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拥有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燕赵大地人杰地灵,燕赵文化丰富多彩,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层出不穷。本文将基于对河北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互联网和融媒体语境下如何传承和弘扬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提高河北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河北故事,从而整体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从而成为城市的重要产业,以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例,必须在文化视角下考察扬州旅游业的转型,对扬州文化旅游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三个跨越的导向和4个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辽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培育沈阳城市文化,就要打响"辽河文化"品牌,全力打造"辽学"学术体系,全面提升人文历史形象,加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打造高校新型智库体系。只有把沈阳固有文化资源利用好、优良传统发扬好、文化基因传承好,才能进一步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名片,而古都代表着一座城市辉煌灿烂的历史,浸透着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等新媒体为古都城市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呈现形式。以古都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点的微信公众号为例,选取代表古都洛阳城市历史文化形象的20个历史资源点的公众账号,从组织机构定位、信息发布、内容构成三方面分析,发现了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点微信公众号在意识形态、传播内容、传播效果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力图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区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区域精神的塑造,而区域翻译史研究则是对区域文化进行的翻译场域书写。该文以河北译者群体为考察对象,从籍贯分布、语言背景、专业领域等方面对断裂分散史料进行了拼接,从而使隐迹的河北译者群体逐渐走向显形。在梳理文献的同时发现,译者群体动态流向、身份构成、语种选择,以及区域翻译培养机构、出版资源、研究关注等因素都影响河北译者群体意象的形成。该文旨在以译者角度管窥河北翻译史,以翻译角度鉴照河北文化史,以期唤起学界对河北译者群体研究的关注,为河北区域文化史研究开拓多元角度和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红色文化在丰富哈尔滨精神内涵、铸造独特城市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阐述哈尔滨红色文化资源特征以及保护开发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从红色文化创意角度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国家和区域发展必须实行硬实力与软实力双轮驱动。其中,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城市增强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形态。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软环境,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从理论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文明,是历史文化和人文素养长期积淀、不断塑造的结果。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软实力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以山东省日照市为研究个案,针对日照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为提升日照文化软实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名,见证一域历史,承载一方文化.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接地带,东临渤海,内环京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拥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大地形,是全国唯一兼具各类地形的省份.河北地形的这一特点为河北特色地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其成为人们了解河北历史,领略河北风采,感受燕赵文化脉动的重要窗口.该文主...  相似文献   

9.
<正>提升"美丽河北"外宣品牌,对于提升河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对于凝聚河北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向心力,对于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去年以来,河北省外宣战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对外宣传工作,着力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特色人文城市,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比较重视发掘、整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新动向,也是城市在更高发展阶段上新资源观的反映。不过,很多城市在发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只注重供给主义,忽略接受者的需要与观感。为了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城市形象塑造、丰富城市内涵、振兴文化产业等的效果,有必要引入接受美学的合理成分,从接受者的立场与视角来优化当前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洛阳在这方面的做法,可谓是一个较典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品牌是城市内在文化底蕴与外在城市形象的综合体现,它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也体现在城市历史文化、地域自然特征、城市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由于不同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不同,城市品牌必然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特有的名片。①城市品牌国际传播既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也是国家形象传播战略的重要构成,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当前,城市品牌国际传播亟需创新思路和运作策略,以提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其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数理分析以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比较分析,在对泉州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问题,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保护的均衡,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地位,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价值提升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提升城市价值的过程中,城市文化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值得思考的。城市文化实力主要有四个方面构成,分别是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知识生产力和文化体制引导力。佛山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传统文化,重塑城市精神品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城市升值提供新兴动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文化知识生产力;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制定发展规划与完善配套机制等多种途径,使城市文化实力成为城市价值提升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尝试从作为一种城市规划子系统的文化规划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分别是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与强化传统建筑文化认同基础上的适宜性开发原则。前者作为核心原则,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规划作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路径,旨在推动综合性、整体性地发挥建筑文化资源的作用。后者作为扩展性原则,旨在促进城市开发机构与建筑遗产保护部门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遗产资源,使其与城市的文化教育、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功能有机结合,提升传统城市空间的活力与公众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徐志坚  徐昊 《文化学刊》2011,(6):126-131
历史上城市标志文化元素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寒山寺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标志,曾在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寒山寺渐渐地失去了本来的地位和作用,其原有的某些功能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一些新的功能和内涵。在未来苏州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寒山寺仍将对苏州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座极具研究意义的文化资源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沈阳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不断迈进,历史文化名城这张牌还不够重、不够亮.必须加强对历史文...  相似文献   

17.
杨帆 《文化学刊》2015,(1):85-89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促使了城市及城市文化的产生,城市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城市文化资本,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对象是城市文化建设,围绕建设"文化佛山"的总体目标,通过弘扬佛山特色文化、提升品位,加大文化在佛山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带动、支撑、持续的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在率先迈向文化强市的进程中,补齐城市文化建设的短板;将创新与弘扬特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现象与思想支撑的出发点,使提升文化品位引导城市发展成为共识。建设文化佛山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城市凝聚力,使市民更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通过加大文化软实力策略、实现文产的跨界融合、增强城市整体形象来进一步提升城市长远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位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茂县城,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无限的发展前景。在地震灾害中茂县等羌族城市受损严重,面临着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工作。通过对羌族地区中心城市茂县传统文化资源及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为其城市开发建设提供思路。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资源和由此生长出来的发展战略,确定具有延续性的城市建设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晓明 《职业圈》2007,(20):34-35
省际边缘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文章分析了省际边缘区具有区位边缘性、资源丰富等优势,受行政区划制约、产业结构趋同等劣势,以苏鲁豫皖地区为例,提出在省际边缘区内的中心城市--徐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增长极,带动腹地发展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