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被害人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确立刑事被害人在案件中的合适地位并赋予其充分的合法权益是改善刑事被害人不利现状的必要方法。被害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关注,完善被害人法律保护机制能够有效保障被害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社交软件日渐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不少青年在网络上婚恋交友,期望找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但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设置圈套,利用虚假信息等手段,引诱被害人上当,这其中以"酒托"类犯罪最为典型。"酒托"类犯罪分工专业,在作案手段上也不断变化,团伙成员年龄较小,对社会危害较大。对于此类诈骗案件的防控不仅需要公安机关的介入,还需要互联网婚恋网站加强实名制保护,民政等其他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和单身网络用户本身树立起正确的婚恋交友心态和防骗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晓婷 《职业圈》2007,(2):94-96
刑事和解制度,是通过第三方调停,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的机制。它有惩罚犯罪分子、补偿被害人、提高诉讼效率的作用,在外国已有实践。我国公诉环节已经出现了类似刑事和解的做法,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作为一项制度并没有确立。随着社会危害较轻的刑事案件发案率的增加,公诉环节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进一步推广是今后的一大趋势,将公诉环节刑事和解制度化、规范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连迪南 《职业圈》2013,(2):107-107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保障社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我国社会快速稳步的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好社会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位通过对我国企业中女职工的权益保障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程中,社会冲突的增加导致犯罪事件不断增多,贪污犯罪危害尤其严重.贪污罪主体,应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及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且不同身份主体共同犯罪定罪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构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初衷是提高诉讼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但追求效率往往伴可能影响司法公正,导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这一制度中,被害人的上诉权、求偿权甚至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都被一定程度忽视,不符合程序正当原则。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给予被害人更高的诉讼地位和更多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1987年确定单位犯罪以来,我国关于单位犯罪的研究就集中在刑法理论的研究和刑事立法方面,而对于单位犯罪诉讼程序问题的研究则出现了冷场的局面.这就造成了我国在单位犯罪问题上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失衡.从而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的追诉无章可循、无序运作.文章对单位犯罪的诉讼管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对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至关重要,它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系列父母虐待儿童、校园暴力伤害等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该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伤害。本文首先从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立法现状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社会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对其中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最后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保障我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边蕾 《文化学刊》2023,(7):156-159
石窟寺保护作为一项世界难题,其病害防治的重点在于水害治理问题。作为世界文化瑰宝,云冈石窟无论是在佛教历史上,还是在我国的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立法保护作为我国各项活动的最高保等级,《云冈石窟保护条例》在云冈石窟保护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文物保护规范在地方上的体现,其应当更具灵活性与针对性。但目前来看,其保护工作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并未充分体现。本文以云冈石窟的技术性保护的紧迫性为研究课题,重点分析了云冈石窟保护所面临的技术困境,如设计使用年限的特殊性、病害认定的特殊性以及治理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后,从现行立法着手,从强调云冈石窟的世界文化遗产特殊地位、积极拓展云冈石窟技术保护新理念、重视科研活动对云冈石窟保护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从立法完善的角度提出云冈石窟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中至今尚没有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规定,尤其在有效性的认定标准上,理论界观点不一致,致使鼓励中止,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作用难以发挥.而我国关于共同犯罪中止成立标准的通说也存在诸多缺陷,认定条件过于苛严,缺乏科学性.文章建议完善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成立标准,在坚持共同犯罪原理的前提下,采取从宽的原则,鼓励共犯人及时迷途知返,退出犯罪,减轻共同犯罪对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在长达40年的名城保护实践和探索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理论,向世界彰显了历史文化保护的中国智慧。首先回顾了名城保护40年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名城保护如何与旧城改造从对立走向统一,以名城保护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也一步步走向完善;其次阐述了名城保护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关系,并从真与伪、恒与变、整体保护3个层次介绍了名城保护的理论探索;最后对名城保护的未来进行展望,对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街区保护更新技术体系、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等项目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非纯正数额犯,作为经济刑法学中的特有概念,是指仅将犯罪数额作为某种行为成立犯罪的选择性要件的犯罪.即使某种危害行为的所涉数额没有达到起刑点标准,但如果符合了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仍然可以构成该罪.文章对非纯正数额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文化遗产类型的不断丰富,在大尺度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真实性与完整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我国既有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遗产区域化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阐述,初步分析了遗产区域化保护规划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大运河扬州段为例,就大运河遗产的区域化保护方法进行探讨.认为文化遗产区域化保护不仅是保护理念、方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卢涛 《职业圈》2008,(14):48-4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程中,社会冲突的增加导致犯罪事件不断增多,贪污犯罪危害尤其严重。贪污罪主体,应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及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且不同身份主体共同犯罪定罪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1,(3):140-140
陆建松在《东南文化》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的原因,与我国缺乏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从西方先进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看,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主要依赖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沈玉华 《职业圈》2007,(9):72-73
随着我国正式启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出,"原生态"民歌进入电视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保护代表我国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也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永久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7.
陈康 《文化学刊》2023,(9):133-13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网络数据安全的犯罪技术在不断发展,犯罪手法更是层出不穷。我国现行刑事司法保护制度对网络数据安全的保护主要集中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但其缺陷已十分明显,不能有效地保障网络数据安全,这对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所以,有关立法机构亟须改变对网络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方式,改进刑法与各个部门法律之间的链接来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并准确地打击和惩罚犯罪分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目前网络数据安全下刑法保护中存在的不足与法律规制厘定。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作者所在单位实际,对<劳动合同法>的宣贯执行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双向保护原则是未成年司法制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形成于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中,该原则强调对罪错少年和社会的双向保护。本文简要介绍了双向保护原则在中国的应用。在我国,国家和社会层面都在积极地为改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作出努力,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也在日益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回归社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双向保护原则应当注重平衡而不应走向极端,在对未成年人处罚时应当注重刑罚个别化以及重视对恢复性司法模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基本情况,从改革开放及政策变更的层面分析了国有参股珠三角内河港口企业的产生背景,强调了珠三角内河港口企业国有参股小股东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有参股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委托代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描述了国有参股小股东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等,最后从合作伙伴选择、治理结构优化、人才保障、考核监督、模型监控、信息反馈、风险预警、法律维权等不同维度给出了加强国有参股企业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