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2.
孙犁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人格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的小说主要以特定的家乡生活为题材,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从女性人格美的内容、形式及写作手法方面,对孙犁的小说创作进行探讨与研究,说明女性人格美的挖掘与赞颂对孙犁小说创作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作家为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很多有价值的光彩的人物形象;其次,体现了孙犁小说的创作理想:妇女代表着社会的进步;第三,反映了作家对美的崇高境界的追求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孜孜不倦的。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派”的代表作家孙犁,是一个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熔散文、诗歌为一炉,既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又是优美抒情的乐章,形成了疏朗淡雅,纤丽从容,质朴自然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短篇小说《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一篇优秀作品。《荷花淀》是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由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塑了一群勤劳朴实、真挚多情而又机智勇敢、积极向上的青  相似文献   

4.
抒情传统、五四启蒙思想和革命文化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孙犁早期创作独特的战争浪漫主义抒情笔调。不论从题材、语言还是表现方法,孙犁早期小说都契合了解放区文学对于新文艺的需要,但实际上其对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继承,对“民族化”的自觉追求与延安理论界所倡导和建构的“民族形式”文学思潮要求并不一致.这也是孙犁与革命主流文化既契合又疏离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5.
孙犁是现代作家.他很多作品鲜明地塑造了晋察冀一带劳动妇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的形象.作者描写人物着力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出人物之间符合生活规律的发展变化着的关系.茅盾评价孙犁的作品时说:“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绘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风趣而不落轻佻”.  相似文献   

6.
孙犁小说不仅在内容上权力表现他心目中“美的权至”,而且在艺术构思上追求诗意美与灵性美,在艺术表现上注重诗化意境的营造与抒情氛围的渲染,在文体与结构上追求散文美与简洁美,在语言上追求清新美与明净美。  相似文献   

7.
孙犁的短篇小说有其耐人咀嚼的艺术魅力,是因为他让读者品尝到了在别的作家作品中很少尝到的冀中风味。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通俗、生动,如话家常,耐人寻味,尽情尽致地活画出冀中地域人民的时代精神和积淀着的优良品性。因此,本文想从三个方面“管中窥豹”地谈谈孙犁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艺术。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家都会各显神通,抓住细节描写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作家们通过精妙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不同面貌、语言、行为、思想、性格等,来使人物独特个性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八十年代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几十年对人生世事的体悟感受,描写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呈现给读者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他的小说,结构自由无序,语文洗炼隽永,叙述方式明白晓畅,题材人物怪异独特。他以自己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达到了小说文体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小说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20-123
孙犁对俄苏文学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孙犁以现实主义和典型创作为基础的写作风格,同时也促使孙犁在作品中致力于对人性人情进行阐发和探讨。学界关于孙犁对俄苏文学的传承研究多集中在阐释屠格涅夫、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家对孙犁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方面以及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等战争作家对孙犁战争小说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路人"作家,如绥拉菲靡维支、聂维洛夫等对孙犁的文本构思及人物塑造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静 《考试周刊》2009,(47):36-37
《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白洋淀地区军化的抗日斗争生活,表现了残酷激烈的战争背景下的夫妻之情、人性之美、家国之爱,并从中折射出如诗如画的景物美,疏密有致的情节美,生动传神的人物美。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吃饭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吃”也许太平常了,许多人对之熟视无睹,而独具匠心的艺术大师,却能通过“吃”的细节描写来挖掘人物的性格、个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被人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其成名作《羊脂球》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千百万读者的喜爱,在艺术上除了得之于精巧的构思、曲折引人的情节、鲜明而突出的人物塑造以外,对饮食的细节描写,占有很大的篇幅,同时也是这篇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小说结构中的两两相应,是为了故事情节有高发展的需要,甚至是作品主旨的需要。孙犁小说《荷花淀》的诸多描写两两相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如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两两相应,体现了作品构思的精巧与严谨。  相似文献   

14.
孙犁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作家,其创作风格清新、俊逸,他的小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充满了诗情画意。《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在抗日战争这样激烈残酷的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仿佛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一、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是那样的温和细腻小说描写的女性美主要表现为一种柔性的、温和的、细腻的情感美。小说中的水生嫂便是这种美的典型。作者塑造水生嫂这个人物,重在通过对话及…  相似文献   

15.
吴亚娥 《现代语文》2006,(4):101-102
孙犁的《荷花淀》虽是描写冀中平原人民的抗敌斗争生活,但由于作追求散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所以并无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此,对这篇小说的欣赏,应以欣赏其中的美为教学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设计说明 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常源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篇章,将林冲这一独特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写出他性格中的复杂多维,又展示了他性格的立体流转;加上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细微动作的细腻传神的描写,也使这篇小说具有了更多的魅力。本课设计力图化繁为简,从解读人物的性格之谜入手,梳理环环相扣、曲折有致的情节,感受作品节奏跌宕、悬念迭出之美。  相似文献   

17.
【导读】 英国作家笛福(1660—1731),在59岁的时候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部描写航海、旅行、冒险的作品,一出版便大受欢迎.他因而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近300年来。他笔下的人物鲁滨孙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和令人震撼的荒岛生活经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读者。  相似文献   

18.
许定凯 《现代语文》2007,(12):63-64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学习作者设置情节的艺术手法。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触摸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3.合理评价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是一个美的追求者和创造者。“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作家就是要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闭汪曾祺六十多岁写的小说抒情味最浓,写的美,《鉴赏家》是他六十二岁时的作品,主人公叶三的确是汪曾祺小说中最具抒情味又最美的一个常见的小人物,但却不平常。  相似文献   

20.
小说把塑造人物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世界学史上名人物形象主要是由小说提供的。为此,小说可以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人物。而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否成功,一要看人物性格的内涵是否丰富深刻,二要看塑造人物所运用的艺术技巧是否独特。孙犁表现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不像情节小说,通过设置叙事圈套,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展现极富动作性、冲突性的生活场面来塑造人物形象,情节中没有了刀光剑影、炮火连天和血肉横飞,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而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情趣糅合起来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篇小说也不像性格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