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给他”存在一种虚化用法.“给”的强影响性和“他”的虚指用法的发展以及“给他”在一定语境下的高频共现,使得“给他”中“给”和“他”各自的语法功能淡化, “给他”被重新分析为一个表示影响性并具有起加强语气作用的准语法词.本文从历时角度入手,试图探究“给他”虚化的动因和路径,也在共时平面上从句法、语用、语音对该结构进行了大致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河曲方言中,"家"的虚化用法相对比较丰富。本文在全面描写河曲方言中"家"用法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归纳其在共时平面上语义的虚实、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并参考其它方言中的相关现象,梳理出了河曲方言中"家"从实词到词缀,再到助词,最后成为一个词内成分的语法化的过程,指出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主观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给+VP"中"给"的作用,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众多,但观点众说纷纭。我们沿着"给"的虚化轨迹分析发现,"给"在"给+VP"中其实是一种转喻用法。统计语料分析表明"给"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充当焦点标记;二是激活"给"事件,使"给"事件与"给+VP"结构中的其他事件生发交互作用,并将作用的结果置于句子的焦点位置上。  相似文献   

4.
衡阳话中的"时"兼具实词用法和助词用法,其语法功能包括充当时间名词、假设标记、话题标记和停顿等。通过语义虚化和重新分析,"时"的语法化程度不断加深,这在历朝佛经、佛典和其他典籍中都能找到映照。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许多介词的产生,都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照"由"照射"义动词引申为"比照"义动词后,又进一步虚化为介词。介词"照"有作依据介词、时间介词、方向介词、对象介词、比较介词五种用法。"照"的依据介词用法、方向介词用法和比较介词用法来源于动词"照"的"比照"义,"照"的时间介词用法由依据介词"照"虚化而来,"照"的对象介词用法则来源于方向介词"照"的功能扩展。"照"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动因有语义层面的词义扩大及语义感染、句法层面的连动式结构、语用层面的口语交际及方言推动。  相似文献   

6.
被动式和处置式是汉语中两种相互对立的句式,但"给"可以充任其中任何一种的语法标记词,甚至在一些歧义句中,它可以既表被动又表处置。"给"最初是表达给予义的动词,后来在适宜的句法环境中,随着动词词义虚化,经过重新分析,它就逐渐演变成被动或处置的语法标记。同时,"给"的语法化过程也符合"语义地图连续性假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对兰银官话银吴片平罗方言中的"给"字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给_(介词)给_(动词)给_(助词)"的形成机制。通过与兰银官话其他方言的比较认为"给"在平罗方言与兰银官话其他方言中存在差异。参照"给"的语法化研究,"给"字句的部分来源呈现出汉语内部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平罗回汉民族使用"给"字句的分布情况,本文认为其差异表现出"给_(介词)给_(动词)给_(助词)"这一特殊用法来源于回族汉语,并影响了汉族汉语,而回族的用法可能是受到了阿尔泰语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懒得"一词最早散见于北宋诗歌之中,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话本、白话小说中,意义完整,用法固定。"懒得"语义较为丰富,究其原因,"懒"内涵丰富,并承担了主要的词义内涵和部分语法功能。同样的,受此影响,"得"已丧失实际意义,读作轻声。相较于其他"X得"类词语,"得"虚化得更加明显和彻底。  相似文献   

9.
"到家"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存在的一种具有多重身份的语法单位。在语言历时演变的过程中,"到家"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逐渐由一个动宾词组演变为一个形容词,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虚化为一个程度副词。本文将探讨"到家"在历时演变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及共时平面上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存在由无定到定指,实虚并存的语法化过程,又有实指、泛指、语义虚指共存的现象。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ccrl工智检索通、北京大学网上语料库,搜集到了现当代小说近300万字句式语料。总结出虚化"他"存在的几种句式,分析了句式对"他"虚化的影响和含虚化"他"句式中的动词的特点,总结出虚化"他"出现的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很多词语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对一些词语进行创新使用是网络用语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给力"在网络语言中就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给力"新用,不仅受网络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的影响,同时与其内部语义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中不常使用的介词"予"、"问",在石楼方言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及用法。"予"、"问"皆从动词虚化而来,并兼属动词。"予"与普通话的"给"类似,但二者并不等同,"给"的用法更为宽泛。"问"介引与事时,对其后的谓语动词有严格的语义制约。方言介词研究是方言语法研究的一大热点。研究方言中的介词,不仅可以揭示其自身的特点,还可以为其他方言、普通话、古代汉语等的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朝""夕"常用作名词,二者并列连用为名词短语,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时日,光阴"义,也可指"非常短的时间"。唐代时,"朝夕"虚化为副词,表示"时时,常常",其副词用法的产生是语法化的结果。而"日夕"也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管"字各语义、词性之间存在引申发展关系,其语法化用法源于动词,句法条件是"管+NP1+V2+NP2",语义上经历了"表掌管→引进对象→处置""表掌管→引进对象→方向"的过程。"管"字自身动词性很强,也有虚化用法,经过词汇化过程构成"副词语素+管(动语素)"形式。"只管"作副词,"尽管"作副词、连词,"不管"作连词,"别管"作连词。  相似文献   

15.
"高低"是"高"和"低"经常连用而逐渐凝固成一个双音节词语的。"高低"有名词和副词两种词性,名词"高低"主要是通过"低"字语义的失落完成语法化过程的。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高低"的词义进一步虚化,明代小说中逐渐出现了"高低"作为副词使用的用法。随着"高低"一词意义的不断虚化,其主观性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6.
复音连词"不止"是由否定副词"不"和实义动词"止"经常共现而进一步虚化成的凝固结构。作为偏正短语,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作为连词,它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明代进一步发展。但从清代开始,直至现代汉语中,"不止"因受平行语法化的影响,其连词用法趋于停滞,偏正短语"不+止(V)"反而被高频率地使用。主要从"不止"的词汇化;"不止"的语法化;平行语法化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频率统计的方法,以《王朔文集》(第四卷)中的"去"作为语料,对其进行穷尽性检索,并分析了"去+VP"和"VP+去"的语义特征及用法,然后在考察语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去+VP"和"VP+去"用于将来时制的表现手段。综合来看,"去+VP"和"VP+去"中的"去"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具有位移趋向的意义,"去"正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虚化为一个专门的将来时制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5,(11):114-118
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看,语气助词"哦"的语法化过程是从最初的动词虚化为叹词,并进一步虚化为语气词,这一语法化过程具有不连续性和非单项性的特点。从概念隐喻角度来看,"哦"是由具体的概念转向更为抽象的概念,而其抽象的概念又是具体概念中的一部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哦"的主观性越来越突出,灵活度也越来越强。"哦"的语法化过程既满足人们的语用需求,同时也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从语法意义和显性标记两方面分析"只得"和"只好",旨在解释二者的互换条件和区分二者。在选项合意性方面,"只好"的合意性源于选项的数量;"只得"的合意性则源于视点的变换。在情感凸显性方面,"只好"的情感量高,"只得"的情感量低。叙述客观性方面,"只好"无此用法,"只得"能满足客观语境的需要。显性标记使用频率差建立了二者的标记系统,并帮助区分二者的各项语法意义差异功能,分有心理委屈类,行为反常类。  相似文献   

20.
夏梦 《现代语文》2009,(6):92-94
无锡方言中的"落"相当于上海方言、苏州方言中的"脱",一般作结果补语,但因其使用的频率极高,正处于进一步语法化的进程中,逐渐跳出结果补语的范畴,意义虚化而用法多变.本文尝试研究"落"除实词之外的各种用法,描写它的分布与语法功能,解释它的语法意义,同时,对它的语法化机制和语法化方向提出个人见解与论断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