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兰新第二双线高速铁路西宁隧道断面大、埋深浅、围岩为湿陷性黄土、卵石土,地下水丰富,下穿既有兰西高速公路,地质条件复杂,为铁道部一级风险管理隧道,施工难度国内罕见。施工中采用大管幕超前预支护,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辅以洞内降水等措施,最终得以安全顺利完成下穿施工任务,取得显著地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复杂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长沙西北下行联络线罗家一号隧道下穿新建杭长正线曾家岭一号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施工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以位移与衬砌应力增量控制为准则的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确定了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即强影响区、弱影响区以及无影响区,找出了近接施工过程中控制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指导了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周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结构型式,最大埋深70 m。隧道工程区为黄土地层,隧道出口段70m范围埋深在5-18m,属超浅埋黄土隧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6.12 m,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并波及地表。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时形成封闭结构。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篇文章首先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的施工原理进行概述,从开挖方法、隧道支护、辅助施工三个方面,对浅埋深挖施工技术进行解析,并结合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郑万铁路重庆段隧道工程多次下穿沪蓉高速公路,面临施工工法复杂、分部开挖单位多、作业空间狭小等不利因素,导致机械化掘进慢、施工成本高。以巫山隧道下穿沪蓉高速岳家岭隧道施工为例,在满足既有结构安全稳定前提下,经方案比选、结构安全验算及论证,增强预支护体系和优化分部开挖单位,采用上台阶中隔壁法和台阶法相结合的开挖支护方法施工,建立既有构筑物和新建隧道监控量测管理机制,解决机械开挖空间狭小问题,实现安全快速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6.
厦门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大断面的海底隧道,其陆域段埋深极浅,需下穿一条省道,地表建有众多构造物,施工中采用CRD工法,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陆域浅埋段.目前,海域段软弱围段正应用本工法施工.对陆域段浅埋暗挖段CRD工法,在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为相关工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建铁路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时,既要保证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又要使公路保持运营状态,不产生较大的沉降,因此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法,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以及公路路面沉降控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巉以中川隧道下穿天公路工程为工程背景,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国家现有规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最优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复杂,致使围岩应力发生多次重新分布。尤其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如果施工工序不合理,必然导致衬砌裂缝的出现。以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隧道为背景,指出偏压荷载、地下水和不合理的施工工序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成因,分别采用设置挡土墙、地表排水、注浆加固、先施工浅埋侧等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公路大跨度隧道在软弱地质、富水、浅埋、偏压等复杂情况下,系统地讨论进洞、开挖施工方法,介绍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具体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10.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复杂,致使围岩应力发生多次重新分布.尤其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如果施工工序不合理,必然导致衬砌裂缝的出现.以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隧道为背景,指出偏压荷载、地下水和不合理的施工工序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成因,分别采用设置挡土墙、地表排水、注浆加固、先施工浅埋侧等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
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建筑物往往引起建筑物沉降变形,对既有线路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威胁。介绍某地铁区间周边部分危楼建筑物风险处理的技术措施。经对比分析,采用洞内双排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案,实施方便,对工期影响较小,且经理论验算,能满足周边建筑物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马迹塘至安化高速公路康家台隧道浅埋段过冲沟,埋深5~20m,冲沟常年流水,最浅埋深5m。本段地质为碎石土,强风化砂岩,节理发育,构造裂隙发育。岩土层内含少量第四系孔隙水及构造裂隙水,雨季水量较大。为此,研究并实施自进式锚杆结合小导管预注双液浆的施工方案,以期快速、安全、高效通过上述复杂的地质浅埋地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浅埋下穿式箱涵桥顶推施工的施工方案、方法,并结合湖南省株洲市欧洲工业园新东路下穿京港澳高速跨线箱涵桥的工程实例对浅埋式箱涵桥顶推法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施工顶推过程易发生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同类项目的施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滁州学院学报》2020,(2):23-26
针对贵州某高速公路隧道左洞在开挖进程中出现的塌方冒顶事故,提出了岩溶区隧道浅埋段塌方的治理方案,根据该隧道左洞进口段处于岩溶区,且属于隧道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对引起塌方灾害的致灾诱因进行了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比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隧道塌方冒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溶浅埋隧的致灾诱因有软弱围岩体、丰富的地表水水量以及对岩溶区认识不足的工程因素等,其中隧道周围存在溶洞和施工开挖掘进是主要诱因,溶洞所在断面的应力释放主要发生在开挖瞬间。  相似文献   

15.
通过隧道施工实践经验,分析浅埋、偏压小净距偏压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主要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隧道进洞施工安全,提出类似隧道的关键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技术难点和重点等关键技术,对相关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等工程项目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阿拉坦隧道出口为例,介绍在松散软弱、浅埋地层中的隧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取得了浅埋段隧道开挖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新建铁路线交叉穿越既有公路线和铁路线的施工是隧道建设中的技术难点之一,因施工不当引起的路面变形甚至坍塌,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以新建赣深铁路林寨隧道为背景,结合隧道下穿S229省道的工程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标段的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对隧道开挖下穿既有省道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林寨隧道下穿既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给我国城市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浅埋隧道工程开始纳入到我国城市的施工建设当中。但是,隧道施工必然扰动地层,从而造成相应的地层变形,并进一步对城市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等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对浅埋隧道的沉降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理论总结出相应的浅埋隧道施工所引发的地层变形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浅埋隧道工程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中,不仅要确保新建隧道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而且还应该确保地表安全的既有结构。隧道施工面临隧道结构整体沉降、全风化花岗岩遇水软化、裂缝控制及建筑物差异沉降等问题。基于系统性分析隧道施工特征和控制措施,为实现控制方案可靠性,本文基于浅埋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分析与探讨建筑安全控制实验。  相似文献   

20.
结合长春火车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工程实例,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隧道施工过程,按施加常规地面拟静力列车荷载的方法,获得了极浅埋隧道施工时地面最大沉降值及其分布规律,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列车运营的绝时安全和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