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运用语料库对现代汉语"敢"字的义项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敢"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敢"字的解释存在漏收义项及组成的复字词漏收词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元曲选》宾白的选择问句以使用关联词为主要形式,由“是、可是、也是、还是、也、却是”等关联词构成不同的选择问格式。我们通过对《元曲选》宾白的穷尽性调查分析,认为其选择问句具有如下特点:关联词比现代汉语丰富,其中“是、可是”出现频率较高;选择问句的格式比现代汉语复杂。  相似文献   

3.
语文辞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形式。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多功能词典》、《新华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辞书,对它们关于农具这一语义场的收词及释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指出目前辞书在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辞书编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健 《现代语文》2007,(5):63-65
1.引言"一律""一概"和"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个副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这三个副词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些其他的虚词著作也基本因循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说法。我们就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主要依据简要地介绍一下它们作为范围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开始融入现代汉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在网络交流中"词不达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时常发生。本文拟对网络语言及其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力图找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途径、方  相似文献   

6.
在文本的自动句法分析中,歧义的消解是一个关键而又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采用蒙太格语法对汉语短语的结构歧义进行语义排歧的一种筛选模型。该模型以机器可读词典《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和《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为主要语法和语义知识源,从"约束"排歧和"优选"排歧角度出发进行语义排歧。  相似文献   

7.
毛雪 《语文知识》2016,(21):37-40
一、现有学习词典对"办法""方法""方式"的处理本文主要参考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和《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对"办法""方法""方式"的解释。《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以下简称《学习》)的解释如下:【办法】[名]处理事情的方法。【方法】[名]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的门路和办法。【方式】[名]讲话、办事等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有很多双及物结构用例,按动词语义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给予""服务""取得""处罚""叙说""施加""债务"等7类。本文通过语料具体阐述这7类,并对其宾语的结构、语义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从《红楼梦》时期发展到现代汉语,双及物结构的变化不大,其中O2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否定副词"不"的虚化现象考察》①一文的基础上,分析"X不"形式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否定副词"不"虚化的渐变历程可以得到普通话、方言、古汉语等多种材料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红楼梦》为基点把量词的特殊结构形式"打+一+V"、双音节同形动量词(AB一AB式)展开,以及将"V一V"式和"VV"式作比较分析,对它们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我们认为《红楼梦》正处于两个语言时代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1.
张治平 《学语文》2014,(1):69-69
正笔者在查找北京大学语料库的时候,发现古代汉语中运用"三十而立"的语句有57条之多,现代汉语中使用"三十而立"的语句也有65条。但在词语拓展查找中,竟发现,现代汉语中使用"三十而立之年"的语句有两条(见①②),而这一点在古代汉语中没有使用过。①到现在,年届三十而立之年,李连杰做任何事都告诉自己不辜负老母的期望。(《李连杰可望成为国际动作巨星》)  相似文献   

12.
记得1963年在郑州大学中文系讲授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时候,喜逢张弓先生《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出版,燃眉之急手捧此书,获益之多难于言表。1988年在与台湾修辞学界交往中获悉,海峡彼岸作为大学教材使用的,也推崇陈望老的《修辞学发展》和张弓先生的《现代汉语修辞学》。1991年3月,我国台湾空中大学人文学系教授沈谦先生访问海南参观寒舍书斋时,对张弓先生《现代汉语修辞学》爱不释手。当他得到一本由我花了一百余元复印好的张先生的书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对此人现代汉语·文字》教学应负有一定责任。现行《现代汉语》教材中古文字学和汉字史内客讲了不少,而记录现代汉语的现代汉字却讲得较少,这对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汉字不利。高校人规范用字意识不强,即是其自身用字欠规范的根本原因,又是社会用字混乱的重要原困。因此,更新《现代汉语·文字》内容,对促进整个社会用字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闫德胜 《学语文》2014,(2):58-59
正1998年1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其第597页"闫"一词条注明:"‘闫’不是‘阎’的简化字。‘闫’和‘阎’是两个不同的姓。"2010年4月语文出版社出版了与上一部《字典》系同一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二版)。该词典第1509页,对"闫"一词条依然是这些字句的注释。我们对此颇有异议。近几年我们续修了我宗支《闫氏家谱》,查考  相似文献   

15.
贾君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7):98-100,115
明末清初,“把”字句的使用相当宽泛,通过对《醒世恒言》中所使用的“把”字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将其与现代汉语的“把”字句进行比较,发现该时期的“把”字句主要存在这样两个特点:“把”的宾语表达的语义关系更加丰富;“把”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在比较中,试图简单概括“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光照下闪现于世界和时代的,现代汉语的研究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改革势头。《现代汉语引论》的出版,体现了时代的必然性和改革的必然性。《现代汉语引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对现代汉语的定义作了重新界定。2.把现代汉语既放在历史的进程中进行考察,也放在世界语言系统中进行考察。3.从逻辑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传统划分的几大块重新进行划分。4.把现代汉语意义放在静态和动态的平面内进行考察。5.把现代汉语放在话语交际中进行分析。这部教材体现了编著者对现代汉语的认识,它既有与一般教材相通的一面,又有其独自的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17.
罗业永 《考试周刊》2009,(37):37-38
本文的现代汉语副词词条以俞士汶等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以下简称《详解》)为参照系,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下简称《词典》),利用北京大学汉语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近千万字的语料,对《详解》中的副词进行一一验证.针对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及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19.
状字是《马氏文通》中的一个字类,《马氏文通》中状字除可修饰动字、静字、名字、代字等外,还可以"自状",即状字可以连用作句子成分,而现代汉语的副词一般是不可以修饰副词成分作状语的。本文通过对古典文献中一些作品的考察,来分析一下《马氏文通》"状字"自状现象,描述了哪些状字可以连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连用,它们连用都有哪些形式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以"意思""处理"和"僵硬"三个现代汉语常用词为例,使用北京大学语料库的相关语料,调查分析上述词语特定词性的义项。再将调查结果与《现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进行对比,指出其在义项概括和义项排列顺序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该词典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