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亮相惊四方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大约4000人的部队引人注目,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当这支部队向蒋介石致意的时候,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2.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有四千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  相似文献   

3.
佚名 《湖北档案》2004,(4):42-43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有四千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  相似文献   

4.
顾维钧( 1888- 1985),上海嘉定人,中国近现代史上卓越的外交家之一,曾先后担任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等要职,以拳拳爱国之心和超常才能智慧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人们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史学》1999,(1):22-23
1938年,胡适接替王正廷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要使命即为利用其个人影响,为中国对日抗战争取美国的支持与援助.胡适协助国民政府特使、著名银行家陈光甫于1939年获得了美国第一次战时对华援助--二千五百万美元桐油借款,随即又努力为中国争取第二笔贷款而奔走.  相似文献   

6.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迁往重庆。日军为了威胁中国政府早日投降,不断派遣大批飞机对重庆进行大轰炸。国民政府成立了防空司令部,任命刘峙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国民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防空部队,  相似文献   

7.
若雪 《湖北档案》2012,(1):45-46
1939年初,1位犹太知名人士白尔克拉斯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通过担任"国联"中国同志会会长的朱家骅,找到当时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向他讲述了犹太人在德国所受的非人待遇,并陈述了犹太人移民中国的前景:"每一移民入境时,将携五十至一百英镑,使中国的外汇基金至少可增加五百万英镑,相当于中国币一亿五千万元。”这其实是向孙科表明,如果中国政府肯接收犹太人。他们将无偿交出一定的移民经费.支援中国政府财政,这对正处于战争窘困下的国民政府财政状况将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韩江雪 《青年记者》2009,(12):89-90
1937年至1945年,是重庆担负起“战时首都”功能的8年。从1937年10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迁回南京,重庆的新闻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在重庆有名的报纸便有数十种,但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各家报纸的政治倾向性不同,读者对象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的大使是将军大使。确实是这样的,十个大使十个将军。他们都打过仗,当时有:姬鹏飞、黄镇、王幼平、谭希林、倪志亮、彭明志。当时总理找耿飚谈话的时候,耿飚对总理说:我对外交一窍不通啊。总理鼓励他:“可以边干边学嘛。再说,抗战时你不是曾经带领美军观察组从延安到了晋察冀吗?在北平不也是和美蒋代表在会议桌上打过交道吗?”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大使是将军大使.确实是这样的,十个大使十个将军.他们都打过仗,当时有:姬鹏飞、黄镇、王幼平、谭希林、倪志亮、彭明志.当时总理找耿飚谈话的时候,耿飚对总理说:我对外交一窍不通啊.总理鼓励他:"可以边干边学嘛.再说,抗战时你不是曾经带领美军观察组从延安到了晋察冀吗?在北平不也是和美蒋代表在会议桌上打过交道吗?"  相似文献   

11.
新闻榜     
饭村丰:中日关系紧张时期的大使更迭7月2日,日本多家媒体同时报道了日本外务省对驻外大使人事调整的消息:现任日本驻印尼大使饭村丰将接替阿南惟茂担任日本驻中国大使一职;同时,日本驻韩国大使将被调往德国出任大使,他的接替者是日本外务省负责监察的大使大岛正太郎。据报道,此任命将于8月份正式公布。在中日、韩日关系因历史教科书和靖国神社问题而处于紧张时期,日本同时更换两国大使,引起外界的关注。现任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被视为“中国通”,而他的继任者并没有中国经历,但日本舆论认为,饭村丰历任日本经济协作局长、官房长官等要职,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此次德国大选中,由于没有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获得议会多数,因此出现“大联盟”政府的可能性很大。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意味深长地说:“出任德国新总理的人,将是那位最会进行谈判的人”。  相似文献   

13.
胡允敬(1921—2008)祖籍天津,从小就随父母来南京居住。他的父亲当时是国民政府铁道部的工程师,具体负责主持成渝铁路的设计。当时仪凤门内一带(今多伦路周  相似文献   

14.
傅秉常20世纪30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任职,1943年任国民政府驻苏大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定居法国,1957年回到台湾,1965年去世.2009年傅秉常孙女傅錡华从英国来到南京,向有关单位捐赠了数份民国时期有关南京蓝家庄房屋的文件,引起史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1930年代初期,日本侵华日亟,日机在淞沪、长城等战役中狂轰滥炸,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面临空袭的威胁日益加剧。而中国空军及防空部队等军队防空(积极防空)力量羸弱,且民众防空意识薄弱,国民防空(消极防空)力量缺乏对空防护的组织和训练。为了应对日机轰炸的巨大威胁,国民政府及南京市当局构建防空组织,普及  相似文献   

16.
萧文 《北京档案》2008,(1):15-17
2007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珍贵档案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文中说:"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国家档案局宣布:我国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有关中国抗战档案时,在美国外交关系档案中发现了两件珍贵档案:一件是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国大使陶德致罗斯福总统的密电.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国大使东乡茂德承认,在南京沦陷之前,日军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底,苏联解体,原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一分十五。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很快同独联体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派出了建馆人员,任命了大使。当时,我卸任阿尔巴尼亚大使后,在驻莫斯科使馆任公使衔参赞。1992年7月,我接到出任驻塔吉克大使的任命和待收到国书由莫斯科直接去杜尚别的指示。我利用等国书期间,抓紧阅读了塔馆和中亚各馆发往国内的电报和调研材料,向出差来莫斯科的塔馆同志了解驻在国的  相似文献   

18.
苗苗 《档案天地》2010,(4):11-15
我是在北影大院里长大的。因为我父亲是1941年的老八路.他是在1949年北平解放后。跟部队一起来到了这座城市。进京以后,那会儿好像什么都是要军管似的。就是需要派部队的人去代表管理某个单位。我父亲就是去了北影厂.当时他们好像有4个人吧,其中还有谢铁俪老师。当时他们其实很不愿意离开部队.像我爸爸那会儿在部队担任连长.他非常喜欢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敦枫  赵婷 《东南传播》2010,(10):83-86
抗战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由于新闻事业落后,当时的中国了解世界和国际上了解中国,都必须经过外国通讯社的驻华机构,甚至于中国报刊和外国报刊的观念,都受这些外国通讯社驻华分社的左右,他们垄断了中国的国际信息报道。因此,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宣传不仅仅是消息传播,更是对外国家形象塑造,由此看来,重庆国民政府对外国记者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的有关抗战时期南洋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的档案文献,是当时中央驻昆运输机关——西南运输总处与南洋华侨领袖组织华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运输的有关电、函等公文。该档案文献反映了1937年国民政府成立西南运输总经理处之后,南洋华侨积极投身当时唯一的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的具体情况,人物涉及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以及国民政府的一些显赫人物,如何应钦、宋子良、余鹏飞等。该文献是抗战史料的组成部分,对研究战时交通及战时物资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