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冉 《文教资料》2008,(25):7-9
姜派乃南宋词坛风格宗尚姜夔词风的一个流派,在南宋词坛影响极大,但历来对姜派词人的构成却颇有争议.本文通过探讨历代论家有关姜派词人的评判.确定该代表词人为姜夔、张炎、王沂孙和周密.  相似文献   

2.
宋遗民词人隐逸词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遗民词人 ,是宋词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 ,本文从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 ,对其中的隐逸词进行考察 ,结合宋亡后士大夫心理与境遇的分析 ,探求宋遗民词人的心奥 ,试图为宋末元初遗民群体中隐逸词的特点找到社会文化学依据。运用社会文化学的眼光 ,详析宋遗民词中隐逸词的新特点 ,并联系宋末元初那一特定历史时代的具体情况 ,试对宋遗民词进行认真 ,允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南宋皖江词人群体是本文试图构建的一个文学群体,他们以共同的诞生地域为纽带,奉理学为共同的学术渊源,以朱熹为宗主,在南宋词坛上,他们代表了词坛创作的一般状态,词作体现出鲜明的士大夫色彩,在词的体制和题材上有较大开拓。  相似文献   

4.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西湖作为杭州的一个风景名胜,一直以来就是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流连徜徉的地方。南宋灭亡之后,西湖更成为南宋遗民心中故国的象征。遗民词人的西湖词,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那一段血雨腥风的朝代更迭中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周密、张炎、罗志仁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梁溪词人群体的形成受到地域文化、家族姻亲、交游唱和等多种因素影响。于创作上,既追求新变,又恪守传统。其词学思想主要包括“尊体论”“词律论”“性灵论”“创作论”四大方面,在与词坛桴鼓相应的同时也融入了新的思考。梁溪词人群体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交流碰撞、交错并存,并最终走向浙派,它们共同助推了清代词学中兴。  相似文献   

6.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辛派遗民词人的代表。在他的咏物词中,可以考订为暮年创作的有10首。这些词代表着辛派遗民咏物词的总体风格,继承了宋词咏物传统审美标准的形神兼备和寄情遥深,但与同时代紧紧追随传统的其他遗民咏物词相比,这些词在寄情方式上打破了对物的依附,入情而忘物,更多地直接抒发悲情;意境关系上并不追求浑化天然,而是大量运用正面抒情、直接议论和借物造境,词作风格情调激楚苍凉、真切明朗。  相似文献   

7.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遗民词是唐宋词光辉的最后一页。在宋元之际的词坛,遗民词人形成了江浙遗民词人和江西遗民词人两大创作群体。这两大群体的词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如都具有隐逸的思想特征,创作题材上都由舞榭歌台、秦楼楚馆的男女艳情转为自然之景、隐居之乐等。但是,他们又各具特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就意象的选取、词风的追求、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南宋江浙遗民词和江西遗民词二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16,(2):41-45
地域性、家族性是明清文学的两大特点,这也是明清词坛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晚明以降,词学的兴盛、词体地位的提高,促使地域词人群体、家族词人群体迅速崛起,形成江南词学兴盛、词派纷呈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现象。家族词人群体构成郡邑词派的骨干,其中家族女性词人群体辈出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词坛现象。明清之际家族词人群体的繁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于研究清词中兴和清初词坛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遗民词人的交游唱和词是宋元易代之际词人交游唱和之风盛行的反映,是特殊文化形态下民族心灵历程的记录,是词体文学由传统“应歌”向“应社”转型的产物。所以,宋遗民词人的交游唱和活动,不同于以往诗人词客的风流雅集、诗酒唱和而带有亡国遗民隐逸生活实践的性质,对遗民词人群体的形成、群体人格精神的建构和创作范式的改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宋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之风盛行的成因中,可以看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某些时代风气、文人心理、生活观念、地域特点、社会审美习俗、文学创作倾向等,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金莲川藩府文人中的优秀词人,形成一个有着相同的政治目标和生活环境的特殊词人群体。他们的词创作,是藩府文人思想情致的显现,也是时代风会所造成的藩府儒士文人群体心态的一个缩影。其词作题材相近,风格相似,表现出典型的河朔地域词风,纯朴质野、伉爽清疏、豪旷雄健。金莲川藩府词人群体,在金末元初北方词坛影响很大,对元代词的创作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其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南宋遗民词人张炎的隐逸词有道家和儒家两个源头,反映了当时一批封建土大夫较为普遍的避世思想,很能引起大多数遗民词人的共鸣,使得宋元元初隐逸词作丰富而普遍盛行,并成了词坛风气。这对诗歌、散文的创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元曲和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清代浙西词派对蒋捷《竹山词》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词派是以浙西一地为主的词人群体,在清初以至中叶影响了当时词坛的走向。以朱彝尊、李符等为代表,不仅推尊南宋词人姜夔、张炎,还与阳羡派的词学观念相交叉,对于宋末遗民词人蒋捷持有浓郁兴趣,积极评论、仿效、借鉴其《竹山词》,并以群体唱和蒋捷[惜秋华]为高潮,提升了蒋捷的词学地位,揭示出浙派更深层的词学图景,进而丰富了清词的中兴局面。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江西词人以《词学季刊》《同声月刊》《学衡》《青鹤》等杂志为依托,分别形成以夏敬观、龙榆生为领袖以及以王易、胡先骕为首的两支词人群。江西词人群体是以地缘、业缘、学缘为纽带结成,他们早期词学梦窗、彊村,词境质实、词风晦涩、情感沉郁;20世纪30年代中叶后标举"苏辛",以词纪史,书写时事,词风飚烈。民国江西词人群体不仅延续了千年词统,以词记述民国特殊时期的家国史、学人心灵史,更促使时代词坛风会由"梦窗"转为"苏辛",为新中国培植了大批词学传人。  相似文献   

14.
经过检阅多种总集、选本、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当下可以考得至少一百七十九位湖北词家。按所属时代与府县区域综合列表统计发现,历代湖北词人的地域分布不太均衡:以武昌府江夏、汉阳府汉阳、黄州府黄冈为核心的鄂东地区是湖北词坛词体创作的中心所在,清代、民国鄂东地区是湖北词坛词体创作的双重重心所在;鄂省内部州县的词人分布也不均衡,江夏、汉阳、黄冈三个府治所在地的词家数量在所隶三府乃至全鄂所有州县中均处于相对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15.
南宋遗民词人,是宋词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本文从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对其中隐逸词的特点进行考察,结合宋亡后士夫心理与境遇的分析,探求宋遗民词人的心奥,试图为宋末元初遗民群体中隐逸词的特点找到社会文化学依据。运用社会文化学的眼光,详析宋遗民隐逸词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人间词话》的大部分篇幅是用来品评历代词人得失的,这些评论是王国维词学理论提出和阐释的重要载体,也是理解和把握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通过对《人间词话》中涉及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论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从朝代划分来看,王国维推崇唐五代、北宋词,而贬低南宋、明清词;从品评标准来看,王国维追求"真景物,真感情"之境界;从词派认同来看,王国维注重词人间的师承关系,力图革除清代词坛流弊。  相似文献   

17.
南宋淳雅词派导源于江西,因而其中多有江西人,如首倡者姜夔、承继者张辑、赵崇山番、利登、俞国宝等。然而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人中除姜夔之外,其余很少为人们所知。为此,本文全面地考察分析了他们的词作,力求客观地揭示出他们词作的审美特色和整体风貌,并对他们在宋代词坛的地位和贡献作出较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徐静 《文教资料》2011,(36):31-33
王微是明末妓女词人,其创作受到时人很高评价。但由于特殊身份和时代因素的影响,王微的生平诸问题如生卒年、婚姻、拜访憨山大师的时间等均未厘清。对王微行年的考察,不仅有助于研究其人其词,而且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明代词坛生态。  相似文献   

19.
南宋遗民词人在亡国入元后的生活里,经常性地怀念在故国时的生活,在痛苦的现实生活里回忆往日的欢乐旧事,更增添了他们的感伤惆怅。这种由今昔对比产生的怀想之悲,是南宋遗民词人群体悲剧性心灵体验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凄凉一片秋声——蒋捷词意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末元初词人蒋捷《竹山词》好写秋景.好用秋色,从“秋”、“雁”、“梦”、“窗”等几个典型意象中,可以管窥其作为南宋遗民悲凉、凄楚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