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以表达本位来教,如何解读这篇课文?1.从表达本位角度解读课文中的语文表达本位不等于只教表达,更不是拿阅读课来教写作,而是以特殊的思维方式来教语文,即以为什么的思维来看课文是什么。《圆明园的毁灭》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专题为民族精神和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五篇说理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学与问》《学会合作》,它们分布在四、五、六年级各个学期。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要为学生将来学习此类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在学习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聚焦文章的篇章、观点、论证、表达,通过比较阅读发现此类文本的独特表达方式,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握好此类文章的文本核心价值,今后学习议论文时也就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这四篇课文。贯穿于这四篇课文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笔者做了以下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学了两百多篇课文,他们的阅读能力状况如何呢?我曾在五年级一个班进行过一次测验,内容是分析第三册课文《雷雨》,  相似文献   

5.
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该如何选择"教什么"呢?备课时,我常对文本提出如下的"三问",现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一、有什么可以教《普罗米修斯》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有些"什么"可以教呢?下面尝试做一梳理。第一,字词:文本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简析】《古人谈读书》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一课由两则文言文组成,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第二则选自南宋朱熹的《童蒙须知》,  相似文献   

7.
《钻石》结构简明,形象生动,语言平朴,题旨浅近,是一篇教学难度不大的课文。但却应了“浅文难教”的老话。“浅文”在小语教材里还有一些,教师该怎么教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巧”字,“巧教浅文”。这里想就《钻石》的教学谈三点体会。一、巧定突破口“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预习习惯。预习时,学生若觉得课文浅显并无多少疑难,就想听老师怎样讲课了。  相似文献   

8.
缪秋菊 《学语文》2010,(5):43-44
我所教的课文是《伟大的悲剧》,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课文篇幅较长,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教点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学习常有一个现象:学生读了和老师教了的效果差别不大。那么,老师教的意义在哪里呢?真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一个模式去教?每篇课文的收获仅仅是认识了生字、积累了词语?笔者以自己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实践挖掘了一部分教学价值,以供抛砖引玉。一、教结构写景的文章开头可以写什么?《黄山奇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  相似文献   

10.
<谈礼貌>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富有审美情趣的记叙文.文章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正>一篇课文,为了避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如何把握和呈现核心问题呢?我就近期磨课中的《梅花魂》来谈谈阅读教学核心问题的动态把握。"一教":开门见山呈现核心问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怀乡思国的散文,乡愁与梅花的芬芳一并沁入读者的心魂。通过外祖父宝贝般珍藏的国画作品《墨梅》,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远离故土的老华侨的思乡之情。师:同学们,梅花之魂指的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点明  相似文献   

12.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浙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稍稍一比较,就会发现,同一篇课文所处的年级跳跃性极大。而细读课改后的人教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3年第1期"名师示范"栏目刊登了管建刚老师的《指向写作:一句话"变"一篇文——我教<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拜读之后,我想起了王崧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作为课程和学科的语文,边界意识是必须的。"那么,管老师的课,边界又在哪里呢?一、从课程标准看《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管老  相似文献   

14.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主题内的一篇讲读课文。无独有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童年"中有一篇略读课文,题目叫《祖父的园子》。这两篇课文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三章。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它独特的魅力。文章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一篇课文,怎样确定重点目标,怎样围绕重点目标设计教学主线?这是当下许多青年教师觉得有些迷茫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一些看法。这样设计课文教学重点,行吗?我们先来看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课文教学重点的设计:(1)《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2)《海底世界》教学重点:了解海底  相似文献   

16.
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师:今天,我们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同学们结合文中的图片说说看,祖父的园子美不美?生(异口同声):不美(随堂听课的十几位教师  相似文献   

17.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说勤奋》(四上)、《滴水穿石的启示》(五上)、《谈礼貌》(五下)、《学与问》(六上)、《学会合作》(六下)5篇简单的议论文。教学这类说理性课文,很容易滑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纠缠于"为何要  相似文献   

18.
教一篇课文,大家都说要“依纲据本”,但具体到某一课、某一篇课文或某一部分教学时,却不知如何“依纲据本”。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些问题常常解决不好。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第二段的教学,同样要处理好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院子里的悄悄活》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童话。课文通过人格化的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夜间对话。有机地介绍了树木年轮和树冠的作用。课文的童话特点强,语言生动具体。如何教好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20.
《月光启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初读这篇课文,我便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被课文所创设的意境感染,觉得这篇课文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来体会到这种美。可在仔细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又踌躇了:1.这篇课文抓一个什么中心问题才不至于太散?2.在原作《月光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