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至今年二月五日,对非洲十个国家和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友好访问。周总理的这次出访,是我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非洲,是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史上的空前大事,也是当前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亚非人民的团结和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与人民广播事业张英华,何扬鸣翻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史,周恩来这个伟大的名字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周恩来对人民广播事业的贡献,是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老同志的回忆和有关史料的记载,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早就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一生功勋卓著、品德崇高,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事业鞠躬尽瘁,辛劳奉献,在国内和国际上均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体育运动事业非常重视,不但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体育思想,而且致力于将其付诸实践,尤其是在学校体育运动、群众体育运动和对外体育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旭馗 《档案与建设》2006,(2):28-29,33
从2006年1月5日开始,为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举办了《永远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杜修贤摄影作品展》。为此事先我们专程去北京拜访了年届八句的著名摄影师杜修贤。他曾任周恩来专职摄影记者,跟随飞越五大洲四大洋,出访过30多个国家,用他炉火纯青的摄影技艺,摄取了新中国开国总理的音容笑貌、翩翩风度。20世纪60年代,凡是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周恩来的新闻图片,大多出自他之手。  相似文献   

5.
飞花拾零     
国务院为何没有办公大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国务院(1954年前称政务院)就在中南海办公,都是老式旧平房。50年代中期,有同志建议改建扩大,但周恩来不同意。后来,有人又建议盖一座政府大楼,周恩来坚决不赞成,说: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当一天总理,我就不盖政府大楼。在筹备庆祝建国10周年的“十大建筑”过程中,有关部门又提出修建政府办公大楼  相似文献   

6.
我们淮安是周恩来同志的故乡。淮安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周恩来怀有特殊的感情,既为工作、生活在总理故乡而充满了自豪感,又为建设好总理故乡而充满了责任感。这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成了振兴淮安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也是淮安搞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我们十分珍惜并努力利用这种条件,深入持久地宣传周恩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教育全市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以周恩来为榜样,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我们淮安电台比较自觉比较突出地宣传周恩来已经有六年多时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双方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加深,这些往来均有档案记载,得以永久流传。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中便有新中国援助非洲国家建设相关档案。1963年末1964年初,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亚非新兴国家为巩固民族独立,需要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亚非国家应该互相支援,以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5周年的日子里,南京人民不会忘记周恩来的音容笑貌,不会忘记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谈判斗争的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依靠美国的援助,积极准备全面发动内战,内战的硝烟即将弥漫全国。中国共产党为粉碎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争取中国的持久和平,继重庆谈判之后,于1946年5月让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迁至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给古城南京带来了和平的曙光。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争取实现中国的和平、民主、独立…  相似文献   

9.
今年一月八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十周年的忌辰.想到这一天,我们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如云的花圈,出现了十里长街不散的送灵人群,我们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同志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对党的档案工作建设也有突出、重大的贡献.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是永远铭记在心的.为了表达我们崇敬和怀念的心情,本刊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与我国的档案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工作,是与周恩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今年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30周年,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档案同仁也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周恩来在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以后,就十分重视党的档案工作的建立,十分重视党的文件、档案的收集、安全保管以及当前和长远的利用。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周恩来为了保护党的机密,指示中共上海区执委会发出《关于搜集过去文件存底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领导建立人民…  相似文献   

11.
记述周恩来的书有数十种之多,虽然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文化大革命”,但着重记述周恩来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事迹的书,《“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还是第一部。全书分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周恩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电述要、缅怀周恩来总理三部  相似文献   

12.
刘晓宁 《青年记者》2016,(29):68-69
2016年7月4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赢得广泛好评.《海棠依旧》由张法纯编剧、陈力导演,讲述了1949年后周恩来总理入住中南海西花厅到1976年逝世这一阶段的历史,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诗意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周总理的革命情怀与丰功伟绩.作为周恩来总理的传记片,《海棠依旧》不仅再现了周总理为人民、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也在艺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周恩来在南京、淮安生活和战斗的经历,弘扬周恩来无私的高尚人格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范,3月9日上午,由江苏省档案局、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市博物总馆、淮安市档案局、淮安市淮安区委区政府等主办,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区档案局、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承办的《江准之子——周恩来与南京、淮安图片史料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图书馆开展.  相似文献   

14.
艺德的反差     
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奋斗,产生了三代领导集体。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具先辉的莫过于毛泽东与周恩来。这两位世纪伟人虽然早已与世长辞,但他们的英名和业绩却长留在人们心间。于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领袖丰功伟业的要求,反映领袖人物光辉形象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也应运而生。而在众多扮演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特型演员中,毋庸争辩,艺术成就最高的莫过于古月与王铁成两位。古月与王铁成都是不止一次在不同的戏剧、影视作品中扮演毛泽东与周恩来了。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们的演技越来越达到神形兼备,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经典…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选集》上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从今年元旦起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新华书店发行。《周恩来选集》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上卷收集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著作,共六十篇,其中有四十篇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这些著作记录了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记录了他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  相似文献   

16.
学言 《兰台世界》1998,(4):34-35
周恩来的制服上常年佩带着一枚纪念章.这枚纪念章上有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和毛泽东的亲笔题词:"为人民服务".周恩来不止一次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像春蚕那样吐出最后一根丝."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在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十周年之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第一部——《经部》即将出版。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典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是祖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宝藏。由于传世古籍散布全国,浩如烟海,长期以来没有一部经过普查的完整的善本书目,对学术研究的开展极为不利。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这项事业,1975年10月在病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的日子。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为党的档案工作和国家档案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翻开党的档案事业史和新中国档案事业史,周恩来的名字随处可见。追忆9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周恩来对国家档案事业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奠定党的档案工作的基础1926年冬,28岁风华正茂的周恩来来到上海。1927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1928年7月,在党的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在上海一共工作了5年,一直至1931年12月才离开上海进入江西  相似文献   

20.
引入堂奥沐浴光辉秦丰《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比较系统地论述建国以后周恩来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专著。它除了阐述周恩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外,还论证了它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论意义和哲学基础,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民提供了重要、翔实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