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四大古国,就是我们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中国三皇五帝,三皇就是伏羲、燧人和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其中,神农教民稼穑,不违农时,这种历法叫做农历.后来公历出现,就改叫皇历、古历、旧历.  相似文献   

2.
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的诞辰纪念日,都有大量海内外华人华侨到随州市寻根谒祖。1992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题写了"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节名。自2009到2013年,湖北省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3.
在鄂西北,荆山深处,座落着国家级贫困县--保康. 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炎帝神农氏就是从这里攀越神农之架.荆山壮士卞和为献国宝璞玉不惜倾其一生、舍弃双足.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群体谋求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积累传承前人经验和技术的重要手段,因此职业技能性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自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人类有了社会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促成了社会的调整、改造与创新,也成了职业教育产生的契机,于是统治者就产生了教化民众的理念,也有了教化民众的具体实施行为,如神农的全民式农耕教育活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祭“稷神”,起初的“稷神”是炎帝神农氏之子,名曰柱,一说名曰农;到了周朝,所祭“稷神”为后稷。  相似文献   

6.
神农尝百草     
《大观周刊》2006,(29):53-53
神农氏,上古时传说中的炎帝,农业、医药发明人。神话中说他是牛头人身。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民间流传着:神农有一个水晶镜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出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12月初开始。随州市城市形象宣传片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在每天早上中央1套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的《朝闻天下》栏目中,10秒的宣传片将随州的文化元素高度浓缩,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和“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几个大品牌的展示,将随州形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由国庆 《天津档案》2006,(10):48-49
中国广告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上古神农氏时代。商业广告在商代早已产生,但。广告。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晚。是地地道道的外来语。1899年,粱启超于日本在他创办的《清议报》上第一次使用了“广告”二字。  相似文献   

9.
相传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率其部落,活动在今鄂西北的大山里。神农氏看到悬崖绝壁上珍贵药草,就伐木搭架,上去采摘,并遍尝百草为民除病。后人不忘神农氏的恩德,就称这座大山为神农架。  相似文献   

10.
相传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率其部落,活动在今鄂西北的大山里。神农氏看到悬崖绝壁上珍贵药草,就伐木搭架,上去采摘,并遍尝百革为民除病。后人不忘神农氏的恩德,就称这座大山为神农架。  相似文献   

11.
农业记者是电视行业的"农民".这是在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颁奖会上一位多年从事涉农电视节目的同行对我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2.
说到鸦片,必先说茶。 茶在中国,历史悠久。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欧洲人首次知道“茶”,是在1550年。1606年,第一籍中国茶叶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运抵阿姆斯 特丹,也是中国茶第一次到达欧洲。  相似文献   

13.
祭拜炎帝陵     
我对炎帝神农氏的敬仰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在很远很远的时代,我们中国就有两位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相似文献   

14.
《搜神记》     
《搜神记》以《山海经》为蓝本,糅武侠、言情、诗词歌赋和中华上古史于一体,全书约150万字,分六册出版,均配有插画。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随着天下公认的领袖神农氏的去世,金、木、水、火、土,五族群雄开始蠢蠢欲动。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管不住的"神农丹"》,披露了山东省潍坊市农村地区长期存在违规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现象.像以往每一次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披露一样,其所引发的舆论反响和道德谴责可想而知. 媒体对这个话题的评论呈现出多种视角,新华每日电讯发出质问,"山东‘毒生姜’被曝光为何管不住?";广州日报评论说,"毒生姜’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京报刊发的社论《"神农丹姜"何以能"特供"国人》指出,"神农丹姜’固然生长于‘人人相害’的伦理土壤中,但是,其成为国人的‘特供’食品,更离不开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宽松和懈怠."  相似文献   

16.
黄枫 《今传媒》2007,(10):4-5
肖东坡,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1994年进入山东电视台,1997年到央视"乡村季风"栏目担任记者、主持人至今.作品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2002年获得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惟一的电视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提名,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两项),全国对农节目奖一等奖(三项).2001年,所主持的"乡村季风"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相似文献   

17.
湘东大地怀抱之中,秀丽的湘、渌、洣、水之滨,崛起了一座秀美的工业新城——株洲。几经风雨,它以工业重地、炎帝神农氏始祖陵寝地和中国南方交通枢纽而声名鹊起,响誉华夏。近几年来,它在长株潭经济圈中异常活跃、发展迅猛,成为潇湘大地的一朵奇葩。株洲兰台人伴随着城市的脚步一并跨越,一起腾飞,新世纪里,档案工作更是一跃千里。市档案局(馆)被评为2002—2003年度湖南省档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4年全省档案系统目标管理排名第二;被评为2005年全省档案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档案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1 神奇美丽·举世闻名 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和破坏,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中国湖北省西北部广袤的神农架山区,相传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在此为民采药得名神农架。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状况,历经悠悠岁月,尚未改变它  相似文献   

19.
李兵 《新闻实践》2003,(2):20-21
到今年9月,我就为党的新闻事业工作24年了.我一直以自己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为荣,严格地按照党性原则要求自己.24年来,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我成了一名还算出色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制片人,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中国金话筒金奖、神农奖主持人金奖,还有两项特别的奖--"观众青睐奖"和"农民信赖奖";获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贡献奖,记湖南省一等功,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湖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有重大影响的"制片人.我主持、制片的<乡村发现>栏目连续四年获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连续三年获全国农村栏目节目一等奖,中国神农奖金奖等等.不过,我更引以为自豪的是我被聘为湖南省桃源县的荣誉县民,这让我感觉到自己确实被老百姓接纳了,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一书连获三个奖: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优秀奖、首届全国优秀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书金奖和福建省首届中医药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研究经、史、子、集中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全方位探讨中华文化与祖国医学内在关系的开创性学术论著。内容取自甲骨文、十三经、诸子百家、佛藏、道藏和历史的史书、政书、类书、文集、诗词散曲和笔记小说等数十万卷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