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近代留德教育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高潮。留德学人多,成就突出。其成因既受国内人才需求、留学政策的推动,也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留德学生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留德教育具有学科专业集中、学历层次较高、留学生组织活跃、留学途径多样等特点。1920-1930年代的留德热潮,对中国社会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留德学人英才辈出,涌现出周恩来、朱德、陈寅恪、季羡林、冯至、陈省身、朱家骅、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国内一些大学汇聚不少留德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治学传统,以蔡元培、马君武、顾孟余、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留德学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的留德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的留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第一批留德军事生的派遣是清政府创建海军计划的衍生品,是中德双方利益考量的结果.军事生留德计划从最初商议到最后成行不到半年,其效率既源于中方改善武备、壮大军事力量的迫切愿望,也来自德方跻身中国,弥补其欧洲"迟到民族国家"之遗憾的强烈需求.军事生在德留学期间受到德方高度关照.七人中三人在普鲁士陆军部队受到良好军事训练,学成归国,其他人则因种种原因学业半途而废.第一次军事生留德行动乃为偶发行为,且规模有限,管理缺少定规,但为清政府未来的留学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后来选拔留学生的重要参考条件;其次,它为中德未来的军事合作找到了方向.留德军事生的派遣此后逐渐形成规模,德国军事教官和顾问也自此源源不断来到中国.1876年第一批留德军事生的派遣将中德军事关系推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2年4月1日起实行的赴德留学政策,凡准备自费前往德国留学的申请人,包括以留学为目的的语言学习申请人,都一律须通过留德审核部的审核。审核部的全称为"德国大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成立于2001年7月,是由德国大使馆文化处设立的审核赴德留学人员材料和资格的官方机构。审核部的主要工作是对预备赴德留学的中国申请人的资格和学历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在审核后出具相应的审核证书。审核证书的有效期为两年,延期审核证书的有效期为一年。审核证书已成为中国学生申请德国高校学习位置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中国文化,不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单纯延伸,而是在同西方文化激烈冲 撞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西学东渐中,德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而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哲学的传播,不仅播种了科学、民主、法治的理念,而且以其新的伦理价值为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型注入了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CASD,以下简称团体联合会)于2002年由6个专业学会——中国留德学者学生计算机学会、中国留德学者学生经济学会、德国同济校友会、中国留德医学学会、留德中国物理学者学会和中国留德化学化工学会发起,并于同年10月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正式成立。它是一个在德国柏林法院注册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其宗旨为:代表和维护全体中国留德学者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各专业学会和学生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留德学者学生与德国社会各界以及华人国际社会的联系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和中国开始建立现代化经济和外交关系的时期,德国正处在全球经济和军事强国的地位上,而中国正在努力设法获得西方技术和军事装备,这对于增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势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意义上,清政府希望得到德国的专业技术,以求达到自强的目的。因此,当时双方关系处于互惠状态。从双方面关系发展来看,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德关系的持续发展,仍然是沿用了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中德关系发展的模式。在中方看来,1897年德帝国主义涉足中国之前,德国表现为是一个值得尊重、值得效仿的国家,主要是德国能通过军事手…  相似文献   

7.
在获得德国大学博士学位的留德学生中有不少学习法学的学生,他们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制建设和中德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尝试以二战前在德国荣获法学博士的中国学人为主线,分析留学人员的留学生活、研究理念和题目、学成后对于中国法制建设的努力,从而探讨留德法学博士在知识传播和制度建设以及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成就,同时分析影响他们发挥更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05,(4)
在柏林举办的一次中德教育研讨会传出消息,根据DAAD的统计资料,从2002年以来,德国有关机构收到的中国学生留德申请数量逐年下降,其中2003年比2002年申请人数下降一半,而2004年又在2003年的基础上下降10%。但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参赞刘京辉女士则在会上表示,中国在德国各大学留学生人数目前仍然有两万五千人之多。在这次研讨会上,来自D A A D的布鲁姆巴赫博士(D r.Blumbach)介绍了中国学生留德的新趋势。布鲁姆巴赫博士向与会者称,中国留德学生近年来已经成为德国大学第一大海外学生群体,但其人数并不会无限止上升。事实上,近年来申请留学…  相似文献   

9.
郑汉根 《海外求学》2004,(20):60-61
持续了几年的盲目留学德国热潮之后,如今到德国来留学的“小留学生”少多了。首先,原来比较混乱的留学中介机构得到整顿;其次,学生和家长对到德国留学的态度更加理性;最主要的是德国于2001年特别对中国留学生设立的“留德审核部”,对规范中国学生赴德留学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外传真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在外留学人员以各种形式欢度新年,并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德国   2004年12月31日晚,应中国驻德公使衔教育参赞刘京辉博士的邀请,来自柏林德国心脏病中心、柏林自由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以及留德中国物理学者学会的近40位中国学者,来到教育处,与这里的工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原因:20年代电影业畸形发展的反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形势的激发;左翼文学运动的催化。左翼电影在严格的审查制度、法西斯式的暴力侵扰以及来自其他阶层电影人的理论冲击的合力“围剿”中艰难前行,始终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创作方向,同时也促进了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成就主要表现在:拓展了社会性的主题,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探索了民族化的表现风格,发展了有声电影的技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主要有三种型态 :“主旋律”电影型态 ,“百姓”电影型态 ,“新民俗”电影型态。呈现出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3.
电影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很快便在各大城市传播开来。到了1920年代,中国的电影产业萌芽已经初具基础,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时期的电影产业表现为从业者追逐娱乐至上与利润最大化,而教育界则开始探讨电影的教育属性,为电影产业的多路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保华 《天中学刊》2009,24(4):94-96
人类精神史上的"死亡意识",归根结底就是寻求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的意义或价值的形而上思考.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浪漫主义作家们秉承着德国浪漫哲学的影响,以"死亡"为维度,在超越性的哲学沉思中表达了对自我生命价值、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检察官职业化建设显得更为紧迫.文章从检察官职业化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检察官职业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从严格检察职业管理、加强检察职业培训、加强职业保障和完善检察职业监督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检察官的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近代科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第一次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科学家群体.本文对该时期科学家群体的一些基本问题——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以及留学经历、精神特质等--进行了分析,并揭示它在多个层面上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特点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艺术歌曲形成于“五四”运动以后,并于30年代发展成熟。以萧友梅、赵元任、黄自为代表的作曲家,将欧洲作曲技法同申国诗词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在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和民族化和声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之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30年代中国话剧的创作主体接纳、借鉴精神分析学理论来改造戏剧性,不仅关注该理论本身所包含的合理性与偏颇,而且还立足于戏剧本体的规范,用高超的艺术手段将之吸纳融化,促进了话剧艺术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第二波西学东渐潮流中,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独树一帜,格外显眼,得到广泛传播和研究。在萨特美学与汉语思想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上,其美学思想的人学价值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本质论美学,并在存在论美学视域下参与到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探索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电影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胆探索景象。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扛起了反叛传统创作理念、创作原则的大旗,在审美观上追求真实,在哲学观方面对人进行深刻的剖析,表现出自在、坦然的生命意识,在创作原则方面,大胆地强化观念、细节、造型,淡化主题、情节、人物。这种探索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银幕时空,就探索创新而言,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作为电影——这种大众的艺术,过分追求创作主题的哲学理性、创作手段的主观个性,而失去大量观众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