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摄影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行为,又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后现代全民摄影和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对于文化的诉求是其最终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没有技术含量的摄影作品不一定是坏的作品,但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注定成不了伟大的作品,不可能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在摄影对文化的诉求和文化对摄影的救赎中,文化对于作品内涵和摄影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沈凯 《文教资料》2011,(15):84-85,52
本文从摄影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摄影作品推动文化传播和保护、摄影作品促进文化交流、和谐及摄影作品丰富旅游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摄影可以看做是对生活、自然和景象的记录,是一种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行为。对于高超的摄影师而言,不但要追求摄影的技巧和技艺,更要追求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很多都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启示。对于我国的很多优秀摄影作品来说,其中不乏艺术精品,也不缺少与传统文化接轨的作品。本文以此为论述线索,阐述了优秀摄影作品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4.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作品以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个性鲜明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姚木兰是《京华烟云》中最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她忠实地寄托了作者对于中国理想女性的想象:作为长女,她满足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伦理诉求;作为圣女,她满足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摄影特性的限制及信息传递语式的需要。摄影文化的传播必须用其特定的语言、语式来表达、传递。摄前意识在摄影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成败。因此。把握摄影意识以及影响摄前因素的三大文化因素,可以准确传递作品内涵.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6.
刘倩 《语文知识》2009,(2):46-50
本文以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的繁荣为论述前提,立意从生态文化的独特视角深刻剖析生态报告文学的价值诉求,并选择其表意文化内涵作为阐释的重点。通过分析论证多个代表性作品。本文从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批判、现代理性消费主义的审视以及未来生态家园建构的期盼等方面集中归纳出生态报告文学表意样态的三大文化内涵,进而深入探究了作品所彰显的有关生态文明的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发展从深层次来讲是高职教育文化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文化没有形成是制约我国高职质量不高与特色不鲜明一个重要因素。将对高职教育文化的本质诉求、高职教育文化内涵的具体文化形态以及高职教育文化依据什么路向建构做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通俗文学大师,他的共计一百余部三千万言的通俗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一抹绚丽的风景。检视张恨水的作品,就会发现皖江文化对其人品、文品所产生的熏陶与影响,构建了他的人生观和文学观,这不仅体现在其作品描写故土潜山的自然景观、乡风民俗中,更体现在作品厚重的文化内蕴之中。带有独特的皖江文化色彩的"山",既是客观写实,也是其精神诉求的对应物。本文通过对张恨水小说中皖江"山"文化的探讨,试图更深入地剖析其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观念摄影这一概念在多个艺术领域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其所蕴含的情感色彩成为艺术家宣泄内心情绪的有效途径与方式。观念摄影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内涵外化为摄影作品本身,观众与艺术家的思想借由作品实现了共鸣,这必然带来观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观念摄影的应用进一步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从而带动了摄影本身的发展。要对观念摄影加以界定与判断,首先要对其基本思想加以明确,对其在我国的发展脉络加以梳理,继而研究其拍摄手法与技巧,最终实现对观念摄影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早期摄影是否具有艺术性,或者艺术性的高低之分,有着诸多不同观点。我认为一幅摄影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性,主要不是通过被摄体的性质和画面形式来体现的,最关键的是拍摄者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思想,以及通过何种手段来表达。一幅摄影作品艺术性的真正来源,是由拍摄者的思维方式、文化修养、审美倾向等等要素综合而成的。本文力求从历史的、全局的、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早期摄影的艺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俗摄影的“韵”之美指的是民俗摄影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神圣意味;“余韵”之美则指的是这种神圣意味或文化内涵的留存和在当下社会中的缺失,“余韵”之美事实上是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是一种挽歌式的美。  相似文献   

12.
本质、内涵、路向:高职教育文化发展的三个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发展从深层次来讲是高职教育文化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文化没有形成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不高与特色不鲜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探讨了高职教育文化的本质诉求、高职教育文化内涵的具体形态及高职教育文化建构的路向等问题,旨在推动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文化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音乐人的重视。只有在充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了足够的文化素养,才能在作品的演绎过程中,准确的把握好作品的文化内涵,带动作品情感的表达,进而诠释好作品的音乐风格。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新对于文化素养的认知。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提升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为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本文笔者首先通过对民族声乐中文化内涵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了解文化素养对于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文化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音乐人的重视。只有在充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了足够的文化素养,才能在作品的演绎过程中,准确的把握好作品的文化内涵,带动作品情感的表达,进而诠释好作品的音乐风格。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新对于文化素养的认知。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提升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为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本文笔者首先通过对民族声乐中文化内涵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了解文化素养对于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发展从深层次来讲是高职教育文化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文化没有形成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不高与特色不鲜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探讨了高职教育文化的本质诉求、高职教育文化内涵的具体形态及高职教育文化建构的路向等问题,旨在推动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张图片,除了本身应具有冲击力之外,标题应是吸引读者、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好的图片标题应真实,要做到文题一致,要有新意,要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更多信息量。摄影作品在标题制作上要下功夫,摄影作品标题的制作应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一、不确定性与具体化 多样化与先意识 摄影文学要为接受者接受,才能实现它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接受者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实现作品功能潜力的主体,是促进摄影文学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于摄影文学理论来说,需要加强接受研究。这种研究的主体就是接受者与摄影文学作品的关系。探讨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接受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光学器物,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记录景物形象的影像作品,如新闻摄影、纪实作品等,都是以影像符号为媒介,让受众群体对于高写真度摄影、高原像度出像作品,获得像语,提升审美体验的客体。但是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原像程度,都与摄影用光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谈一些影像作品中摄影用光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从视觉文化的维度观照宁夏的风物摄影,即通过对各类风物摄影作品的梳理,可以让人们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宁夏风物摄影的内蕴,也对研究宁夏的宗教信仰、民俗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纵观欧洲音乐的发展进程,它的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活动都在经历着不断的整合与演变。这一思想理念的发展特点在十七、十八世纪音乐中主要体现于三位代表性的音乐大师作品中,即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则更加全面、贴切地反应出当时政治、文化、平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大众对人文主义文化倡导的诉求中,贝多芬的这些作品往往被认为是它不仅包含对音乐家个人生活写照的艺术表达,更体现出欧洲文化中不同社会阶层历史内涵的再现与对未来音乐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