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自带火箭”的时代.对于新闻人而言,这是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大有可为的时代,理应产生伟大的作品. 时代的机遇在中国.迅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国家社会面貌的巨变;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标注前行中国的努力,这是历史记录者的幸事.铸就辉煌的地方,每天也发生着命运的跌宕、人生的悲欢,心灵需要安放、痛苦需要抚慰,这是时代守望者的义务.诚如人言,谁能解释清楚中国经济,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样地,谁能报道好中国,谁就能收获新闻人的最高勋章.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中,新闻信息呈几何级增长,以至于受众只能在选择中挑取自认为有用、有趣、有意义的新闻,难怪有人称现在是读题或读图时代。对电视新闻来讲,如何才能办出新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定要在新闻策划上下工夫,谁能策划在先,谁就占领了报道先机;谁能策划出新,谁就能报出特色。在电视新闻策划中,要注意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5年底,国际节庆协会评选首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强节庆活动,仅举办了三届的“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榜上有名,入围节庆百强。依托节庆活动做好宣传报道,可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策划。组织策划报道资料要丰富。以第三届“开游节”为例,最大的亮点是开幕式上的“十里红妆”婚俗风情大巡游和潘天寿作品展两项活动,这是宁海“开游节”地方文化的优势所在。为能抢到独家报道,许多媒体提前来到宁海,他们纷纷把“十里红妆”大巡游和潘天寿书画展两项活动视作新闻报道的一个系统工程,树立一定的传播目标,围绕该目标进行周密、详尽的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4.
朱晴 《今传媒》2013,(4):129-130
休闲已日益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节庆作为休闲的一种重要载体和形式,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将成为人们重要的一种生活形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节庆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与国际上著名的节庆活动相比,我国的节庆却大多名气不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难以走出国门,甚至有些在举办一两届之后便难以为继,喧噪一时就销声匿迹了.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并结合国内外节庆实践的成功案例来说明:快乐与自由是狂欢之本质、节庆之归旨,释放快乐是休闲时代下我国城市节庆创新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5.
蔡志明 《大观周刊》2013,(11):228-228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读”能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读”能品味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读”能深入课文,突破重点难点。因此,“读”如一把开启语文课堂的金钥匙,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快乐学刁。  相似文献   

6.
节庆活动是我国人民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报道也成为我国新闻构成的特色之一,其经验、规律及其处理原则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内容。节庆报道是我国各新闻媒体每年都要策划实施的“重头戏”,次数多,分量重,宣传效果要求高。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读者水平的提高,对节庆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其领域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出新,深度不断开掘,思路和宣传效果不断提高,甚至要求更多的哲学思考。为了对多年来新闻界这一常见的报道类型的经验、规律进行较集中的归纳总结,为其改革、创新寻找思路,也为新闻界搞好今年的国庆报道提供学习交流的园地,本刊特组织一组“节庆报道剖析与对策”的文章,以期使读者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节庆报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样式,它善于抓住节庆时机,发掘新闻,引导广大群众饮水思源,回顾往昔峥嵘、展望未来宏图,集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从而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激励斗志,万众一心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节庆报道大体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时段相对固定。大多安排在节庆或重大纪念日前后;逢五逢十的节庆或重大纪念日,报道规模有所扩大,但总体上还是可以把握的。二是基本内容与主题相对一致。主要有历史  相似文献   

8.
节庆报道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庆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着力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上至国家下至各市县区的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无疑为节庆报道提供了极丰富的素材和非常广阔的舞台。根据我国节日、庆典,重要纪念活动从年初几乎贯串全年的实际,成就报道也成了新闻报道构成的独特部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样式。 所谓节庆报道,就是在节日、重要活动、重大会议前后,把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集中进行“盘点”式的总结宣传。 节庆报道的特点:一是宣传时段相对固定,大都安排在节庆或重大纪念活动前后,因为是集…  相似文献   

9.
从当代穿越到清末,体味生活在150年前的平遥人是如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国商业历史的舞台上谱写出非同寻常的华美乐章。《又见平遥》引领着你在青砖灰瓦、街巷院落间触摸历史.感受文化,体验民俗。  相似文献   

10.
《会展经济》专刊始创于2004年,是《青岛日报》编辑部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市节庆办联合主办的,报道青岛地区乃至全国会展节庆活动的周刊,是当前全国副省级党报中唯一以报道会展节庆活动为主的专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典型报道如何求新求深?就内容而言,我以为必须考虑五个要素。一是典型报道应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是新闻工作者众所周知的典型报道的首要因素。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需要有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典型来弘扬时代精神,发挥示范作用,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所以,典型报道,尤其是重大典型的报道,就应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敲在时代的弦上,扣响人们的共鸣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研究、了解、熟悉我们所处的时代,掌握时代的特点,看看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典型,把所要报道的典型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用时…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电视新闻竞争日益激烈,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上,同时也在比谁的报道更广、谁的报道更深。电视新闻要想提高收视率、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就不能停留在对新闻事件做简要的消息传播上,必须要向深度报道拓展。目前,电视新闻中的深度报道已成为各级电视台,加强舆论监督,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拳头产品。而且这种报道形式由于有着深刻的思辨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深广,越来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求实进取,团结奉献”,五年前江泽民同志视察西山矿区时的亲笔题词,就是对煤矿职工创造品格和奉献精神的高度赞誉,它鼓舞和激励着西煤人在改革时代不断谱写壮丽乐章。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不能停留在仅仅报道客观事实这种静态思维活动方式上,还应从分析事实、解释缘由着手,向读者提供独到的见解。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变静态思维活动方式为动态思维活动方式。新闻记者怎样才能由静态思维活动方式向动态思维活动方式转变呢?笔者体会,以下四个转变是首要的: 一是转变新闻价值观念。以前,我们新闻记者的思维活动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很多是“政治性的经济新闻”,农业报道唱“四季歌”,工商业报道也唱“四季歌”。年复一年,记者的思维活动就形成了静态思维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都市报竞争的激烈与浮躁中,谁能找到不一样的新闻,做出不一样的版面,办出与众不同的报纸,谁就能在同质化竞争中独领风骚。独家新闻是报纸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追求独家新闻也一直是新闻从业者追求的报道境界。  相似文献   

16.
在杂志提供的隐喻和物质的空间里,谁能够准确把握男性气质,谁就能在男性杂志市场上获得受众的关注。男性气质的被把握与被反映,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男性杂志的定位。把握读者的精神实质,反映并满足读者需求,是一个成熟的杂志市场应该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是指针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作出当前的决策。预测性和超前性是新闻报道策划的鲜明特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策划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垂青,政治策划、军事策划、商业策划、企业策划、公关策划、新闻报道策划不一而足。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如果策划不到位,就等于输在了“起跑线”上。谁拥有高水平的策划能力,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牢牢把握主动权。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根据媒体的新闻传播宗旨和原则,以及追求的效果目标,对报道内容和形式加以选择,并通过对新闻报道资源的…  相似文献   

18.
龚惠君 《档案时空》2011,(10):13-16
苍山翠林云蒸霞蔚,土寨苗乡斜阳古道。这里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就是——湘西自治州。湘西山水如画,勤劳朴实的湘西兰台人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耕耘,在这里吹响了一声声奋进的号角、谱写出一篇篇丰收的乐章、奏响了一串串创新的音符、描绘出一幅幅和谐的画卷。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的节庆报道,就是记者以一名普通平民的身份,融入百姓的节庆生活,感受和反映他们在这一特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随时都会发生,但是在节庆期间,尤其是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会集中、突出地表现出来。体验百姓的节庆生活,感受和反映他们此时的心清,不但丰富了节庆报道,而且反映了民情、民心,提高了报道的亲和力。同时,记者以普通平民的身份体验生活,没有忘记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专家指出,21世纪是注意力经济即"眼球经济"的时代,谁能让消费者在第一眼时就被吸引并发生购买行为,谁就能在这个时代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