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品味生活之美,进而创造生活之美。语文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又以美育教育为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美育与语文教学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类心灵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把美的内容溶于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向美的世界奋进!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基础学科,审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品读美、欣赏美,继而习得方法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  相似文献   

4.
高子亮 《课外阅读》2010,(12):96-96
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语文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对美的观念,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丰富多彩的美学内容,把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以审美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旨在丰富学生的灵魂,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生活。文章以教学案例《关雎》为例,来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实施,从认识美到感知美再到鉴赏美,进而让学生创造美,让学生学会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得到了熏陶,在春风化雨中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承、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展现出的醇美的语言、优美的仪态与精美的板书,以美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汲取知识、提高能力,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认真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刻意蕴,发现课文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和人生之美,以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由于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就可以从"发现田园之美""体悟田园之趣""感受田园之乐"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结合中学语文文本实际,从发现自然之美、寻求生活之美、感受意境之美、挖掘意蕴之美、领悟情感之美、剖析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理出结构之美等八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1):29-30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我们依然对学生语文素质下降抱怨连连,此时我们应该反观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是否有用审美教育来点燃学生热爱语文的激情。初中语文课本集古今中外的佳作于一体,美学价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善巧应用此项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用美的因素、美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全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2.
赵丹 《教学随笔》2013,(16):147
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学生审美体验可以为小学作文提供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心灵之美,可以为小学语文展现美、赞叹美和实现美。在小学作文训练中,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不断实现学生审美体验与作文训练的融合。这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文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素材从何而来?从课本中来。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大量的优秀课文,塑造了美的心灵、美的意境,锤炼了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美育内容和因素,通过诱导、点拨去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探索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受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崇高目标,提高生活情趣.所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就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具有音乐、美术的直观感染性,它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通过二度创造来展示崇高的美的境界,诱发学生驰骋于广阔、丰富的想象天地,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就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存在着审美教育弱化的现象,学生的审美意识不强、审美能力差、缺乏审美情趣。而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抓住文本的画面美、音律美、意境美、情感美,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更好地提升其语文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7.
审美品质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今的语文教材大多为典范之作,文质兼美。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体验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使语文学习成为发现美、鉴赏美、品味美、升华美的过程。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实践审美教育,将学生引入文学的审美天地呢?笔者主要从“语言美、情韵美、意境美、精神美”几个方面人手,打造“四美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最终获得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美育。它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 ;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现时代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美创造水平 ,使之在美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下面试就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谈点浅见。首先 ,在知识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正确的审美教育应该把语文知识教育放在首位 ,并潜心从语文知识教育中发掘审美因素 ,使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同步进行 ,使二者合而为一、相融相生。途径之一是…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必须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不能推脱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何处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呢?一、重视语感训练感知美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能力,语感训练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的重要方式。美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没有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就谈不上审美活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见之于文章,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要领悟作者的情感就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知,也…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应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自身优势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以自身之美及学生之美引领他们去鉴赏美、感悟美,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激发美的欲望,达到塑造自身之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