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直接根据并不充分。杨秀清不可能向洪秀全“逼封万岁”。相反是洪秀全炮制了杨秀清“逼封万岁”的政治谣言,策划了对杨秀清的政治谋杀。  相似文献   

2.
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直接根据并不充分.杨秀清不可能向洪秀全"逼封万岁".相反是洪秀全炮制了杨秀清"逼封万岁"的政治谣言,策划了对杨秀清的政治谋杀.  相似文献   

3.
有关天京事变中杨秀清“逼封万岁”说法的直接根据并不充分。杨秀清向洪秀全“逼封万岁”的情节不合情理。相反是洪秀全炮制了扬秀清“逼封万岁”的政治谣言,策划了对杨秀清的政治谋杀。  相似文献   

4.
1856年9月2日凌晨,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带兵杀死,造成了“天京事变”之大悲剧.“天京事变”的导火线是杨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杨秀清被杀不是偶然的,其责任主要应由他自己来负.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第二号领导人物,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但他有代天父上帝“传言”的特权,实际上总揽了太平天国的军政教大权.建都天京(南京)后,杨秀清把主要精力用于内部斗争,对人惩治过于严厉,“毛细之过,笞且不足”,“辄律以斩首”.“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迥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绣花女馆一女子,用秽布为天王、东王做帽衬,杨秀清下令处以“点天灯示众”之刑.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重要领导人杨秀清的评价问题,近几年来,一些单位曾先后组织了专门讨论,报刊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对杨秀清的评价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现就其中争议较大的若干问题,略予综述如下.一关于对杨秀清一生的不同评价讨论中,对杨秀清一生的评价分岐很大,主要意见有:(一)杨秀清为太平天国革命做出过贡献,但又做了一系列违背人民革命利益的事情.特别是在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杨秀清搞"逼封万岁",制造分裂,企图篡夺洪秀全的权位,引起"天京事变",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他终于由一个革命者堕落成为野心家、阴谋家,实质上成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史学界围绕着对杨秀清的评价的问题,展开了争论,发表的文章有三十多篇。至今,虽偶尔也见这方面的文章问世,但争论的高潮己经过去。现有必要就争论的有关问题,择其要点,综述如下:一、杨秀清有无“逼封万岁”之举关于杨秀清有无“逼封万岁”之举,这是评价杨秀清的关键问题之一,争论也最为激烈。一种意见认为,杨秀清“逼封万岁”确有其事。根据是:1.《李秀成自述《中载有“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  相似文献   

7.
肯能报告有必要更新考订,杨秀清只是逼封万岁,不是要篡位弑君,韦昌辉袭杀了杨秀清并杀其“亲丁”数十口,并未“血洗东王府”,“天先府前大屠杀”则是无中生有的编造,诛杨后,在清东党中韦昌辉以小人之心对待天王“以宽纵为宜”的旨意,竟将在押的“老奸所属”不分清红皂白“乃悉杀之”,此后更变本加厉,凡对他独裁地位有妨碍的人都要杀,连石达开也不放过,内讧历时整两个月,先后死了近千人。  相似文献   

8.
为了迎接全国太平天国史讨论会,福建师大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在1978年12月17日至22日,就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之一——杨秀清评价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除本系师生和福州市部分中学老师参加讨论外,还邀请了北京、山东、江苏、吉林等省市兄弟学校和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同志参加.首先由近代史教师林庆元同志介绍了《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问题》一文的重点.文章不同意"八位万岁"包括杨秀清和皇上帝的说法.他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世袭制,不可能把作为君主专称的万岁  相似文献   

9.
现存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史料均不能作为直接根据.杨秀清不必要也不可能向洪秀全"逼封万岁".洪秀全炮制杨秀清"逼封万岁"政治谣言,并实施政治谋杀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太平天国曾爆发一次严重的内讧。它涉及面甚广,自天王以下几乎主要的政治、军事力量都被卷入进去,以杀杨秀清开始,至诛韦昌辉和秦日纲告终。翌年(1857年)又发生石达开率10万精兵出走天京之余波,此即著名的“天京内乱”。值得玩味的是,引起这场内乱的起因,却缘于事前究竟有无所谓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史学界众说纷纭,结论各异,成为史学研究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11.
对天京变乱责任问题的辩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856年9月的天京变乱,谁应负其主要责任,目前史学界说法不一。文学界普遍认为杨秀清逼封万岁,首先激化与洪秀全的矛盾,应承担天京变乱的主要责任,论文对此提出质疑。杨秀清的逼封虽然成为天京变乱的导火线,但在此之后的变乱过程中,他处于被动地位,成为受害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应对变乱承担主要责任。洪秀全自始至终控制着变乱事态的发展,使变乱按其计划进行,成为变乱的获胜者和最大受益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洪秀全应承担天京变乱的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2.
1851年1月,太平天国攻克永安以后,天王洪秀全诏封诸王。共封了五个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天王诏令并特别指出,以上各王,都必须服从东王杨秀清领导,东王是位于诸王之上的正军师。此时,大约谁也不会想到,...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天京事变,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基本一致的或比较明确的概括。通常,有这样两种说法:一、这个事变从一八五六年八月“杨秀清谋篡洪秀全位起”,至一八五七年五月“石达开被洪秀全疑忌惧祸出走止,前后为时共十个多月。”“中间经过洪秀全密命杀杨秀清,韦昌辉乘机扩大事变,谋夺政权,石达开起兵靖难,天京军民齐心杀了韦昌辉,欢迎石达开  相似文献   

14.
答:“逼封万岁”之说已经流传了100多年,而且写进了历史课本,似乎已成定论;但是近年来经过不少太平天国史的学者们深入研究,认为这一说法根据不足,漏洞百出,许多情节自相矛盾,因此难以成立。也就是说,“逼封万岁”不过是道听途说的传说,不是历史事实。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逼封万岁”一事在太平天国官方文书,在清廷当时的军报,在外国人的记载中,都找不到一点根据。最早提出“逼封万岁”一事的,是两部清方的  相似文献   

15.
评杨秀清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及其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曾大骂杨秀清,恶毒地影射攻击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在历史学界,作为学术问题,对杨秀清的评价也存在不同意见,有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杨秀清实行了一条和洪秀全的革命路线相对立的反动路线,究竟是不是这样?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史学界对韦昌辉的评价大都持否定态度。但实际上,韦昌辉为太平天国革命立下过汗马功劳,为协调洪、杨之间的关系而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其丰旨诛杀杨秀清亦事出必然。韦昌辉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人格涵养,为尽忠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是一位应予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7.
洪秀全与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两位杰出领袖,大部分的太平天国官方文书都记载着洪秀全与杨秀清在金田起义时期以兄弟关系为主线,同心协力,共秉朝政;在定都天京后以君臣关系为主线,后来矛盾萌发,最终激化,终于演出了骨肉相残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领袖。杨秀清是洪秀全的得力助手,是一位农民革命英雄。 太平天国革命前期,它的领导集团是团结的。对于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领导人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这个领导集团团结的威力,就连太平天国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反动的《贼情汇纂》所收集的情报说:洪、杨等人“起自草莽结盟,寝食必俱,情同骨肉。且有事聚商于一室,得计便行。机警迅速,故能成燎原之势。”只是到了后来,才出现了裂痕,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前几年,“四人帮”在评价杨秀清的问题上,散布了许多谬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历史。他们出于反革命的政治需要,大搞影射史学,玩弄实用主义的手法,把杨秀清打成“尊孔、倒退、分裂的总代表”。对此,我们必须拨乱反正,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杨秀清这个历史人物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清除“四人帮”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假天父下凡“诏书”这一特殊的宗教形式,打击、压制天王洪秀全及诸将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直至追逼封自己为万岁,以致爆发了天京内讧。这是太平天国作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和定都天京后逐渐向封建专政的蜕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甘肃高师学报》2022,(4):29-34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假天父下凡“诏书”这一特殊的宗教形式,打击、压制天王洪秀全及诸将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直至追逼封自己为万岁,以致爆发了天京内讧。这是太平天国作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和定都天京后逐渐向封建专政的蜕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