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课前:关注场地布置,亦关注学生参与情况《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第5条指出:课前,按课时计划完成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扰;提倡让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轮流值日制度。因此,对于课前场地器材布置,我们认为让学生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明白练习的方法与路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场地器械布置,能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基本的保证。可以这样说,一堂成功的体育课,离不开合理的场地器械布置。但是,场地器械布置有时费时费力,光靠教师不行,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协助老师完成场地器械的布置,这样既密切了师生关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又节省了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课前要认真备好课,布置好场地器材,准时上下课,课上组织合理,井井有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情的好习惯。教师平时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体育教师端庄的仪表、健壮的体魄、和蔼的态度都能形成对学生正确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语言的生动简练以及对学生的语言激励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正>一、场地布置应迅速高效课堂场景还原:教师讲解场地布置方法,学生不明白摆放的具体位置,无法快速高效完成。建议:教师课前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幅该环节的场地布置图,课中让学生拿出示意图按图摆放,既方便快捷,又有序高效;或课前准备一幅本环节的场地布置图,课中利用现场的大屏幕展示,学生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5.
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组织工作,是教师能否按计划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场地器材布置合理,不仅有利于增加练习次数,提高课的练习密度,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就成为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文江 《体育教学》2012,(10):71-72
体育场地器材布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充分地利用体育学习资源进行的整体的规划和周密的设计。它包括对场地区域和方位的选择、器械的摆放形式等。场地器材布置规范地讲是教师课前的行为,而我们教师在表现这种行为时,需要遵从一定的原理去设计,这样才使得场地器材发挥应有的作用,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那么场地器材布置的具体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从增效、激趣、教育、保安四个方面去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要上好一节体育课,不但要确定适当的教材,选择好教法,学生练习时注意做好保护与帮助,还需要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认真准备和安排好教学场地。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编制紧、工作忙,课前要准备和安排场地,自然要花费体育教师不少时间,看起来有点得不偿失;但是场地安排好了,上起课来学生行动有章法,调度有板眼,行行止止,条理分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场地器材杂乱无章,学生到时无所适从,教师就必然要把很多时间浪费在教学组织工作上,无形中给时间打了折扣,达不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一、借助场地器材,培养良好习惯在场地器材布置、管理中,要体现规则意识,培养爱护器材和自觉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习惯。《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的第5条指出:课前,按课时计划完成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扰;提倡让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轮流值日制度。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时,在准备场地时画一定的点、线或区域是正常的.但是,有的教师对场地的画线有点"过"了,必须的画上、可有可无的画上,完全不需要的也画上了.一天学生活动下来,操场就成了"大花脸".一周课下来,操场基本上成了线的海洋,线对场地的干扰,线与线的干扰,让教师和学生如何能有效的区分、利用?那么如何避免多画线,如何巧妙节省画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建立教学常规,重视上课礼仪 体育课的教学常规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课前,教师应认真布置场地、器材,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应注意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提前到集合地点等、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席人数后,师生相互致敬、问好。迟到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组织学生有序的"收发"器材,保障课堂教学的安全和有效性,本人认为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一、课前体育器材的准备包括器材的检查、发放和场地布置三个方面。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所需要使用的器材,教师在课前(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12.
1.不要盲目上课而扰乱教学程序课前教师必须钻研上课教材特点,了解班级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基础和掌握技术技能的程度,还需了解学生的心理实际情况,熟悉学校的教学场地、使用器材和现有设备,并在临近上课前布置落实,便于上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1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准备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准备部分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伊始,无论是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如场地采取多方位的,或半园形、或梯队形、或马蹄形、或蛇形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课前全方位预设1.着眼一线教师可观、可仿、可思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一线34年的教师,站在江苏省特级教师的角度,需要呈现1节课,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课堂应该具备示范、导向、引领作用。笔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通过考虑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所使用的教材,对于场地的布置、器材的使用,以及能为对本次观摩课期望值较高的观摩教师们呈现1节带给他们反思及启迪的课。  相似文献   

15.
张建 《体育教学》2013,(12):21-21
本文针对新教师的《前滚翻》汇报课,教学中存在学生没学会的现象,就这节课的教学,指出从网上下载的图解对学生误导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一些建议和指导,如学生探究学习时教师的指导、场地布置、器材使用、体操帮助等,以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6.
积极性保护,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优劣、组织纪律性的强弱、技术掌握情况和场地器械等因素,在课前有针对性的加以考虑和准备,为预防伤害事故发生而采取的积极性措施。教学实践中,应做到如下“八防”。一、防滑教师在课前应首先选择好支...  相似文献   

17.
<正>评价一堂优质课,评价维度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层面。教师的教,包括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场地器材的准备和规划是课前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地使用场地器材,发挥它最大的功效,需要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组织形式的不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周密的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它的布局和使用也各有差异。场地器材的规划和使用不仅体现出一位体育教师的智慧和灵光,巧妙的布局也将为课堂加分。  相似文献   

18.
1 “新”就是准备活动内容和场地布置的新颖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注意力不能持久、喜新厌旧。根据这一特点,经常变换准备活动的内容,以及场地布置形式的新颖,来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力求在课的开始之际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活”教法应力求灵活多样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天真活泼。老师课上得越生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越高涨,心情越愉快.教学的效果越显著。由此做到组织教法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使  相似文献   

19.
<正> 课前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课的密度、运动量的重要条件。因为合理的场地布局、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比如沙坑松软、平整,踏跳标志醒目,跑道线洁白清晰,都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一种新异刺激,产生兴奋、跃跃欲  相似文献   

20.
从场地环境、冰鞋、学生素质、教师等几方面分析了影响普通高校冰上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指出在教学中如能着重解决好这几个方面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就有助于提高普通高校冰上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