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职学生在人们眼里往往是一些“后进生”,或者是“问题学生”,导致他们自卑感严重.但是每一个中职生都有许多的渴望.渴望能看上一场明星演唱会、渴望能和朋友敞开心扉地聊聊、渴望能美美地睡上一觉等等,尤其是渴望被关注,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满足中职生的这种渴望心理,唤醒他们的信心和力量,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曾经快乐地在普高工作十几年,但自从担任中职语文教师后,课堂上的心情愉悦就成了奢望。当然,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快乐学习的现象也是老师心目中渴望而不可求的难得一见的美景。特别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更是让学生厌恶至极,学生离"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远。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中职生的心理、职业的需要,探索一套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为中职生创造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虎林 《河南教育》2009,(12):37-37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生活是每位中职生人生道路的新起点。他们不仅渴望通过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刻苦锻炼炼就强健的体魄.而且渴望拥有充实健康的心理世界。后者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中职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使他们能正确认识现实.能适应环境变化并有支配和改造环境的能力。那么,在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在中职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失败和无奈.他们也渴望成绩栏里自己能名列前茅,为此,他们也曾经努力过,然而却因为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他们终究没能走出所谓差生的行列.“被迫”进入职业学校后,早已是心灰意冷,变得玩世不恭:迟到、旷课、上课睡觉、不做作业,甚至打架斗殴.面对这批学生的自暴自弃,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坚决不能放弃他们.那么,如何激发中职生的正能量,让他们健康而自信地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并极早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职生群体就业最常见的自卑心理,本文提出职业指导应实施"成功教育",以真正激发和调动中职生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使他们能主动根据社会需求打好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积蓄自信.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成功教育"至少包括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三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对自身身份不认同的情况,这对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中职生的身份认同取决于学校认同、学习认同和价值认同.要改变中职生身份不认同的现状,各中职学校必须在错位发展视野下重新唤醒学生的自信心理,唤醒学生的成功渴望,唤醒学生的创造欲望.只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中职生的错位发展开辟出一条宽阔的"绿色通道",才能真正唤回中职生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7.
中职阶段是中职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站,中职班主任要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教育方法,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8.
赵晶  于敏章 《教师》2020,(5):94-95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心理孤儿"问题在这一群体中较为普遍。文章从武汉市旅游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表现着手,从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探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消弭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一方面需要增进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实现",发挥学生特长,围绕班级荣誉凝聚学生向心力。  相似文献   

9.
中职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随着2005年以来中职实现扩招,这一群体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的地位却依然尴尬.技能人才地位近几年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低下,职业教育成了学生的"无奈选择",影响着中职德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李晓  陈小鸿 《文教资料》2008,(14):111-113
中职生长期以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往往被认为是"差生",据调查表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学习动机不高、学习兴趣低下、消极的心理定势等现象.这种现象是中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长期得不到教师、家长以及同伴等的支持、肯定与鼓励,经常遭受挫折与失败后逐渐习得养成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习得性无助",这种无助感弥漫在中职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是对他们学习生活的概括.本文分析了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并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还上不完全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很容易意气用事,加之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因此,中职生很容易冲撞法律地线。中职学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完善,而法律意识淡薄则需要学校给予补充。针对当前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几点完善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中职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的最佳窗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生在网络使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他们处于青少年时期,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作为中职教师,通过网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成才将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解读中职生使用网络的心理机制,并探讨了中职教师透过网络了解学生心理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很多都是基础差、素质差的双差生。有人戏称现在的中职班主任为"收容所"里的"看守员",其无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作者长期从事中职学校第一线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对以上的看法深有同感,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确实艰难,但如果中职班主任能够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班主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他们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能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我国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的必要性,探讨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生是我国教育体制下形成的相对特殊的群体,大多数是因学习成绩较差才进入中职院校学习,以掌握一门技术。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变化的青春期,存在其特殊的心理问题,包括厌学、自卑等心理问题。所以,必须重视中职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当前中职生心理问题,探寻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对策,帮助他们形成健康、阳光的青春期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中职生作为中学分流中首先就业的一批,他们心理面临的问题较其他学生会更多,对中职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中职教育理论,更是为中职德育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极大变化带来了心理上的动荡,独立性和成人感增强,情感变得丰富、复杂。他们对异性好奇,渴望爱情。早恋现象在中职校园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由于中职生还不具备处理复杂的感情问题的能力,青涩的恋爱带来的往往是伤害。  相似文献   

18.
正中职生大多追求时尚,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特的个性。同时,他们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存在自卑心理、情绪波动大、表现欲强烈、渴望得到更多的理解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的理解,而缺乏主动意识。因此,中职学校的社团工作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围绕中心工作,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地开展德育工作,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一、围绕德育开展社团活动多数学生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社团活动的。但社团活动的开展不能只迎合学生的喜好。根据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不例外。精心设计和实施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渴望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情绪高昂的思维过程中获取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导入虽仅有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  相似文献   

20.
中职英语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应该立足于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突出它的职业性和实用性,使其成为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重要技能,而不仅仅是一门用来考核的语言课程,对中职生来说"实用"才是最实在和具有诱惑力的,然而反观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状况,现实却并不乐观,在中职英语课堂上还是传统的机械式灌输模式占主流,这不但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与新课改的理念相悖。因此,中职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回归非常有必要,它不仅能让英语这门语言恢复生命力,成为中职生的得力助手,而且还能促使中职生积极主动地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