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现代传媒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一个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取决于它拥有几个品牌频道,而品牌频道又需要品牌栏目作为支撑和保障,品牌栏目同样需要有品位和水准的电视人经营,电视人的品位和水准同样需要品牌频道的整体提升和宣传.在这个互动循环的过程中,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融入电视从制作到播出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范颖  李一璠 《传媒》2015,(11):56-57
近些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日本电视业界与学界一直在围绕着“新电视”“未来电视”“下一时代的电视”等话题进行着探讨.特别是日本在2012年全面实现电视数字化之后,争辩越来越明显.什么是新电视?电视媒体未来怎样发展?什么是下一时代电视的内容?业界与学界各有见解,却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互联网全面进入受众生活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对影视音像档案科学管理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广播电影电视诞生以来,音像资料档案管理部门积累了海量的音像资料,这不仅是广电人多年积累的文明成果,更是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发展的历史见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文化的高速发展和繁荣时期,城市面貌、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4.
怎样让自己的节目留住观众,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直至胜出,许多业者提出了打造电视品牌栏目的口号.现结合实际谈一点想法. 要素之一:节目定位要准确稳定 在大众传播进入分众化,各种专业频道层出不穷的今天,一个栏目要有稳定、明确、细化的节目定位,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梁波 《视听界》2013,(5):27-29
苹果、乐视等新媒体产业进军电视业,开发智能电视。在互联网技术进入电视产业的今天,电视正经历着从电子媒介到网络终端、从家庭聚会到私人媒体中心、从家用电器到奢侈品、从线性单向传播到随心互动服务、从有形物质载体到无限内容平台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王志敏 《新闻界》2012,(1):57-59
2000年CCTV-9频道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英语新闻传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余年来,我国电视英语新闻传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塑造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战略背景下,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电视英语新闻对外传播存在的受众群体定位模糊、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电视英语新闻对外传播下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芹 《新闻采编》2009,(5):12-14
电视媒体是人类媒体发展链条中的重要阶段,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共和国走过一个甲子,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中国的电视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以消费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时代,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时刻面临着市场的检验,制作电视节目已经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时时处处斤斤计较的生产、流通的过程.一个节目必须同时要满足三方的需要才能够生存:电视受众的娱乐需要,广告主推广产品和品牌的需要,节目制作、播出者盈利的需要.否则,就谈不上安身立命、遑论名牌和精品.所以,在制作节目的时候,一个市场化的生产者无论是制作人和编导,首先考虑的是市场的需要、受众的需求,他们对节目的评价只有两种:好看和不好看.尽管我们还没有能力总结出如何作出一档好看的娱乐节目,但至少可以归拢一下那些困扰我们的、使娱乐节目不好看的林林总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似文献   

9.
电视的低俗化是伴随着大众娱乐的泛滥化衍生的。2005年的中国电视是一个被娱乐浪潮所淹没的舞台,娱乐形式在不断的更迭中变换着面孔,有一种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我们打开电视,海量的娱乐节目在随时随刻地霸占着我们的视听。电视已远远抛弃了10年前的严肃与傲然,不惜以格调的下滑来拉动严酷的收视率,以所谓“大众娱乐”的姿态使电视媒体进入到一种“电视新化”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0.
黄志东 《视听界》2007,(6):35-36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台群落在挤压、蚕食和割据中一步一步地分化。经济实力强盛,文化底蕴丰厚,具有优势传播资源的城市台能够抓住市场裂变的机会全速改革、加速发展,积攒实力和经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城市台兄弟在碌碌无为中等待着淘汰出局,“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界线愈发分明。有一股强劲而又无形的力量正决定着电视群落的竞争态势,甚至是最后的命运,那就是品牌。中国的电视传媒业已经全面进入品牌时代,但我们的品牌建设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城市电视作为一种独立的区域性传播势力,它能否兴盛和崛起,就看我们能否树立具有核心价值和较长生命周期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金顺顺 《新闻知识》2002,(11):54-54
音乐电视拍摄偶感音乐电视(MTV)进入我国以来,拍摄制作日渐普及,由于其制作成本较高,有人戏称其为“金钱堆起来的艺术品”。音乐电视大多时长为5分钟左右,而有效镜头则多达100多个,平均5秒一个镜头,且多是大镜头。拍摄一部音乐电视的素材就要60分钟或更多时间,才能保证后期制作需要。而且拍摄时的技术工种一个都不能少,这便决定了制作的高成本。而这个班子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品质量的优劣。要有一班过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婚恋服务类节目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观众开始进入审美疲劳期.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式相亲》的新型架构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是一档接地气的节目力作.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制作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一个电视编导(本文特指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编导)很容易进入一种依赖,即依靠后期电视制作软件提供的便利,利用视觉冲击和画面的制作特技,来弥补自己在电视片前期采制中因个人基本素养过于单一造成的缺感。本文就这一日渐突出的问题进行一次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孙武军 《声屏世界》2014,(12):41-42
<正>一在电视领域中,电视文学节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节目类型,似乎有一个"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涵盖着它,又有"电视散文""电视艺术片""文艺专题"等诸多化身,还有"电视文学"和"文学电视(LTV)"这两个形态困扰着它。电视的定义是清晰的,文学的定义也是清晰的,然而电视与文学相交叉相融合,竟造成了"电视文学节目"复杂的混沌性。自电视诞生之日起,古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份,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的电视谈话节目已达340多个,有人据此称中国电视进入了一个“众语喧哗”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陈栋 《传媒》2004,(12):24-26
2004年,中国广电业的改革进入了更加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到广电总局"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提出,从央视大变脸到地方电视走特色化道路的趋向,从数字电视的"借壳上市"到民营电视节目的大势生产,从境外电视的加强渗透到国产电影的乍现春光,这一切都证实着传媒整合所产生的伟力,也见证着一个新传媒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2009:中国电视创新对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今年是<现代传播>年度对话的第六个年头,2004年我跟刘春一起做的"会诊中国电视"算是一个开端,其间做的一系列年度对话在业界和学界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今年我们又把凤凰卫视执行台长刘春先生请回来,同时还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舫州先生.刘春先生身在一线,但对中国电视的发展有很深的理论性思考,徐舫州教授身为知名电视学者,但对中国电视的前沿实践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和体悟.本次对话一方面要对2008年中国电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的描述,另一方面还要对中国电视2009年新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预测,期待我们的对话能够对业界和学界提供有价值的观点与素材.  相似文献   

18.
尚茉琳 《青年记者》2012,(17):41-42
电视专题节目要想做得活,做得好看,主持人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我们的收视经验来看,主持人良好的临场表现会让观众跟随主持人的声音和形象进入节目情景和内容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专题节目的成败.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出发,笔者试论现场主持和采访提问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模型,影响电视产业的竞争力量不仅是现有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还包括潜在进入者、可替代产品、客户、供应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如何对抗各种竞争力量,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电视媒体制订战略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视批评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中国电视批评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自觉四个阶段 ,伴随着电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推进着电视理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