扬弃创新、转化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及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成果,进一步找准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效果的内在机制与基本规律,由此提出构建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仁"学思想,将之从道德原则发展为实行王道政治理想的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以推行教化为归宿.在皇权专制的传统社会中,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批判暴政、维护民生的积极意义,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批判专制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定政治意识的本质体现。人民中心发展思想有其内在逻辑,它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基本内容,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要求,以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重要抓手,以党全面领导下的现代法治为根本保证,四者紧密联系,互融共生,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他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体系,另一方面他又为能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权变"思想就是其中重要内容,文章主要结合"反经行权""经权统一"两个方面对其"权变"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关怀"内蕴逻辑矛盾分析,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关怀"逻辑进路,以更深刻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建构起尊重人、关心人、肯定人、理解人、丰富人、完善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关怀"逻辑路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人文缺失"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