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服装设计内容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吉祥图案在其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在介绍传统吉祥图案特征的同时,论述吉祥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适应性。通过对色彩、布局、工艺、面料这四个方面的阐述,说明服装设计中应用传统图案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相关设计实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苏晓红 《文化学刊》2009,(4):148-151
《仰婀莎》是苗族古代爱情叙事长诗,是苗族“最美丽的歌”,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诗歌再现了苗族先民的社会管理方式,反映了苗族的图腾崇拜、婚姻习俗和舅权制度等,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是传承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利用好这一载体,有利于促进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构建苗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歌舞类的剧目和晚会演出服装的设计不同于戏剧类的人物服装设计。沈阳的大型原创舞蹈诗画《满风神韵》的服装的设计理念,在民族风格、地域文化体现和服装时尚性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注重不同生活形态中的民族服饰变化的内在依据,注重民族传统服装装饰的时尚化,注重服装大色块的对比,形成了民族风格与现代审美融合的新的舞台服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阶聚类方法,从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民族特征3个方面选取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因子,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71个传统村落进行景观类型初步识别.聚类结果表明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共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湘西州南部苗族特色乡土建筑村落景观、中部苗族土家族特色山地梯田村落景观、中部苗族土家族特色山林滨水村落景观、北部土家族特色民族...  相似文献   

5.
"服装工作室"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概念. 顾名思义,"服装工作室"就是从事服装工作的地方,其最早原型是服装设计工作室.随着服装市场的蓬勃发展,服装工业的各种分工越来越细,各种各样的"服装工作室"也就应运而生.这其中以综合性的"服装工作室"做得最火.这些综合性的"服装工作室"与传统的服装设计室不同的是,他们除了做服装设计之外,还生产自己品牌的服装,但与一般的服装企业相比,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  相似文献   

6.
苗族独木龙舟文化是清水江流域苗族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这项文化遗产过程中伴生的独木龙舟龙船棚作为其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之一也应该得到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木鼓舞是贵州苗族的一种大型民间集体性舞蹈。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反排村是我国的木鼓舞之乡,反排木鼓舞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排木鼓舞是原始族群文化的历史记忆,是苗族人民生活模式的活态载体,更是苗族形象塑造和文化张扬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反排木鼓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传承方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发展路向以及活态保护的建议,为展示反排木鼓舞的独特魅力,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大花园中璀璨的奇葩。随着时代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传承困境。本文以黔东南苗族女性服饰文化为例,在"空间生产"的视角下,分析苗族女性服饰文化传承变迁的原因,探寻苗族女性服饰文化的传承路径:加强立法保障,完善空间生产机制;传承价值观念,激发空间生产动力;守护传统工艺,夯实空间生产基础;开发文化产业,注入空间生产活力。  相似文献   

9.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又是一个跨越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10多个国家的世界性民族。全世界现有苗族人口1000多万人,其中有800多万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相对地集中于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海南省及湖北省等省(区)。有200多万人的苗族在美国、法国(含法属圭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服装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服装设计不仅要体现时尚度以及审美价值,更应该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素养。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了创新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评价以及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从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与艺术价值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希望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服装设计在国际上进行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作用,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其次是服装造型,最后才是服质材料和工艺问题,所以服装色彩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色彩与服装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简述服装色彩情感因素的历史作用、服装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及服装设计中色彩和其他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苗服承载了苗族人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文化。把"历史"穿在身上的苗族人通过其服饰上的图案纹样,向世人展现苗族人眼中的审美文化,他们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具象或抽象的图案纹样,讲述苗族眼中独特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充分表达该民族的审美文化与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本文以生活艺术化为切入点,力图从苗服花纹的普遍性中把握苗族人的审美意象共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服装设计也就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点。而服装设计离不开服装表演,良好的服装表演能为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现阶段,为吸引大众目光,舞蹈动作被应用于服装表演,在突显观赏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服装表演的审美性。笔者将从舞蹈动作对服装表演的影响入手,研究促进舞蹈动作与服装表演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傩是中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类文化现象,起源于史前社会原始初民所信奉的驱赶巫术。在万物有灵观的驱使下,融汇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意识形态,在传承流变中滋生出傩戏、傩歌、傩舞等文化形式,形成丰富深刻的傩文化体系。还傩愿属于傩文化支系,是盛行于湖南湘西苗族地区的一种酬神还愿仪式,具有明确的仪式主题、庞杂的信仰体系及完整的仪式流程。本文主要对湖南省凤凰县禾库镇龙角村还傩愿仪式进行调查研究,并介绍湘西苗族地区还傩愿的仪式主题和信仰体系,为深入研究傩文化、还傩愿仪式以及湘西苗族地区的区域文化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我喜爱服装工作。早在部队时,领导就培养我为部队战士做服装,复原后,有幸被安置在合肥市歌舞团搞服装工作,有了用武之地,我决心要让“市歌”舞台上更靓。我边学习边工作,并克服困难赴上海服装厂深造。如今,我已从事舞台演出的专职服装工作近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为百余台歌舞、小品、话剧及电视剧设计服装,特别是近年来,为七台地、市级,三台全国性演出的服装设计,受到广泛好评,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此刻,我首先感谢领导给我的实践机会,感谢剧组编、导、演、舞美各部门的帮助协作。在此,我浅谈一下歌舞服装设计之我见。  相似文献   

16.
刘萍 《职业圈》2007,(8S):112-113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作用,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其次是服装造型,最后才是服质材料和工艺问题,所以服装色彩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色彩与服装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简述服装色彩情感因素的历史作用、服装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及服装设计中色彩和其他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苗族古歌·融水卷》是流传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传世记史诗,其内容丰富,语言富有民族特色。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从文化维、语言维、交际维三个维度,探讨苗族古歌英译策略,以期实现"三维"的转换与和谐,使语言背后的生态文化含义得以体现,尽量保留古歌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苗族占78%。北与湘西自治州接壤,西与贵州、重庆毗邻,扼湘、黔、渝3省市交通要冲,素有“湘西门户”和“武陵码头”之称。做为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麻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境内积淀着盘瓠龙  相似文献   

19.
汉绣作为湖北特色的刺绣精品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推广从品牌服饰着手,将汉绣和服装设计结合,融入汉绣精细高超的技巧和繁复华丽的美,实现了汉绣艺术的市场化、现代化及品牌化。目前,汉秀脱离市场需求,其推广十分紧迫。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提出应与武汉本土服装品牌联合设计,创建汉绣高端服装品牌,学校也应开设汉绣课程,以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面积15486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60.8万人,其中土家族101万人,苗族85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7县,是湖南省惟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具有独特的对外宣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