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揭示了"神话就是启蒙,启蒙却倒退成了神话"的辩证法,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文化工业现象。他们认为在资产阶级操控下的大众文化已经失去了文化的本真性而沦落为商品,渗透在其中的技术理性加深了大众文化对人们的奴役。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行阐释不仅能够了解法兰克福学派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还能对反思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批判理论的领导人物。本文通过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同撰写的《启蒙辩证法》的分析,阐述了霍克海默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并且探究了科学技术的异化和人性的沦丧和道德的消亡,并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霍克海默的技术批判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实现科学技术回归理性和人性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其成为20世纪批判理论的代名词,应归功于以霍克海默为掌门人的法兰克福理论家们的学术活动。20世纪30年代,霍克海默是一个激进的、富有战斗精神的“社会批判理论家”。二战后霍克海默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转向了悲观的历史哲学并同西德“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妥协。  相似文献   

4.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的新纪元,其中收录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集中体现了二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与"大众文化"不同,"文化工业"是对现代大众文化形式负面特征的描写,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伴生品。"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恰以"大众"、"欺骗"、"启蒙"三个关键词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同一性、蒙蔽性和启蒙性,这在当代中国文化现象中仍有投射,颇具启示意义。然而,精英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论调也构成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局限,应予理性、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5.
霍克海默是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作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思想中始终存在着隐晦的犹太教思想,并坚持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最终把否定神学作为批判理论的新基础。由此,神学构成了霍克海默批判理论不断发展的隐蔽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有两个维度,他关注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也关注人诗意地存在,这两个维度都立足于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否定。霍克海默所揭示的人的理想的生存状态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在他的批判理论中分别被表述为理想的现实世界、艺术的世界和宗教的世界。“另一个世界”的多重表述和阐释源于批判理论所借鉴的思想资源和霍克海默特殊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7.
以往人们关注的是霍克海默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其实他所阐述的文化批判功能,才是其文化批判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西方文明启蒙的后果是用理性这种新的统治替代了昔日神的统治.霍克海默提出了新的启蒙就是文化批判的启蒙,即对启蒙的否定、否定再否定.这种新的否定物就是“文化工业”的出现.文化工业造就了一些失去反叛性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认同的被奴役的异化者,要找回和发扬这种文化批判的反叛性,就要实现新的启蒙.霍克海默通过文化批判的反叛性揭示了文化批判的功能,即辩证的否定.  相似文献   

8.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写的《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具体表现为生产风格的同一性、消费娱乐的欺骗性,并进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对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提出的批判理论,为早期批判理论制定了理论纲领。早期批判理论的基本向度:批判实证主义;坚持人本主义;放弃无产阶级,坚信理论的批判力量。虽然早期批判理论在革命性和实践性上存在历史局限性,但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资本主义新变化中的时代在场。  相似文献   

10.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表现出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但是其悲观性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基于历史背景、个人经历和文化因素这三个语境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论文集《启蒙辩证法》的中文翻译入手,选取渠敬东和曹卫东对“Mittei1ung”(中介)的误译,进而引申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中介”思想的讨论,这一“中介”思想与他们对内在于法西斯主义的反犹主义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启蒙的辩证法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一点:自然似乎真的臣服了,但胜利者也并不就是人本身——最后的赢家属于那个自我经营的中介系统。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二战前后曾对法西斯主义作出独到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本文以赖希、霍克海默、弗洛姆和阿多诺为代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法西斯主义"作一介绍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二战前后曾对法西斯主义作出独到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本文以赖希、霍克海默、弗洛姆和阿多诺为代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法西斯主义”作一介绍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是理解《启蒙辩证法》的视角之一.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利用“主奴辩证法”重构了启蒙的辩证法,将启蒙的源头追溯至西方神话.神话已经孕育了启蒙,但启蒙的精神本质是一种权力意识和控制意识.启蒙的世界意味着普遍权力的总体控制,意味着劳动异化和恐惧的彻底化,这使得启蒙重新蜕变为神话,陷入了新的野蛮主义.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批判启蒙的目的在于重构积极的启蒙概念,重启启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工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立场和时代特征对其加以创新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异化观。通过对卢卡奇、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哈贝马斯异化理论的简要梳理,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是霍克海默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传统理论形成于17、18世纪.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又塑造了它的特性.传统理论起着建设、维护这种社会的作用.批判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批判理论试图扬弃传统理论,通过批判活动改造人类生存状况.它起着一种呼吁、催化社会变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理性批判,抓住了人类主体体现自身本性最重要的支点——理性,对理性自身进行了批判。启蒙理性批判,不仅把工具理性的合理性概念用于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而且用于解释并证明,在人类早期神话中理性的异化就已初露端倪,从而揭示了理性异化的生存论根源。启蒙理性批判发展为法兰克福学派独具特色的工具理性批判。启蒙理性批判,继承了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与科学技术合理化批判,拓宽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野,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自身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8.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是理解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从文献史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己的著作中都回应或批判了《启蒙辩证法》,丰富了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理论资源,且都没有回避《启蒙辩证法》的影响;从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史角度看,他们反思了《启蒙辩证法》的不足,拓展了社会批判理论的主题,甚至实现了范式转向。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来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的.而对于科学技术或工具理性的批判始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更是具体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此这两部著作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对其文化批判理论做简要的分析,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者的良知     
20世纪,在德国有一个以“批判理论”著称的思想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这个学派里的很多思想家都是国际公认的大师,且多是犹太人。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个学派的领军人是马克斯·霍克海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