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备课是上好课的前题,要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抓好备课。可是,提起备课,大多数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的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却没有多大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只要认真研究一下教师写的教案就会明白。以语文教案来说,解词、句义、段义、中心思想等对教材的理解,教学参考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还要再把它抄到教案本上,可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却没有,只有教什么,没有怎么教。有的教案好一些,但认真一看就会发现,它和范例教案是一样的,是照抄的范例教案。这哪里是在备课?是在机械地应付。难怪教师说它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每学期教师要写三四本教案,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一应俱全。多数教师普遍认为:备课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应付检查的无奈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太大关系。以语文教案为例,段义、句义、解词、中心思想等对教材的理解,教学参考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可还得再把它抄到教案本上。  相似文献   

3.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上课的依据,是教师在单位课时内教学活动的文字反映,是教学的中间环节,写好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由于专业课不同于文化课,因此,要写好专业课的教案,就必须明确它的特点。一、计划性和科学性写教案是备课的终结,又是讲课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它是教师经过备课,以单位课时设计的教学方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上课的依据,是教师在单位课时中教学活动的文字反映,是教学的一个中介环节。写好教案,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计划性,是至关主要的。写好教案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高度重视它,就要熟悉它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位做过教师的朋友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时,曾经“心有余悸”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害怕写教案了!朋友当初属于那种“教而优”型的教师,他说的害怕写教案,绝不意味着不愿意备课。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写教案的吧!现在我们许多教研部门和领导都很强调备课,一些市、县搞的“教学五认真”、“质量在课堂”等主题活动无不把备课置于首要位置。但强调的往往是刻板的模式备课,写出详尽的“规范”的教案。比如语文每一课教完都要写课后小结,每一课时都要有板书设计,大小测试都要做卷面分析,都要写讲评教案,每一次教案都要写满两页纸……这就好…  相似文献   

6.
曾敏生 《江西教育》2003,(14):30-30
窗明几净的学校办公室里,案头上摆满了各式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们正埋头伏案,神情专注地“写”教案。如此场面多么令人感动,然而又是多么让人叹息:教师的精力都用在“写”教案上,岂不是教案拖累了教师。教师们都知道这里所谓的“写”教案,实际上大多数教师是抄教案,因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且规定了总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对每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等,都要求教师认真书写到教案本上。如此规格的教案一课时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来写。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7.
一、备课≠备教案什么是备课 ,顾名思义 ,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 ,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 ,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 ,项目填得齐全 ,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 ;如果谁没有写教案 ,那一旦发现 ,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大帽子 ,不仅要受批评 ,甚至有年度考核不合格面临解聘的危险。于是乎 ,写教案成了备课的全部。这实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误区!本文不打算探讨教师年年重复写教案这种行为的实效性如何 ,单就对备课的理解而言 ,写教案决不就是备课…  相似文献   

8.
一位做过教师的朋友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时,曾经“心有余悸”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害怕写教案了!朋友当初属于那种“教而优”型的教师,他说的害怕写教案,绝不意味着不愿意备课。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写教案的吧!现在我们许多教研部门和领导都很强调备课,一些市、县搞的“教学五认真”、“质量在课堂”等主题活动无不把备课置于首要位置。但强调的往往是刻板的备课模式,写出详尽的“规范”的教案。比如语文每一课教完都要求写课后小结,每一课时要有板书设计,大小测试都要做卷面分析,要写讲评教案,每一次教案都要写满两页纸…  相似文献   

9.
每个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要备课写教案,由初登讲台带着几分恐慌甚至畏惧不知所云,到经历过一番教学实践的磨砺后,成竹在胸、就轻驾熟的组织教学,都与其认真备课写教案是分不开的。因此,我校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中,把教师的备课写教案视为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有机会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很受启发,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怎样备课.我发现有些老师备课,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熟悉教材,吃透“两头”,精心设计教法上,而是花在写教案上.有些语文教师一学期要写四、五本教案,一课书也要备它十多页,但从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照抄教学参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念认为,备课就等于写教案,没写教案就是没有备课。殊不知“备课”与“写教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确切地说,写教案并不能代替备课的全部。备课的过程包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想教学方法、书写课时教学计划、对课堂情况的假设、课后作业的布置等等诸多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课是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预演”和“假设”。不管你事先“预设”的如何精妙、周到、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是备课,写教案就是其中的主要环节.教案只是备课的基本构思,如果教师简单地认为教案就是一本知识集合,那么就失去了备课的真正意义.教师应当重视备课,认真备课,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教师如何备课,备课的质量如何?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如何上课,如何在课中开启学生的智慧门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并写好相应的教案。教师上课可以不看教案,但不能不备课和不写教案。教师认真备课,同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并改进备课和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整体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备课中除了应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重点、…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工程,涉及到的要素很多,而备课则是关键要素之一,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也就是写教案。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可以说,教案的编写就是教师把备课的内容书面化的过程。但现在普遍存在着为写教案而写教案的现象,甚至只是玩"文字搬家"的游戏,检查者也只是看书写是否整齐,环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呢?我想,作为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积累,而忽视教学技能的提高是行不通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呢?一、“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要备好课。但每当谈到备课时,很多教师总是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相似文献   

16.
谈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这实在是很不新鲜的话题。笔者所以还要旧话重提,是因为有人至今还没有将二者的关系真正理清。理不清它们的关系,就要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备课需要备什么呢?当然要备的东西很多很多,不过最主要的是需要教师认真领会大纲精神,反复研究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实际,设计编写课时汁划(教案)等。可见,备课是上课前所需完成的许多复杂而具体工作的总和。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写教案  相似文献   

17.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必须做到三个明确。一、明确备课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应该一生都在备课。”的确,通过备课不仅能使教师充分掌握教材,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设计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尽管教案的优劣与课堂教学效果不能绝对画等号,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教柔写得认真.从教案上看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环节有序,教学思路清晰的教师,他们的课也就上得有条有理。反之,那些教案过分…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工作,就必须上好每一节课。怎样上好课,这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认真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教学应按教案进行,不能随意发挥,但也不能被教案所束缚,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使用教案。其次,要全面  相似文献   

19.
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既是教师备课工作的具体体现和最后的文字落实,又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蓝图和方案。编写好每节课的课时计划,是上好每节课的必要条件。为了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我们想在本文中,从方法论上谈淡编写课时计划的一些粗浅意见,以供大家研究、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20.
中师生要上好数学实习课,第一要认真备课,第二要有较为扎实的各种基本功。但是从一个学生到走上讲台当一名教师,毕竟是一次质的飞跃,而编写小学数学教学片断教案及其试讲,则可以作为实现这种飞跃的一个中间环节。 (一)教学片断的选择。教学片断一般应取小学数学新授课的课时教学计划(教案)中的前面一部分内容。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只写到新授部分为止,不包括小学生的练习)。它也是课时教学计划最重要的环节,对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