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大学生是网民重点群体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新媒体技术承载的是新媒体事件,网络的影响事实上是网络上传播的事件扩散引发的连锁反应,而此类新媒体事件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分析分类规律,也就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事件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兴起,加之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局面,使得互联网传播管理面临诸多困境。技术管理可以弥补互联网法律规制和网络道德规范的不足,但其本身的合法性是关键。因此,技术管理应借鉴国外经验,坚持法治原则和透明原则,遵从网络传播规律,最终推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相结合的技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进指明了方向。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收集、传播和获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改变了大众信息获取方式、交流方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A1):1-2
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与新媒体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大众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作为互联网与新媒体受众的高职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网络素养,从而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更好的学习,抵抗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网络素养相关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高职生网络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探索了高职生的网络素养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高职生网络素养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新媒体不断发展并为大众所接受使用。新媒体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便捷性、个体性为传播特征,深刻改变着信息主体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等行为,高中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这为高中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一、借助新媒体自主积累素材——广义阅读是一种理念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自主、快捷地从网络上找到非常丰富的资源,而且学生也愿意采用这种方式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信息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运用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网络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我国国内很多的高校都已经相继建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其教育成果也是十分显著的。在网络新媒体的趋势下,如何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不断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实力,是每一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基于此,主要对高校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进行研究,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市场日益壮大,已迅速形成未来市场导向的互联网经济。但我国的互联网行业仍处在萌芽时期,竞争失序,缺失有效的法律规制,严重阻碍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损害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及消费者权益。应建立健全互联网行业反垄断法律法规,解决互联网行业存在的"市场失灵"及"规制失灵"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现代社会中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成为一种必然。作为信息传输、话语表达、信息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正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新媒体实现了语言、思想、信息等双向与多向交流沟通,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传播模式;它的互联网传播特性,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界限,大大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它丰富了大众获取知识的渠道与方式,大众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炫富事件此起彼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归纳了网络之所以成为"炫富"的平台和助推器的原因,试图寻找网络炫富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对"炫富族"所具有的心理以及网络炫富对大众社会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交流以及学习的工具。但是,由于网络的广泛性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特征,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对于网络舆论而言,它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弥补了传统舆论的不足,但是同时随着它的发展也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的影响,如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网络暴力以及非理性的舆论传播。本文主要通过法律视角来对网络舆论传播的暴力以及理性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网络舆论的优点最大化,使其在社会监督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